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需要求證政治反復無常的本性(我知道你不需要,但請允許我以此開篇),那么,看看最近發生在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和反對派陳方安生之間有趣的調換吧。
曾德成對陳方安生的指控是“忽然民主”。他說,陳方安生“突然關心起人民的生活狀況了”。而作為立法會議員的陳方安生則公開表示,對于這種她形容為人身攻擊的行為,她感到“十分震驚”。
當地媒體將此事炒得很熱。人們議論紛紛,好像這是第一次有政府官員表現得這么不合禮數。
當然,事態可能還會發展得更嚴重。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反對者當然不只會被政府官員嚇唬嚇唬——他們有可能被送進監獄。更何況,曾德成也不是全然沒有道理。至少從表面上看來,陳方安生確實是個“忽然民主分子”。

這并沒有錯,“忽然民主”總比不民主好。但是,作為前英國殖民政府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設立了一套非常不民主的制度。實際上,曾德成在少年時期曾經因這一制度而被監禁兩年(盡管陳并沒有參與判決)。他的罪狀是散發批評教育體制的傳單。
然而現在,他們的角色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陳方安生成了自由主義斗士,曾德成反倒成了保守官僚。我想,這就是導致曾德成脾氣變壞的原因。
一些評論員成了曾德成的辯護者。對于他們來說,曾德成學生時期的激進行動和監禁歲月,為他戴上了反殖民主義的光環。這些人認為,陳方安生曾經為白人服務,而曾德成是與白人斗爭的勇士。
不得不指出的是,陳方安生是“忽然民主”,曾德成卻是共產黨的堅定支持者。在香港回歸之前,曾德成是香港《大公報》的編輯,這家媒體基本上是共產黨在香港的喉舌。此外,他還當過人大代表。換句話說,他并沒有立場去攻擊陳方安生所說的民主。
不過,體會到政治殘酷時僅僅表示“震驚”的陳方安生,也同樣不會對民主事業做出什么貢獻。
來源:《時代》博客2007年12月17日
翻譯:段醒予
博主:Liam Fitzpatrick
(Liam Fitzpatrick為《時代》亞洲版的全球顧問,也是該雜志的資深撰稿人。本文選自他在《時代》網站“中國博客”(The China Blog)欄目中開立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