[摘要] 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工作過程實訓是計算機輔助繪圖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軟件操作水平,掌握制作實際項目的能力,本文以實例進行探討。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繪圖 工作過程 實訓 目標
計算機輔助繪圖是環境藝術設計和建筑裝飾設計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
一、工作過程實訓的重要性
工作過程實訓是由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校內機房或校外實訓基地),教師聯系客戶提供實訓項目的一種實踐教學環節,是對課程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實訓過程中一般聘請企業設計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共同參與指導學生的理論與操作技能學習,這樣不但能夠減輕實訓教學師資安排上的壓力,而且能提高項目的可實施性,所以十分有利于學生掌握制作實際項目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訓結束后,如果項目方案被客戶采用,學生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
二、課堂教學的問題
學院的課堂教學大多存在以下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1.一般學院的計算機輔助繪圖課程教學是分開進行的,這個學期的某一段時間學習Photoshop,下個學期的某一段時間學習3ds max,這就會造成一種情況,就是在需要進行效果圖后期處理的時候,前面學過的Photoshop知識有可能已經忘記了,顯得前后的銜接較差,不能形成一個連續的工作流程。
2.設計軟件學習的特殊性。軟件的操作技能學生能夠很快的接受,但如果不經常練習的話,遺忘的速度和接受的速度幾乎是一致的。這就決定了軟件教學要保證其連續性,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這兩個問題比較困難,因為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課程結構、各學期課時量的均衡性等等。因此當幾個軟件的課堂教學都結束以后,進行一次綜合應用的工作過程實訓顯得格外重要。
三、工作過程實訓的目標
實訓目標的確定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考慮:
1.與課堂教學的互補性。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對計算機輔助繪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實訓環節則不以系統學科知識的傳授為追求,它是以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以補充課堂教學的欠缺為主要追求。
2.實訓目標自身的根本性。實訓目標越具有根本性、一般性,就越具有廣泛的學習遷移的價值,所以在確定實訓目標時,要突出這種根本性。
由此計算機輔助繪圖的工作過程實訓目標應確定為能夠熟練使用軟件進行設計思想的表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特定的空間或場景的完整表現方案,同時具備可實施性和一定的藝術性,并能夠將這種技能延伸到相關的空間和場景的表現中。
四、工作過程實訓實例
計算機輔助繪圖的實訓沒有一定要達到的絕對標準和程度,而是視學生和學校的具體條件靈活把握。
下面以“平層家居空間設計表現”為例對實訓過程作一簡要敘述。
1.實訓目標。通過對該家居空間的表現熟練掌握各設計軟件的操作能力。運用設計軟件的操作技術表現出功能合理,舒適美觀,符合人們生理、心理要求,使人心情愉快,便于工作、生活、學習的理想場所的內部空間環境。
2.實訓內容。工作過程實訓在內容上要特別注意它與課堂教學的區別,課堂教學注重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技能,實訓環節注重學生應用這些原理和技能去解決設計表現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家居空間設計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使用AutoCAD進行平面布置圖、頂面布置圖、立面圖及節點構造圖的繪制。這是實施設計方案的具體措施,也是為下一步的效果圖制作提供必要的尺寸依據。(2)使用3ds max制作裝飾效果圖。效果圖能夠直觀地表現室內外空間,營造環境氛圍,有效地表達設計理念,在設計投標、設計定案中起很重要的作用。(3)使用Lightscape或者V-Ray進行渲染。使用這兩個渲染器可以在場景的燈光和材質方面進行增強和優化,有助于創作出絢麗的畫面。(4)使用Photoshop進行后期處理。使用Photoshop來處理后期環境氛圍和制作真實配景,省時省力而且效果好,能夠使作品最終具有自然、和諧的氛圍。
3.實訓的實施。該實訓項目的實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1)準備階段。一般以實習動員會或一堂課的形式進行,介紹該實訓環節的意義和注意事項,然后將實訓課題布置給學生,同時展示家居空間設計的實例,對空間進行實地測量。(2)設計方案,按步驟進行表現。讓學生研究家居空間設計的成功方案,進行創新設計,然后上機操作進行表現。(3)交流。將各成果展示出來,由方案的制作人進行演示和解說,然后客戶介入集體評議優缺點,再進行改進。
4.實訓評價
實訓評價是依據實訓目標對實訓結果進行的分析和解釋,一個完整的實訓過程會呈現出許多階段性成果,它們組成最后的總成果,因此,實訓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對實訓項目總體的把握能力,還要重視階段性的成果,并以此對實訓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為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依據。如平面布局階段考查學生對AutoCAD的操作及空間的總體掌控能力,后期處理階段考查學生Photoshop的操作及色調、配景的把握能力及特色創新等等。最終項目是否被客戶采用也可以作為評價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懷民樊哲民:《工學結合培養應用人才》.《中國職業教育》,2007.6
[2]陳解放:教學相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