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黃金一代”曾經在20 年內(1950 - 1969)奪得52 個大滿貫男單冠軍,今天,世界排名前20 位已經沒有一個澳大利亞人。

隨著2008 年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即將來臨,球迷們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袋鼠之國。既然是大賽少不了要前瞻一番:男單奪冠熱門嘛,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那是少不了的,納班迪安也不能忘記;女單方面,海寧、揚科維奇、伊萬諾維奇、莎拉波娃……
可是,作為主人的澳大利亞球員呢?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澳大利亞球員距離在墨爾本公園羅德· 拉沃球場捧起獎杯是越來越遠了。從戴維斯杯、聯合會杯到四大滿貫,澳大利亞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奪冠熱門的名單上消失。在國際網壇上,澳大利亞網球幾乎成了一支接近消逝、快被遺忘的力量。
在最新的ATP 世界排名中,在前100 名當中,僅有3 名澳大利亞球員,其中排名最高的前世界第一休伊特不過是第21 位,至于79 位的盧扎克和91 位的古奇奧內,則完全是靠著勤奮和多打比賽才勉強躋身前100 名的。
再看看其他幾個網球強國,前100 名之內的阿根廷人多達11 人;光是排在前20位的就有納班迪安(第9)、卡納斯(第15)和切拉(第20)。西班牙呢? 12 人躋身前100 位,前10 位的就有納達爾(第2)、費雷爾(第5)和羅布雷多(第10)。由加斯奎特領銜的法國人居然有14 名球員躋身前100;就連近年來家道中落的美國也有7 人位列前100 名,俄羅斯也有6 人。
女子的情況同樣糟糕,當今澳大利亞第一女單斯托瑟排名不過第46 位;之后的莫利克也不過56 位,澳大利亞女單的整體競爭力別說和俄羅斯、美國、塞爾維亞相比,就連和中國選手比也處在下風。
尷尬的現在
休伊特無疑是澳大利亞的招牌人物,可惜這塊昔日的金字招牌已經不復往日的光彩。2007 賽季,休伊特全年僅有拉斯維加斯這一站低等級比賽的冠軍,剩下的最大亮點不過是漢堡和辛辛那提兩站大師賽的四強而已。在四大滿貫比賽中,年初的澳網剛進32 強就被“智利火炮”岡薩雷斯轟回了老家;法網和溫網連續在1/8 決賽中輸給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兩個后生;年底的美網才進64 強就被阿根廷人卡勒里淘汰。這樣的成績對于一位剛剛25 歲的前世界第一顯然是不及格的。順便說一句,休伊特的年終排名積分是1365 分,而費德勒的積分呢?7180 分!無論如何,這都不像是兩個同一檔次的球員。
另一個標志性人物菲利普西斯的現狀則更加慘不忍睹。2007 年1 月初,因為參加霍普曼杯膝蓋韌帶嚴重撕裂而無緣在本土舉行的澳網,誰也沒有料到這一傷就是整整一年!菲利普西斯僅僅是在10 月份參加了一場表演性質的“元老賽”,結果居然輸給了48 歲的麥肯羅!好不容易到了年底身體逐漸恢復,他卻發現澳大利亞網協根本不念他2003 年為國捧回戴維斯杯的舊情,竟然拒絕頒發給他澳網的外卡。郁悶的菲利普西斯不得不和一幫十六七歲的小孩在澳網外卡附加賽廝殺,結果在小組循環賽之后澳洲大炮再次受傷,這位澳大利亞資深帥哥肯定無緣2008 年澳網大賽。
細心研究一下可以發現,在目前的ATP排名榜上前1000 位中都已經找不到昔日的“澳洲大炮”的蹤影!幸虧還有ATP 的受傷保護條款,菲利普西斯的世界排名才得以維持在119 位。這已經是菲利普西斯連續四年的年終排名跌出前100 位了:2004 年,他的世界排名由年初第10 名一路跌到年底的109 位! 2005 年,他的世界排名從110 位起步,171 位收場;2006 年初他的世界排名僅有172 位,7 月份甚至一度跌至214 位,年底終于回到了114位。一個連續四年年終世界排名都在100 名開外的球員,大概充其量算是個三流選手吧。而這就是已經過了31 周歲的澳洲猛男必須面對的尷尬現實。
在奧運舞臺上,澳大利亞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在網球場上,澳大利亞已經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澤。2006 年年底,當看到澳大利亞男單僅有休伊特一人進入世界前100 位的時候,已經退隱江湖的前世界第一拉夫特感慨道,澳大利亞網球已經到了最危難的時刻,“只有一個人在前100,這的確太可怕了?!崩蛱卣f。現在排在前100 位的澳大利亞球員增加到了3 人,可是看到盧扎克和古奇奧內這樣的名字,拉夫特大概也沒法笑出來。個人戰績乏善可陳,那么能夠反映整體實力的戴維斯杯呢?
曾經28 次奪冠的澳大利亞一直是戴維斯杯的中堅力量,但是這兩年被新興力量阿根廷徹底壓倒:2005 年7 月,澳大利亞在主場1 比4 不敵阿根廷,隊長菲茨杰拉德精心挑選了阿根廷人最不適應的草地也無濟于事。2006 年9 月,輪到做東的阿根廷人挑選場地了,結果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紅土場上,澳大利亞人輸的體無完膚,最終0 比5 被痛宰!輸給阿根廷人還可以自我安慰,2007 年的世界組第一輪,休伊特領銜的澳大利亞隊第一輪就輸給了比利時,連8 強都沒進去!這就難怪在反映國家整體實力的戴維斯杯排名中,澳大利亞落到了第十!甚至連斯洛伐克都排到了澳大利亞前面。
澳洲網球到底怎么了?
輝煌的過去
澳大利亞網球和美國網球堪稱網球世界南北對峙的兩座高峰,無論是從球星的數量、質量和影響力,還是從大滿貫的個人戰績以及戴維斯杯的戰績,澳大利亞都是唯一能夠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
二戰之后,傳奇人物霍普曼重新擔任戴維斯杯隊長,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超凡的執教能力,他在陷入低谷的澳大利亞網球界發掘并培養出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弗蘭克· 賽吉曼、柳· 霍德、肯· 羅斯維爾、阿什利· 庫珀、尼爾· 弗雷澤爾、羅伊· 埃默森、羅德· 拉沃爾、約翰· 紐康比、弗雷德· 斯托爾、托尼· 羅切……
稍有資歷的球迷都會明白,上面的這些名字到底有多偉大——
從1950 年到1969 年,傳奇人物霍普曼一手打造的澳大利亞“黃金一代”們總共獲得了18 個澳網男單冠軍,10 個法網男單冠軍,12 個溫網男單冠軍,12 個美網男單冠軍。其中埃默森一人獨得12 項大滿貫冠軍,澳網男單5 連冠;拉沃爾獨得11 個大滿貫單打冠軍,還曾經兩次在同一年內將溫布爾登、澳網、法網和美網等4 大賽事的單打冠軍一人獨攬,這在今日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連戰績相對稍遜的羅切(一度擔任過費德勒的教練)也是堂堂法網男單冠軍!紐康比則是積分系統引進網壇之后歷史上第二個世界第一。8 屆大滿貫冠軍羅斯維爾第一個和最后澳網男單冠軍橫跨20 年!……而霍普曼自己則創造了20 次帶隊征戰戴維斯杯,15 次奪冠凱旋的偉大記錄!正所謂巾幗不讓須眉,瑪格麗特· 史密斯· 考特的戰績更加神乎其神:1976 年退役的她至今保持著6 2個大滿貫冠軍和24 個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兩項網壇最高紀錄。
即便霍普曼時代的輝煌無法復制,在上世紀80 年代,澳大利亞網球依然誕生了溫布爾登男單冠軍帕特· 卡什這樣的巨星。到了90 年代,拉夫特和菲利普西斯漸漸成熟,休伊特也開始漸露頭角,加上擁有人稱“雙伍兄弟”的伍德福德和伍德布里奇這對雙打奇才(兩人合作獲得過創紀錄的61個雙打冠軍),澳大利亞重新恢復了強大的整體競爭力。

各有各的難
當拉夫特和休伊特先后登上世界第一的時候,澳大利亞人可曾料到短暫的高潮之后將是長時間的低迷?
拉夫特的英年早退是澳大利亞網球界近年來最大的遺憾。2002 年拉夫特宣布“暫時”離開網壇,誰知道一去竟會是永別? 2003年1 月,拉夫特正式宣布“自己已經沒有了繼續參賽的動力,決定退出職業網壇……”這一番決絕的話語不知道讓多少粉絲捶胸頓足。
從某種角度來看,拉夫特很像芬蘭的F1世界冠軍哈基寧,都是先宣布“休息”一段時間,但是當他們一旦習慣了賽場外恬淡的生活,就不再有重歸江湖的勇氣和斗志,最終宣布退役。拉夫特沒能取得更偉大成就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性格。和桑普拉斯相比,拉夫特的技術、身體各方面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桑普拉斯對勝利的渴望要強于拉夫特,也更加具有王者氣質,這大概就是兩人職業生涯大滿貫冠軍數之比最終定格在14 比2 的根本原因。
菲利普西斯是澳大利亞人的又一處隱痛。如果說過去10 年的國際網壇,誰的戰績和自身天賦最不相稱的話,菲利普西斯和俄羅斯人薩芬無疑是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但是薩芬好歹還有美網、澳網男單冠軍獎杯各一座,菲利普西斯有什么? 1998 年美網和2003 年溫網兩個亞軍說明他不足以成為超一流選手。
都說人到三十才明白,當菲利普西斯開始試圖把注意力集中在球場上的時候,他昔日讓人艷羨的身體開始背叛了他。2007 年1月右膝手術讓菲利普西斯整個賽季缺席,這一年他做過的最上鏡的事,就是在NBC 的《Age ofL o v e 》真人秀節目中和不同年齡組的女性調情。
不但昔日的老對手已經逐漸淡忘了他,就連澳網外卡附加賽里那些十幾歲的孩子也對他失去了起碼的尊敬?!八斀o麥肯羅了?我還不知道呢,”現世界排名第614 位的克萊恩在表示:“如果他都能輸給個40 多歲的人,這可給了我不少信心?!?/p>
現在,大概不會再有人什么人認為31歲的菲利普西斯還能夠回到一線高手的行列,澳洲名宿紐康比在談到菲利普西斯的傷情時表示不樂觀:“我們都希望看到菲利普西斯重回賽場的情形,但是要知道他實在是受了太多次傷了?!?/p>
唯一的希望就是休伊特了。
如果說菲利普西斯不能修成正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夠敬業的話,那么從來不乏斗志和投入的休伊特職業生涯遭遇空前低迷久必須要好好在技戰術上找找原因了。
2001、2002 年,正是桑普拉斯江河日下并最終退役的日子,休伊特憑借相對全面的技術、頑強的斗志和快速的奔跑,在網壇權力真空時代成功上位。然而,休伊特的技術從那時起就沒有太大的突破和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傷病開始增多、體能和身體優勢逐漸喪失殆盡,低迷不可避免地到來。在費德勒修煉成功之后一統江湖,休伊特再無出頭之日。在職業生涯早期,休伊特曾經一度保持了對費德勒7 勝2 負的絕佳戰績,孰料2003 年戴維斯杯戰勝費德勒成了“絕唱”,從那以后費德勒對休伊特保持11 戰全勝,而且這11 次交手休伊特一共才贏了4 盤!誰也不能說休伊特不夠敬業,有誰為了準備澳網比賽在自家后院專門建一塊模仿澳網中央球場的場地呢?可是光敬業還是遠遠不夠的。拉夫特這樣評價自己的小弟,“他很早就開始獨自撐起澳洲網球了,這給他帶來了很多壓力。他現在太累了,也許需要休息一陣子。不過我們都知道他有多么努力。休伊特會回來的,而且會向費德勒的王位發起沖擊。”
以休伊特目前的狀態,回到世界前十都費勁,挑戰費德勒?我們只能理解是拉夫特對于休伊特的鼓勵。不過,拉夫特對于包括休伊特在內的澳大利亞現役球員重回網壇巔峰已經不報太大希望了。他已經參與到澳網協舉辦的5-12 歲的少年球員培訓活動中。這樣的巨星愿意“從娃娃抓起”當然功德無量,或許他能夠成長為下一個一個桃李滿天下的霍普曼,但是澳大利亞球迷能有多少耐心等待拉夫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