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果汁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朱新禮何以底氣十足?
這位中國果汁行業第一品牌的掌舵人,理念始終如一:讓100%的中國人喝100%的天然果汁。而正因有這樣的志向,使得朱新禮在行業競合中顯得從容。
人們不會忘記,在過去一年里“中國制造”所經歷的種種陣痛,西方部分媒體的刻意炒作,一度使中國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廣受質疑。
然而,以匯源果汁集團為代表的中國食品飲料企業沒有沉默, 4月2日,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發起的“社會責任高層論壇”上,匯源果汁集團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匯源16年發展歷程勾勒出一家中國食品企業的成長軌跡。
競爭“伙伴”
“如果沒有百事可樂的存在,可口可樂怎么會有今天的規模?”
經過16年的精耕細作,匯源果汁在100%果汁和果肉飲品市場占據了領導地位。
“在我看來,匯源果汁的發展速度還不夠快。”朱新禮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面前,還沒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就像賽跑,關鍵看你跟誰跑。如果你跟小企業賽跑,你永遠跑不快,永遠只是小企業;但如果對方是世界王牌,你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就有機會成為世界王牌。”
可口可樂于2007年底宣布進軍中國純果汁市場。此前,百事可樂已將旗下果汁品牌引入中國。
朱新禮早就預判到這一天的到來。早在六年前,他就關注到這樣一條新聞:可口可樂與寶潔公司在美國聯合進軍果汁和小食品市場。嗅覺敏銳的他馬上意識到,這說明匯源選擇的道路沒有走錯,這個市場還有巨大潛力。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做果汁,可以和我們共同開發潛力巨大的果汁市場?!敝煨露Y這樣告訴《英才》記者。目前,由于消費習慣的原因,國內純果汁的消費量還是比較低的,人均年消費量還不到一公升,俄羅斯人均消費純果汁將近30公升,美國、歐洲達到40多公升。兩相對照的差距對于果汁廠商而言,無異于面對一片巨大的遠未開發的處女地。
行業的整體繁榮,遠比個別企業的發展壯大更值得欣喜。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趙亞利認為,一直以來,匯源集團在普及果汁知識、引導健康消費方面不遺余力,為做大果汁市場,推動中國果汁業發展貢獻卓著。
對此,朱新禮有很理性的認識:企業家要有合作的精神,不僅要同股東、消費者和客戶合作,也需要跟競爭者合作。他把競爭對手稱為“競爭伙伴”,今天是競爭對手,明天可能就是合作伙伴。因為蛋糕足夠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在朱新禮看來,國際巨頭的進入將是培育中國人果汁消費習慣的又一波動力。等到市場更加成熟,消費者會變得更為理性,會在產品和品牌等各個層面比較, “在這方面我們有足夠的信心。”朱新禮說。
中國的果汁市場雖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但還遠未成熟,沒有形成幾大品牌強強競爭的局面。“如果沒有百事可樂的存在,可口可樂怎么會有今天的規模?”朱新禮更愿意看到事物的積極面,“強大的競爭者能激發匯源人的激情和戰斗力,讓每一個人的每一個細胞都發動起來?!?/p>
產業布局
在與“狼”共舞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蛻變,且正逐漸成為叢林生存中的強者。
面對今天果汁行業的競爭態勢,朱新禮的積極樂觀并不是盲目的,他早已為此備足了“糧草”。
應對競爭的最好方法就是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此,匯源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是技術優勢,二是原料優勢。
創業之初,朱新禮就開始實施技術領先戰略。1992年,為使匯源產品達到出口歐洲的國際標準,朱新禮從德國引進了國內第一條世界級的濃縮果汁生產線。有了生產線,還需要配套的技術、工藝和質量控制體系,怎么辦?朱新禮請來了德國著名工程師漢德舒?!八粋€月的工資就是當時匯源全廠員工一年的工資總和,那時候我最發愁的就是給這位老外發工資。因為公司拿不出足夠的美元,我只能到處找朋友借,他的工資都是大家一起湊的。”朱新禮向《英才》記者回憶說。漢德舒不辱使命,在其指導下,匯源生產的產品賣到歐洲自然是一路暢通。
2000年,為引進PET無菌冷罐裝生產線,朱新禮已經考察了3年?!爱敃r我也很猶豫,征求了很多意見。因為一條無菌冷罐裝生產線售價2000萬美元,而一條熱罐裝PET生產線只需要300萬美元,差距很大?!钡珵榱私R源在生產設施和工藝上的絕對優勢,朱新禮最終決定引進這套設備,匯源成為亞洲第一家引進PET無菌冷罐裝生產線的飲料企業。
自此以后,匯源產品的成本和質量優勢就大大領先于全行業。2006年,在上海舉辦的一次國際商業峰會上,可口可樂全球董事長向朱新禮表達了欽佩之意,說如此高額的技術投入需要巨大的勇氣。“這個勇氣來自于我們對行業的了解,來自于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敝煨露Y說。
除了技術實力的保證,匯源還在果汁行業的源頭筑起了一道看不見的“長城”。早在幾年前,朱新禮就敏銳地意識到,果汁行業未來的競爭焦點將從下游生產銷售環節向上游原料供應環節轉移。對果園的控制能力是果汁企業的關鍵要素,這正是國外飲料巨頭的薄弱環節。
匯源不斷加大果園開發上的投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僅2007年,匯源就分別在山東、安徽和江西等地投資新建了8家水果原料加工廠,鏈接了百萬畝名特優水果基地。
目前,匯源已在全國各地創建了30多家現代化工廠,鏈接了400多萬畝優質果園,建立了遍布全國的營銷服務網絡,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水果產業化經營體系。
要么被狼吃掉,要么比狼跑得更快。正是在與“狼”共舞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蛻變,成為叢林生存中的強者。
慈善的獅子
“善舉不一定要追求回報,你要追求回報,這個善舉就有包袱了?!?/p>
朱新禮非常欣賞李嘉誠的一句話:要做一只善良的獅子,首先是善良,然后是獅子。不做綿羊,不做狼,只做獅子,做一只善良的獅子。
當初,朱新禮用八個大字概括了匯源的企業使命:營養大眾、惠及三農。這并非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匯源人集體做出的一份莊嚴承諾。
“果汁產業的發展一頭牽動著消費者的健康,一頭關系到數億農民的致富和希望?!敝煨露Y動情地說:“我和我的團隊時刻感受著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6年來,匯源直接帶動了數以萬計的員工就業、上百萬戶果農的脫貧致富,以及數億消費者的健康和快樂。這一切的背后,都來自匯源人的溫暖推手。
在匯源總部的接待室里,有一幅寫著“萬榮農民得實惠,果鄉百姓頌匯源”的萬民匾。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山西萬榮縣43萬果農送給匯源人的。
萬榮縣蘋果資源豐富,但銷路不暢,果農生活并不富裕。2005年,當地蘋果大豐收,收購價跌破每公斤0.3元,大量的蘋果爛在地里,百姓傷心,政府憂心。第二年,匯源毅然決定投建萬榮工廠,當年建廠,當年投產。工廠每天都拿出上百萬元現金向果農收購蘋果,單價上漲3倍。2007年,萬榮工廠收購蘋果、桃、梨、獼猴桃等水果18萬噸,為當地果農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
朱新禮認為,慈善不是企業對社會資源耗費后的一種彌補,也不是社會財富掌握者對弱勢群體的憐憫,而應該是每個企業的使命與責任。僅2007年,匯源就投入近2000萬元用于各項公益事業。
朱新禮還與馮侖、馬云、江南春等知名企業家創立北京華夏慈善基金會,發起資助孤貧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愛佑童心”項目,已幫助200多名先天心病患兒通過手術治療擺脫了死亡的威脅。16年來,匯源累計向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投入資金、物資價值1.2億多元。
“善舉不一定要追求回報,你要追求回報,這個善舉就有包袱了。在短暫的人生中,要做有善心、有善舉的人,這樣的一生才是完美的?!敝煨露Y說,他相信這些被幫助的孩子會懷著感恩的心更好地生活,他們會把善意像火炬一樣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