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葛爾方(Richard L.Gelfond)看起來就像是好萊塢等待加冕的新國王。這位加拿大IMAX公司的聯合董事長兼CEO過去數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向全世界的電影觀眾銷售一種頂級的觀影體驗。他讓好萊塢的電影制作人又愛又怕——IMAX的數字技術正在顛覆100多年來傳統電影產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膠片影像。誰能拒絕呢?在有著8層樓高、725平方米大的IMAX銀幕前,感受蜘蛛俠和哈利·波特的魔力并驚聲尖叫?
現在,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熱潮的到來,就連IMAX這樣的全球最頂級的影院設備提供商也意識到了機會。“雖然對中國崛起早有心理準備。但我感覺自己還是小學生。”在2001年之前,葛爾方曾12次來到中國,這里的新興富裕人群對奢侈享受的狂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今年1月9日,IMAX和萬達電影院線公司宣布,將在中國再增加10套IMAX銀幕,從而使中國lMAX影院數達到39家。在接受《環球企業家》專訪時,葛爾方談論了電影產業正在經歷的數字化浪潮、保持頂級品牌的訣竅以及如何“贏”。
你是不是好萊塢制片商和院線經理們最不受歡迎的人?你讓他們感到害怕了嗎?
總的來說是喜歡我們的占多數,因為IMAX又大又漂亮。傳統的導演和制片人對新技術需要有一個接觸與了解的過程,開始會本能排斥我們進入這個傳統膠片所禁錮的圈子,我們起初不得不逐個敲門。所有的人都看得到,膠片電影會每況愈下,而數字電影將越來越多。在成熟市場,采用IMAX技術的影院所創造的票房通常是一部電影總票房的5%到8%。當然會有人向我們扔石頭。勝者為王,贏了,什么都是對的。
lMAX會成為電影行業新的主宰者嗎?
能否成為這個行業的主宰者取決于你的盟友是誰,能否成為“超級俱樂部”的一分子。我們做得不錯——像《蜘蛛俠3》、《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這樣的巨片,制作人會提前三周將片子交給我們,希望將它轉換為IMAX格式,在票房壓力巨大的今天,這是一種無需贅言的信任。好萊塢傳統膠片放映模式已經上百年了,IMAX能否改變規則在于怎么定位自己,我們正讓這個商業生態變得友好起來。尊重和利潤都需要兼得,只有得到了這些,故事才有一個好結局。我們現在只是開了一個好頭。
數字時代的電影似乎應該朝成本便宜,設備更輕巧的方向發展,但IMAX卻更貴。設備也更笨重。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窄眾市場嗎?
我們沒有興趣,也沒有計劃去跟同業者搶跑速度與規模,我們要做這個行業的貴族,而不是大眾化產品。困擾我們的最大外部問題很多時候是影院建筑功能的設計缺陷,因為我們的屏幕往往有幾層樓高,需要特別的預先設計,這樣的場所在很多城市并不易得。
如何在這樣一個高端的窄眾市場保持自己的業務規模并定義自己的未來?
IMAX將會成為主流影院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完全壟斷整個主流影院。35毫米膠片的影院仍然會存在,但是IMAX影院主要展現的是那些最賣座的超級大片,或者世界上所發生的那些大事件、大故事。對于未來而言,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出最好的體驗,對質量從不妥協。
電影產業下一個大創想是什么?
數字產品將會不可阻擋的擴展,整個影院系統會將現有膠片升級到數字時代,內容更加多樣化;電影院會把播報重大的音樂演唱會或者體育盛事等作為其核心內容;數字硬件產品會涉及延伸到網絡領域和家庭娛樂產品上。但是,人們不會局限于在便攜的小屏幕上觀看,他們也想試試更刺激更震撼的大規格。總體而言,更大或者更小的觀看體驗,這將是兩個極端的方向。
你做過的最困難的商業決策是什么?
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國整個電影娛樂產業面臨崩潰。我們也面臨巨大挑戰:是縮小還是擴大公司的規模?我知道如果作出錯誤的選擇,可能讓公司全軍覆沒。我們選擇了繼續投資關鍵性的技術研發。面對艱難,永遠堅信要往前走,而不是停滯不前,這個時候你要樂觀自信。我相信羅馬詩人維吉爾所說的:“財富青睞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