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穿著這回事,自小受的教育是“不以衣貌取人”,應該如此,但事事無絕對,盡管從心里認為這話有百分之百的道理,但從我而言,起碼這“衣”一項,已是無法時刻從心里遵從了。
比如說,很難對一個黑西裝白襪子的男人或者一個滿身荷葉邊活象枕套的女人有深入了解、甚至是打個招呼的興趣。一樣的道理,衣著得體、色彩搭配悅人眼目的身影,無疑更容易引起別人的好感。
所有充滿深情的回憶文字里,經常有的,“還記得你那一套……”,不管后面接的是白襯衫也好,藍色裙子也好,總是帶出許多文字無法描繪的美好情傷。或許更多時候我們記得的,還有自己身上那一套。年輕的戀愛,一般都站在鏡子前面談,第一次約會,當日自己的打扮,半個世紀后仍然可娓娓道來——也難怪,花了半天照來照去換了又換,怎會輕易忘記?
推己及人,因為“羅衣”而產生厭惡或好感,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傾城之戀》中流蘇贏得的范柳原的最初的目光,誰又能說的清有多少得益于她的那件月光一樣的白綢旗袍?中國有句古語叫“先敬羅衣后敬人”。無獨有偶,西方也有句俗語:You are what you wear!網球球場似乎從來都是個與“羅衣” 相戀難舍的地方, 從業余到職業,莫不如此。
比如費德勒,憑心而論,拋開球技不談,他給我留下的更多感性印象是穿著——單純而富有質感的色彩、簡潔而經典的設計總是恰到好處地將他從容鎮定的王者霸氣,沉穩低調心靜如水的處事風格展露無余。
想起2007的費德勒,會想起溫網頒獎儀式上優雅的乳白色禮服,美網上經典的黑色戰炮,與老天王桑普拉斯切磋球技時的充滿質感的酒紅色的T恤和海藍色短褲……無數個優越從容充滿活力而又充滿魅力的身影,這些身影與他的戰績一起構成了費德勒幾近完美的2007年歷。
不久前,贊助公司披露了費德勒在08賽季的新戰袍,據說設計初衷是將其“簡約優雅”的比賽風格,充滿張力的運動感覺,以及富于美感的時尚氣質相融合。照片上的費德勒,頭戴銀灰色的頭帶,身穿正藍的運動T恤和與頭帶色系相同的短褲,手帶銀灰的護腕,腳蹬白色的戰靴。
實話說我的感覺一般,但是還是充滿期待, 因為越是簡單的服裝越是需要和它相容的人穿了從容自如才會展現出其非同一般的魅力。這同奧黛麗· 赫本能令簡單的白色短袖襯衫和深藍色傘裙散發無窮誘人光芒似乎應該算是一個道理。
扯得遠了,總之在這個寧靜的冬天,拋開球場較量不談,只想先敬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