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東西都具有數字形態后,我們實現的其實是思維的一大轉變。
很高興回到斯坦福。你們知道微軟的CEO在斯坦福讀過書,但我唆使他輟學。所以他在斯坦福并沒有獲得一個學位。他確實有個大學學位,然而我仍然認為他是我的輟學伙伴。我們有許多非常棒的人來自斯坦福,所以我們非常感謝這所學校,而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合作也十分美妙。
今年中旬會是我的一個轉變,我將會全職管理基金會,只花部分時間在微軟上,這對我來說有些傷感。我從17歲起開始就每天都全身心撲在微軟上,誰知道作出這個改變一切會變成怎樣?我很期待看到結果。現在我仍然參與一些我很感興趣的事,比如自然用戶界面,知識體系如何能被結構化,以及軟件前沿的重大突破。
現在來談談我對未來幾十年軟件行業將會有何作為的看法。回顧微軟創始時,沒人認為軟件會變得重要。那時沒有軟件行業,一些小軟件只是與非常昂貴的大型主機捆綁在一起。而計算機本身也被認為是個可怕的東西,因為政府和大公司能用它來跟蹤你的信息。
所以,我們當時說計算機將進入個人化時代,說軟件的作用將會超過硬件,說將會圍繞軟件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思維轉變。
那樣的夢想要求一些大膽的預設。我們必須相信硬件的成本能降下來,而規模能升上去。只有這樣才能使花費幾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編寫軟件,再以比如100美元或更低的價格出售它,真正成為現實。
所以我們致力于傳播這個理念,讓他們也參與創立軟件公司,并保證個人電腦成為一個規模生產的平臺。實際上,現在的軟件行業已經極其龐大,而且該行業的解決方案及創新的范圍也非常驚人人。
這確實改變了我們對計算機的看法。今天,計算機已幾乎能影響所有的東西。10年前,我談論了第一個數字化十年的開始。那時互聯網才剛剛出現,沒有人用數據形態處理照片、使用在線銀行業務、在線安排自己的旅行或是查詢股票結果。而10年后的今天,在富裕的國家,這些活動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印刷的電話號碼本或是CD幾乎被視為古董。
我們現在正處在第二個數字化十年的開端。我認為變化,即第二個數字化十年帶來的影響遠比第一個激烈得多;實際上,會同個人電腦出現后軟件在整個30年里所實現的一切變革一樣激烈。
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們的龐大基礎。我們有超過10億臺的個人電腦,數十億人有使用電腦的機會,還有數十億人使用手機,約3億人能接入寬帶網,這還是一個持續快速增長的數字。
最近中國的寬帶網用戶超過了美國,這是一個有趣的里程碑。你能肯定美國無法趕上來,因為中國還有許多潛在用戶。事實上,在與IT相關的所有市場中,美國市場僅在個人電腦與軟件領域上大于中國市場。所以,在人才、創新、市場及利用這些工具制造影響的不同方法等方面,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全球化的業務。
互聯網使世界變得更小,這很神奇。個人電腦最初是一個創建和編輯文檔的裝置,發展到可以發些郵件,然后可以獲得一些內容,現在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數碼的,這是思維的一大轉變。
總之,我希望你們能感受到我對于廣泛的科技和特定軟件將在今后幾年成為一個驅動因素的樂觀態度。我想作為一個學生能掌握這些技術和技巧是非常美妙的。因此,我將會激動地期待著看到你們能實現怎樣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