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將要到來的2008年,我們相信,“軟硬兼需”的存儲策略將會進一步得到深化,虛擬化技術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新應用將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007年是企業存儲反璞歸真的一年。多年來的百花齊放,使業界涌現了無數獨擋一面、分庭抗禮的存儲技術。然而物極必反,當廠商以為不同技術可以各適其適時,客戶卻轉而對能夠集百家之大成的存儲方案青睞有加,因為大家都希望以最少的成本,魚與熊掌兼得。
融合再融合
存儲融合的理念數年前就已初顯萌芽。先有NAS、SAN結合成網絡存儲,再有NAS、SAN、iSCSI及光纖通道SAN共冶一爐,成為光纖附加存儲(FAS)。FAS的大受歡迎,反映了市場對統一存儲的熱切需求。
存儲融合的步伐不但從未停止過,還跳出了硬件的框架。存儲硬件的角色不外乎存放數據,但數據存下了就必須能取出來,還得隨時候命,而災難發生時要能完全恢復,甚至還要滿足信息共享、實時備份、存儲個人化等需求。只有把軟件功能與硬件結合,數據管理才可以不斷前進,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比如,虛擬化軟件的出現使存儲系統脫胎換骨,固定的存儲容量從此可以得到虛擬擴展,不僅滿足了企業日益增長的存儲需求;還可滿足企業內不同用戶的要求,提供“個人化”存儲空間。
展望2008年,我們相信,“軟硬兼需”的存儲策略將會進一步得到深化,虛擬化技術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新應用將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此一例證就是近年來風靡全球的自動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技術,它幫助實現了“容量透支”的夢想,使不同用戶的存儲容量得以互為補充,彼此享有比實際更多的存儲空間。未來的一年,我們將會看到更多來自于存儲虛擬世界的新構想,它們將為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驚喜迭迭。
回饋業界 回歸自然
技術的融合和統一,提升了存儲架構的成本效益:一臺機器就可以處理所有數據管理工作,節省了不必要的采購及操作成本。正因如此,從前只能在跨國大企業中使用的海量存儲系統,如今中小企業業同樣能夠享受得到。
新興的FAS統一存儲系統以最佳的定價和配置打入中小企業陣營,它的功能之完備毫不遜于大型企業中的存儲巨無霸。對存儲廠商而言,中小企業市場的崛起既是商機之源,也是以最具性價比的產品技術回饋市場之舉。2008年將是中小企業存儲市場高速騰飛之年。
存儲廠商的社會責任不限于此。在全球一片“綠色”的呼聲中,企業存儲界也紛紛加入這一陣營,朝著節能省電及合理配置資源的方向進發。近幾年,有不少綠色存儲概念已經得到普及和應用:例如SATA磁盤驅動器較光纖通道磁盤驅動器省電達50%,存儲密度更高;重復數據刪除(Deduplication)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能幫助用戶更好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數據備份也變得更加“聰明”,比如只用備份修改過的數據,如此合理利用備份可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商機和責任并存,存儲廠商在增加營收之余,也致力于為IT業界多添一點綠色。
以往企業存儲界講求的是“共融”,致力于由異構系統的兼容互操作到全開放的標準化存儲平臺,再到異構信息的融合貫通、存儲設備的合而為一。而今,“共融”之上應再添“簡化”。形形色色的各類技術終將匯合于統一存儲系統,邁向更簡約的存儲架構。事實上,當每種技術到達終極境界的時候,也往往就是回歸自然、趨向簡樸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