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奧地利學派作為一種非主流的經濟學派對于我們中國來說幾乎只是一個歷史名詞而已。但事實上,它所特有的主觀主義的方法論和個人主義的特點,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主觀價值論和對時間因素的關注,都對整個西方經濟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試圖對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及特點進行探討,并希望為我國當前過熱的資本市場、消費的引導和經濟發展等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 奧地利學派 主觀主義 當代啟示
在西方經濟學中,奧地利學派是一種非主流的理論學派而其發展歷史源遠流長。19世紀70年代初,隨著李嘉圖經濟學的衰落和馬克思經濟學的挑戰,以心理分析和邊際分析為主要方法的邊際革命應運而生。奧地利學派就是在那時登上歷史舞臺并達到鼎盛時期的。對于我們中國來說,奧地利學派幾乎只是一個歷史名詞。而事實上,我們必須認識到奧地利學派的思想對西方經濟理論產生的不容忽視的影響,尤其在現代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了解西方經濟學的另一個側面可以幫助我們正確把握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并且也為我國當前的一些問題提供了一些新的解決思路。
龐巴維克作為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其理論的建立是使早期奧地利學派的經濟理論走向成熟的標志。所以接下來,筆者詳細闡述龐巴維克的理論,并試以此來探討奧地利學派的研究特點,以及對我國的啟示。
一、主觀主義的方法論
龐巴維克在《資本實證論》中的第一章即名為“人與自然”。他認為科學的統一性要求經濟學建立在某些較多的和自然科學有關的基本真理上,“一切在自然科學或心理學中是錯誤的東西在全部科學和各種科學中也是錯誤的”。這里強調的是人這個因素的作用,并將人的主觀心理因素包括到經濟現象的解釋和論述中。從人的角度,龐巴維克試圖闡述幸福、需要、滿足、物品、使用、生產的相互關系,并將一切的生產活動歸結為“人為幸福而奮斗”,既滿足個人的需要。龐巴維克這里所提出的主觀主義的思考角度是其經濟理論,乃至整個奧地利學派的方法論的一個集中體現。
奧地利學派產生之時就又被定義為主觀主義學派,即在考慮社會經濟現象時,有一些素材是由經濟主體對現實世界的看法構成。米塞斯在《人類行為》中將其表述為:“在人類行為中除了各種為獲取目標而產生的個人欲望之外,別無他物。對于這些目標的選擇,不存在真理的問題,只有價值。而價值判斷必然總是主觀的。”奧地利學派不遺余力地為經濟學賦上主觀主義的色彩,認為決策者對各種不同方法的主觀評價就構成了社會科學所依據的事實。所以研究者在分析經濟行為產生的一些現實后果時,必須先理解這種行為背后所隱藏的人類心理動機。這樣的方法論也就使得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拒絕使用數學模型來討論經濟問題,認為主流經濟學整齊優美的模型和對統計檢驗的應用不能解決主觀性問題,也就不能說明社會的復雜性。
二、主觀價值論與價格論
龐巴維克認為決定商品與服務這一客觀世界的,不是物質的客觀規律,而是其滿足人類需要的潛在能力,即效用。價值是一件財貨對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由邊際效用來衡量。物品具有價值的必要條件是有用性和稀缺性。
價格是構建在主觀價值論基礎上的上層建筑。龐巴維克的價格論是想提出最徹底的心理學的價格論。價格,直接從主觀估價即邊際效用中引申出來。他提出了“邊際對偶”理論,即“市場價格是由兩對邊際對偶的主觀評價所限制和決定的”,也就是指實際進行交換的最后的買主的評價——價格上限,以及能力最小的賣主的評價——價格下限。
這種理解是由奧地利學派非常徹底的主觀理論的基本趨勢產生的。我們可以發現奧地利學派的主觀估價的致命缺陷也恰恰包含在龐巴維克的論證中。首先,奧地利學派認為價格決定于對商品的主觀評價,而決定主觀估價水平的因素本身就包括一定購買力下其他商品的價格,如奢侈品對必需品價格的依賴關系。因此,邊際效用本身就擺脫不了價格的影響。這樣,用主觀估價來說明價格的形成和變動實際上是一種循環論證。
更為重要的是,奧地利學派掩飾了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區別。為了實現從效用到價格的飛躍,就必須經過主觀價值這個中間環節。奧地利學派認為可以用支付的貨幣度量物品的效用,同時貨幣的主觀價值取決于可以購買的商品的邊際效用。但是,用貨幣可以買到的商品量又取決于現有的價格水平。那么貨幣的主觀價值就相當于會隨著價格而變動,于是便只有在商品的價格水平確定了以后才能知道。這個推理過程就變成了只有已知貨幣的效用才能夠知道商品的效用,從而過度到價格,但貨幣的效用又只有在已知各種商品價格之后才能夠確定,于是又跳不出循環論證的怪圈。但是這種論證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卻是成立的,因為我們可以跳過貨幣的環節,直接從購買商品的效用與等價物的比例中引申出最高價格。
三、個人主義的特點
奧地利學派簡單的將自然經濟下獨立個體進行加總來闡明商品經濟現象的形成,也體現了其個人主義的特點。在17世紀時,哲學家霍布斯就認為社會不過是一堆運動著的互相碰撞的原子。奧地利學派的個人主義表現在其對任何集體行為的描述都是從對個人行為的描述開始的,個人構成了這些集體,并且使這些集體相互影響,認為只有從個體行為的角度解釋經濟現象才能揭示其變化的內在實質,而不存在超越個人力量之外的社會趨勢。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直接指出:“被斯密和李嘉圖當作出發點的單個的孤立的獵人和漁夫,應歸入18世紀魯濱遜故事的毫無想象力的虛構。”而龐巴維克恰好也樂于選用漁夫打魚和山中人取水的故事,以此為基礎進行探討使得他忽視了孤立經濟向社會經濟的過渡,將在特定條件下得出的結論機械的搬到完全不同的新的形勢中。例如,主觀估價在商品經濟和自然經濟中是完全不同的。在自然經濟中,財貨儲量屬于一個孤立的經濟主體,他按照獲得整個儲量所需勞動量進行估價。在同一場合下財貨不以其余財貨為轉移的原始估價與以該儲量所包含的財貨來估價的派生估價之間沒有太大差別。而在商品經濟中,財貨儲量的價格和主觀估價都是派生的,是以社會上正常生產條件下的商品價格為基礎的。每個人都會受到商品經濟中各種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供求便取決于價格。交換關系越發展,這種依賴的關系也越強烈,而這就表現出商品經濟決不是孤立個人經濟的總和。
四、時間因素的作用
過去的經濟學家認識到經濟行為總是在長期中朝均衡的方向發展,但卻未曾注意到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段時間內,經濟不是靜止的而是會發生很多變化,甚至打破最初的均衡。奧地利學派則歷來強調時間在經濟分析中的核心作用。
在龐巴維克的利息理論中,他認為我們總是會為未來打算,并不是“現掙現吃”,并且現在總是占優先。他列舉了三個理由:
1.供給和需求的狀況在現在和未來是不同的。這使得客觀交換價值的主觀評定結果會使現在物品的價值比未來物品的價值相對高些,于是就存在著相應的時間貼水,即利息。
2.低估未來。由于我們的想象力和抽象力不完善,意志上的缺陷和人生的短暫無常,我們習慣于低估未來的需要。在現在物品和未來物品交換時,合成的交換價格會不利于后者,現在物品便有了貼水——利息。
3.產品技術上的優越性。由于生產是迂回的,生產過程花費的越長,可能得到的產品數量就越多。現在物品通常是一種獲得較高邊際效用的手段,因而具有比未來物品更高一些的價值。
總之,現在物品通常比未來物品具有更高的主觀價值和價格。未來物品的較小價值與其時間上的差距程度相適應著。利息來源于現在物品和未來物品價值上的差別且必然會出現。如果人們等價的交換現在物品和未來物品,由于迂回生產,資本家會不適當的延長生產過程,所以一定的利息對社會的正常供應是健康和必要的。
五、對我國的啟示
1.對發展生產力的新理解——主體生產力、精神生產力。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但是需要發展什么樣的生產力呢?說法不一。從奧地利學派的主觀方法論出發,我們理解到人這個因素對于經濟活動的決定性。因此筆者認為,中國在生產力的發展上應當著重發展相對于客體生產力的主體生產力和相對于物質生產力的精神生產力。首先,我們應當充分重視在市場經濟下發展主體生產力,即人的勞動生產力,包括體力、腦力及勞動技能,這是現實生產中除掉物質要素的人的部分。隨著我國的生產方式由勞動集約型向資金和技術集約型轉化,主體勞動力水平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國應當使勞動力走入市場,承認勞動力的個人所有權,允許其通過市場與生產資料的經營權相結合,使人成為真正的主體生產力。其次,我國還應當重視精神生產力即精神文明,如企業精神。強調這種勞動力,可以使勞動者在企業中作為“經濟人”追求經濟利益,同時作為“組織人”追求精神利益,更大的發揮勞動力的作用。
2.資本市場。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相當火熱,不少人開始質疑我國市場中的經濟泡沫。國家為了穩定局勢也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奧地利學派中的個人主義特點使得其與現代金融行為學完美的結合,而我們也可以從這里入手。俗話說:“股市是一個心理王國。”金融證券投資者的行為與其心理是分不開的。我國在采取應對措施時應充分重視金融投資者的投資心理,包括他們的預期心理、情緒周期、攀比和風險偏好,尤其是投資群體的心理乘數效應,幫助他們培養穩定的市場信心,建立適當的輿論導向,規范傳媒的行為,提供準確的股票信息,以穩定我國的資本市場。
3.企業和國家引導消費時應加入心理因素。人們的消費行為除受收入和供給狀況的客觀限制,很大程度還由其心理因素決定。不同性別、年齡、階層的消費方式和習慣是不同的。企業應當重視消費者心理的研究,以使其產品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經濟效率。同時,企業還應當注重企業形象這一筆豐厚的無形資產,良好的企業形象是抓住消費者的鑰匙。國家注重消費心理的研究則可以更有效的指導生產和引導消費,也有助于國家調整當前的消費結構。
4.發揮利息杠桿的作用。奧地利學派認為利息是必然存在且有益的。這一結論雖沒錯,但我國須在新的角度上看待利息問題。社會主義的利息有別于資本主義社會,它是勞動人民為社會提供的那部分價值的體現。銀行貸款利息可以促使企業注重經濟核算,加快周轉率,而存款支付利息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閑置資金。利息同時還是國家積累資金和調節經濟的重要工具。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利息成為不斷壯大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經濟杠桿之一,而我國在當前應當充分發揮利息的杠桿作用。
六、結語
奧地利學派采用主觀主義的方法論,將人類的行為作為研究經濟現象的出發點,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主觀價值論,既背離了西方經濟學的傳統教條,又反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使得其在理論發展的歷史上一直走得很孤寂。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其思想中的寶貴精髓,而這些精髓也正逐漸被正統經濟理論吸收。正如上述,奧地利學派的基本思想在我國研究許多經濟問題上是有極大的指導和借鑒作用的,例如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以及市場過程、產業組織、制度變遷和經濟增長等等。當前,中國正步入改革的關鍵時期,新的階段需要新的理論。在此背景下,探究和學習西方經濟史中別具一格且頗具特色的奧地利學派,深入發掘其理論資源并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進行深刻反思,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著:《政治經濟學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
[2]王軍著:《現代奧地利經濟學派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4年
[3]伊.戈.布留明著,張奔流黃道南譯:《政治經濟學中的主觀學派》.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漆光瑛蔡中興著:《外國經濟學說史新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5]洪遠朋編:《經濟理論比較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彭愛蘭:《龐巴維克消費思想淺談》.《消費經濟》,1992年 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