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晉江老板們人人都在談上市的時候,5年前業已上市的七匹狼股份已經淘到了資本市場的第N桶金。
2007年10月23日,七匹狼完成增發2285萬股,募資近6億。而作為投資者,七匹狼注資參股10%的梅花傘業成功登陸A股市場,復制了七匹狼早年投資興業銀行股份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當然,資本的含義遠非上市和炒股那么簡單。當649平方公里的晉江地面上聚集了3000多家服裝制造廠,因為七匹狼集團并購晉江另一大服裝品牌“愛都”所引發的“閩派男裝向品牌并購時代邁出突破性一步”的騷動,無疑使周少雄和七匹狼成為晉江板塊的代言者。
2007年8月,周少雄,這個總是略帶拘謹地笑著說話的人,從兄長周永偉手中接任“七匹狼股份公司董事長”一職。被認為在“品牌運作上比較成熟的弟弟”可以更加專注于七匹狼服裝創意品牌運作和渠道文化的塑造,而哥哥周永偉卸任后將主攻戰略投資和資源整合。
關于創意
2008年七匹狼以1778萬元拿下了新聞聯播后的一條7.5秒廣告。
當人們還在為“中國制造”爭論不休的時候,另一些人已經開始關注于如何使企業以及產品變得有口皆碑。
在2008年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中,七匹狼以1778萬元拿下了新聞聯播后的一條7.5秒廣告。當然,不止七匹狼一家,今年服飾類中標額近8億元,勁霸、特步、虎都等福建鞋服企業在招標中均有所斬獲。服飾類廣告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甚至有人稱CCTV5為“晉江頻道”,放眼望去,滿城皆是晉江人。

“中國的消費者不夠成熟,受到很多消費宣傳形式的誘導,會被人拉著走。所以,這方面我們也要加強,要有一定的宣傳力度,但不能瘋狂。我們會把更多的實力放到基礎打造上。”關于“基礎打造”就有很多具象的表現,譬如:七匹狼在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了一個“七匹狼文化研究中心”,專門做“生活態研究”。就是一個人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影響之后,個人審美取向的發展,從而提前發掘消費者內心形態。
現在只能說周少雄所需的努力還很多,而他自己也深知這一點。譬如現在很多國外的公司要代理七匹狼的品牌到國外去,但都被周少雄拒絕了,他認為自身的基礎還是要加強。
“我認為整個企劃水平、運作機制上面,還要提升到一定水平。國外的情況不同,他們國家的品牌已經出去了,搭上國家品牌順風車,就可以出去了。我們出去,還要打造國家品牌,可能還碰到貿易壁壘等情況,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在國際市場上,我們能使國外對手感覺到壓力,只能說條件更加成熟了。”
關于渠道
百麗IPO的巨大成功要歸功于其強大的零售體系,這讓周少雄更加堅定七匹狼的渠道建設。
當服裝界仍然是設計與潮流當先時,七匹狼將渠道的培育大規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2007年10月23日,七匹狼用增發募資來近6億,外加自有資金4億,打造“男士生活館”,周少雄對自己的大手筆解釋是:“我們在品牌建設或者自己的企業營銷創新上面,希望都走到國際化的形態。不僅僅賣產品,還想賣產品背后的思考。這種生活館,也是傳遞我們服飾思考的想法。”
目前七匹狼正嘗試把真正的POLO服裝引入自己品牌的生活館,與自己的“偶像”同臺競技。除了POLO之外,阿瑪尼等其他國際男裝知名品牌也在其考慮范圍之內。周少雄認為,二者有競爭,更重要的是互補。比如POLO和七匹狼風格定位相似,POLO在美國針對中高檔消費群體,移植中國后定位上移成為高端品牌;而七匹狼在國內依然針對較為龐大的中高檔消費群體。“POLO大部分產品也是在國內生產的。我們產品的質量、做工、款型、顏色等與POLO相差不多。在同一個銷售平臺上,消費者能對七匹狼有更好的認識。”
對此,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沿這條路走下去,七匹狼很可能會扮演‘屈臣氏’的角色。既有自有品牌,也吸引其他品牌入駐,最終形成強大的零售體系。”
百麗香港上市凍結資金超過4337億港元成為鞋服企業家熱議的話題,很大程度上,百麗IPO的成功,因歸結于其在全國形成3000多家包含10多個自有品牌及代理品牌集群式的零售終端體系。
七匹狼也早有意愿在零售業發展上大展拳腳。周少雄如此描述:“其實早在2003年、2004年上市前后,公司就在考慮往服裝零售業、營銷行業上發展。”
眼下七匹狼正在全面推進終端建設,不久前,全資收購了原七匹狼代理商之一的杭州運通公司就是一個重要的標志。“品牌成長需要加盟商、經銷商的扶持。七匹狼發展到現在,終端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加盟商不愿跟進投入,而且愿意抽身,那七匹狼就自己接過來做。”
當七匹狼把越來越多的精力瞄向品牌和渠道的時候,關于鞋服類企業升級的早已不絕于耳。現在,一家鞋類或者服裝類企業會因品牌和制造分工就被外界稱為“華麗轉身”,而周少雄則“要用營銷性企業來思考”。他如此描述七匹狼的現狀:“七匹狼也有制造業,但我們是為了品牌做制造,是為了經營品牌建廠。我們公司有很大的工廠,用OEM的形式和我這邊合作的,他們使用他們的效率和管理來獲取利潤,而我們利用我們的品牌、營銷獲取利潤。每個企業的定位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