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能活過百歲的老人,確實與眾不同。生于十九世紀(jì)末、經(jīng)過二十世紀(jì)、如今已跨入二十一世紀(jì)的老姑母,已104歲了。不但頭腦清醒,思想敏捷,還不時冒出些新鮮念頭,考驗晚輩的孝心。
剛剛完成尋找廠家為她訂做對襟棉毛衫的任務(wù),又馬不停蹄地滿世界尋找能擴大十倍的放大鏡。喘息未定,一紙手諭下來了:“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我很想買一棵杏樹種在院子里。”唯恐我們不辦,還加以誘導(dǎo):“二月開杏花,很有觀賞價值,春華秋實,玩香又品甜。”連購樹單位都指點好:園林管理處或綠化辦公室。
讀罷姑母的手諭,我深為姑母那敏銳的洞察力、驚人的記憶力和非凡的每日從報紙上汲取時事新聞的執(zhí)著所折服。
遍覽庭院:桃樹、棗樹、石榴樹、柿子樹、枇杷樹、核桃樹,此地能長的樹應(yīng)有盡有,唯獨缺棵杏樹。
縱觀群芳:水仙凋了,臘梅謝了,牡丹才吐芽抽葉,桃花還睡眼惺忪,倘若有棵承上啟下的杏樹,在春寒料峭中抖擻起一樹溫馨的粉紅,確實讓人賞心悅目。
然而,只有了解了杏樹在百歲姑母人生軌跡中的地位,才能真正讀懂姑母的百年杏樹情結(jié)。
許是受《莊子·漁夫》“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的影響,爺爺在創(chuàng)辦養(yǎng)正小學(xué)時,便親手在操場上種植了兩棵杏樹。杏樹年復(fù)一年,長得郁郁蔥蔥、如亭似蓋。初春繁花滿枝,初夏碩果累累。學(xué)生們賞花觀果,留連樹下,刮風(fēng)下雨掉地的杏子都撿送辦公室。杏子成熟了,邀來家長,舉辦“杏子節(jié)”。全校師生聚集在杏樹下,齊誦“勤儉誠恒”的校訓(xùn),高亢一曲長大誓做國家棟梁的校歌,然后動手摘杏子,與家長共享勞動果實。這如詩如畫的情境教育,培養(yǎng)了學(xué)生愛護樹木、勤勞誠實的美德。以至后來成為中科院學(xué)部委員的袁瀚清,幾十年后還來信盛贊小學(xué)教育對自己的終身影響。姑母繼承父業(yè),執(zhí)教養(yǎng)正小學(xué)(后改名寺街小學(xué)),也如此效仿,良好的校風(fēng)一直延續(xù)到姑母退休,學(xué)校合并,杏樹遭伐。
在姑母眼里,杏樹是培養(yǎng)莘莘學(xué)子良好品德的輔助劑、催化劑。在我們眼里,杏樹則跟兒時大啖香甜杏子的美好記憶聯(lián)在一起。
我家庭院里也曾有兩棵杏樹,一棵靠北窗,一棵挨南墻。許是杏樹喜光不耐澇的原因,靠窗的杏樹,年年碩果累累,挨南墻的樹只開花難掛果。窗前的杏樹,好像一位愛俏的姑娘,乍暖還寒的早春二月,只要有一絲報春的風(fēng)訊,就抖擻起密密匝匝的花骨朵,春風(fēng)一拂便迫不及待地?fù)u曳出滿樹的杏花,在窗前懸起一片揮之不去的粉紅色薄云。朝陽染紅了紛繁的杏花,蜂飛蝶舞,滿樹的燦然與喧鬧;細(xì)雨潤淡了杏花的粉紅,鉛華褪盡,滿樹的水靈與清純。那時,最讓人歡欣的便是杏子喜紅了半邊臉的收獲季節(jié)。母親一聲令下,我們在樹下?lián)纹鹨淮脖粏危瑥垙埬樃哐觯瑖\嘰喳喳指點著母親手里的竹竿。竹竿點到之處,劈里叭啦,熟透的杏子像冰雹似地砸在頭上、身上,落在被單上。看到又大又熟、吹彈即破的杏子,我常忘情地去捧。手一松,被單一角搭拉下來,杏子紛紛突圍,瀉了一地。于是,杏子的落地聲、孩子們的驚叫聲、母親的叱責(zé)聲,響成一片,庭院里宛若過節(jié)般鬧熱。此道溫馨的風(fēng)景線,隨著文革到來、杏樹被伐戛然而止。
同樣享受過杏樹的恩澤,目睹了杏樹的盛衰,如今,我們會在看到春天的杏花時,心中掠過一聲缺憾的嘆息;品嘗買回的杏子時。感慨一番女兒享受不到我們兒時摘杏子的愉悅時光,僅此而已。同樣的情景,百歲姑母想到的卻是在有生之年,在國家倡導(dǎo)的植樹節(jié),再種一棵杏樹,為庭院增添一道亮色;為大地留下一抹濃綠。她知道桃三杏四梨五年的自然規(guī)律,她更知道人活到104歲已極不容易了。是恪守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古訓(xùn)?還是暗喻著姑母又樹立了新的奮斗目標(biāo),開始向生命極限又一次沖刺?
記得姑母過八十歲生日時,向劫后余生的友人和學(xué)生倡議:練好身體,多看看新時代。她自編了健身操,一日不輟地鍛煉著,身體越來越好,數(shù)年連感冒都不患,白頭發(fā)下還長出黑發(fā)來。九十歲時,她向所剩無幾的同輩人挑戰(zhàn):向百歲進軍!她做到了。過百歲生日時,高處不勝寒的姑母,開始向自己叫板:爭取再跨世紀(jì)!眼看她硬硬朗朗,穩(wěn)操勝券,跨進了她生命的第三個世紀(jì),她卻要栽棵杏樹!分明是要栽下一樹無聲的宣言:再活四年!要爭取看到明媚的杏花,嘗到香甜的杏子。
握著姑母的手諭,仿佛握著姑母向生命叫板的如火誓言。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四處奔波,尋覓杏樹。唯有趕快完成這一使命,才能彌補院中的缺憾,才能抹去心中的不安。
托友人去園林管理處,沒有杏樹。驅(qū)車到星期天的花木市場,也沒有。奔波三四天,跑遍若大個城市,竟找不到一棵杏子樹!憤憤然、怏怏然,卻百般無奈也。
第二天便是植樹節(jié)了,正挖空心思考慮如何回復(fù)姑母之際,從縣城鄉(xiāng)村走來幾位奶奶的娘家后人,向姑母了解當(dāng)?shù)匾蛔闲5男J贰N覒阎窒M蛩麄冇懶訕洹K麄冃且拱ご逯饝粼儗ぁ5诙煲辉纾T摩托車送來一棵一公尺高的杏樹。哈,姑母真有心想事成之福,終于在植樹節(jié)這一天,如愿以償?shù)胤N下了一棵杏樹,一棵三世紀(jì)老人的生命樹。
杏樹僅有百年之壽,而姑母卻已在向105歲進軍了。祝姑母繼續(xù)心想事成,天隨人愿,在迎來生命的第三個世紀(jì)后,還能繼續(xù)攀登生命的高峰,看到杏花,嘗到杏子,為盛世留下一段不斷向生命極限挑戰(zhàn)的楷模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