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智能化建站只是聚網通的第一步棋,它的更大目標是建立一個企業分類搜索平臺。
上海嘉陵是嘉陵集團(www.jialing.com.cn)在上海的踏板車生產基地,其生產的嘉陵系列踏板車遠銷歐美。近年來,隨著傳統行業同互聯網接軌的熱潮興起,上海嘉陵也打算建造一個美觀實用的企業網站,一方面作為企業對外宣傳的窗口,另一方面也希望互聯網能夠招攬來更多的新客戶。不過,由于缺少專門IT人員的現實和投入有限,如何以較低成本快速搭建起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一直讓上海嘉陵感到困惑。
不久前上線的上海嘉陵新網站卻讓每位登錄者感到眼前一亮。簡潔大方的頁面風格和豐富的功能設計,都讓人以為這是出自專業設計公司之手。實際上,這是上海嘉陵的內部工作人員自己動手搭建的成果,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叫做“聚網通”的軟件平臺。
“這是一個專門為中小企業客戶開發的企業級電子商務建設平臺。”開發方上海哲勤公司CEO朱兆峰說,“簡單來說,它不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美工基礎就可以建出各種主流風格、不同復雜程度的網站來,不需要改變已有域名,還可以任何時候升級模塊。”
中小企業建站聽起來是個老話題,不過對于企業本身來說,卻有著現實的發展意義。據艾瑞(www.ireseach.cn)市場咨詢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在3000萬以上,但網站普及率不足2%,企業網站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謂十分巨大。正是由于潛力大,因此國內各類建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到電信運營商、IT巨頭,小到個人開發者,都希望在這塊領域中淘到金,競爭也因而日趨激烈。
朱兆峰的目的并非從建站這個老礦中開采出更多殘余礦石,他有著更遠的打算。在“聚網通”平臺之外,上海哲勤還開通了吱嘎網,公司希望通過它來對聚網通的客戶進行有效分類和推廣,最終建成一個企業分類搜索平臺。
ERP轉型
上海哲勤原本是上海本地一家中型ERP廠商。到2004年,公司已經在華東地區積累了幾百家客戶,收入穩定,但朱兆峰還是感覺心里不踏實。
這種心理源于對國產ERP前景的擔憂。“ERP已經到了過度競爭的階段。2004年的時候,僅在上海本地,同我們實力相當的ERP企業就有五六家之多,競爭十分激烈。”朱兆峰對記者說,“相比技術實力超群的SAP、甲骨文等國際巨頭,中國大多數ERP企業更多只能在服務層次進行競爭,而不是以產品為核心,這樣在同國際企業的競爭中就感到力不從心。”朱兆峰決定向更具財富效應的互聯網轉型。
上海哲勤最初嘗試了“通過互聯網賣ERP軟件”的模式,但很快就放棄了。因為這樣還是繞不開自身短板,更多的ERP軟件銷售出去之后,其實意味著要付出更大的服務成本才能支撐。公司的轉型必須再堅決徹底才行。
企業搜索成為上海哲勤的進軍目標,而這一計劃的突破口就是研發一套新的建站平臺來吸引大量的中小企業客戶,原因很簡單,缺少大量的客戶基礎談企業搜索無異于空中樓閣。2004年9月,上海哲勤開始研發“聚網通”平臺,經過三年時間,系統在2007年11月正式上線,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已經吸引了數十家用戶,涵蓋了1000家左右的站點(含行業子站點)。
“公司的ERP業務依然在運營,而且是支柱收入,但它的任務更多的是為新業務輸血。”朱兆峰的搭檔、上海哲勤公司總經理崔小波說,“2008年公司的重點戰略業務就是‘聚網通’,我們希望這項新業務到年底能夠上升到總體業務收入的70%。”
聚網通的下一步
能否吸引到更多的中小企業,是上海哲勤轉型的成敗關鍵。“整個市場的潛力很大,對于廣大中小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主來說,問題的關鍵是這些網站和功能,是否確實能幫助他們節省成本、獲得利潤。”艾瑞市場咨詢一位分析師表示。
為此,上海哲勤在“聚網通”平臺的研發上下了不少力氣。首先是建站的成本上,“聚網通”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自由升級,這讓中小企業客戶打消了后顧之憂。崔小波估算,用戶使用“聚網通”來建站,成本大約比按照傳統的外包方式建站低50%,同時,使用聚網通制作的網站可以由企業自行選擇進行功能升級。
傻瓜式的操作也是亮點之一。一位使用“聚網通”制作公司網站的用戶表示,自己不太懂IT技術,公司以前網站需要找專門的網站制作公司,并且要專人上傳到服務器空間。“現在則簡單多了,選擇一個網站模板自行編輯,然后保存,就可以在線實時更新網站了。”
談到這一產品的設計理念時,朱兆峰說到:“企業自己的商務活動,應該在自己獨立的網站上進行,一切電子商務活動都應由企業自己做主,比如選擇B2B還是B2C,選擇提供信息還是獲得信息,選擇接受所有訪問者還是做出篩選等等,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聚網通方便地實現。”朱兆峰希望到2008年年底,聚網通能夠發展到1萬家左右的客戶,覆蓋幾十萬個站點。
倘若他的計劃能夠實現,那么依托于“吱嘎網”的企業搜索平臺就將具備雛形。由于眾多中小企業網站都采用了同樣的技術平臺進行建設,上海哲勤只要把這些規范化的數據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形成一個企業分類搜索平臺,B2B和B2C業務都可以在上面自由運轉。
不過,上海哲勤的轉型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依靠高性價比、易用性的建站平臺來吸引中小企業客戶固然具備可行性,但在企業建站領域,競爭早已是一片紅海的態勢,殺出重圍并非易事,品牌影響力更強的電信運營商和價格更加低廉的個人開發者都將對“聚網通”形成阻擊。
同時,向企業搜索平臺進軍的目標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在這條道路上,遭遇的對手極有可能是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的網上商鋪同樣是中小企業的聚集地,并且先發優勢明顯。朱兆峰認為網上店鋪并不能取代企業網站,“在企業搜索技術成熟之前,構建一個規范的、結構化數據的網站是企業互聯網商務所有活動的基礎,因為企業越來越強調電子商務活動的自主性,同時,在技術層面上又需要將每個獨立的企業組合在一起,這其實是與阿里巴巴不一樣的電子商務之路。”
上海哲勤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優勢,就是作為一家從ERP廠商轉型而來的互聯網企業,它對中小企業客戶信息化需求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倘若它能夠將這種理解充分體現到產品中去,并且在中小企業客戶中形成口碑相傳的效應的話,那么在同各路互聯網豪門的競逐中,這位后起之秀并非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