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不補,當心牙槽膿腫 桂 冠 陳步偉
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齲齒的患病率約為60%。由于很多人對“拔牙”產生恐懼感,有了牙痛也往往等到實在不能忍受后才到醫院去看,結果是小毛病拖成大病,可謂是因小失大。
周女士今年43歲,2個月前發現自己右下后牙有個小洞,吃飯時食物擠入洞內感覺疼痛,尤其在吃冷飲或者比較燙的食物時,疼痛更加明顯。因為害怕拔牙,她一直未去就醫。
半個月后,周女士突發夜間牙痛伴右側頭痛,服用止痛片后感覺疼痛稍微減輕一點。又過了幾天,感覺上下牙已經不能接觸,一碰就疼,在藥店買了些消炎藥服用,牙痛不減,右側臉倒腫脹起來,并且開始發燒,非常痛苦。拖了三天,實在忍不下去了才趕到門診。經過檢查發現,周女士患了齲齒引起的牙槽膿腫。
牙槽膿腫又稱急性根尖周膿腫,是根尖周病的一種類型。當牙根內的感染通過根尖孔作用于牙根周圍組織時,就會導致牙根周圍的組織發炎,稱為根尖周炎。很多患者對有個小洞不以為然,延誤治療時機,拖成牙槽膿腫乃至頜面部間隙感染。
齲齒是牙齒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破壞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成為一個導致自身感染的病灶。所以,發現齲齒,最好在早期就接受正規治療,避免牙槽膿腫等感染的發生。一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感染,既多花錢,耗時間,自己也要多受罪。
周女士這種情況,要立即進行局部開髓引流以緩解疼痛,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在疼痛緩解和感染得到控制后,還得接受根管治療才能痊愈,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要預防齲齒的再度發生。
齲齒的發生取決于牙齒本身的質量、口腔內存在的致齲菌、口腔內食物殘渣、一定的時間等因素,所以齲齒的預防也要從多方面著手。
要合理搭配食物 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糧,少吃甜食。對于學齡前兒童,補充維生素、鈣劑、蛋白質,注意合理的營養,有助于恒牙的發育;對于嬰幼兒,不要讓其含著奶頭或糖果睡覺;新媽媽要有足夠的營養,保證嬰兒乳牙的發育。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防齲牙膏。尤其是睡前刷牙更為重要,可以減少食物殘渣的存積和發酵,有效減少牙菌斑的形成。對于嬰兒,在每次吃奶或食用甜食后,母親最好喂他一點冷開水,沖掉其口腔中殘存的糖分。要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如果有條件,最好經常用牙線清潔牙間。
定期做口腔檢查 每半年至1年請口腔醫生檢查1次,以便早期發現齲齒,及時治療。兒童可做窩溝封閉。
發現齲齒,及早正規治療 如果是早期齲齒或中等深度齲洞,可以直接補牙;如果齲洞深及牙髓,最好先去除洞內腐物。再臨時補牙,觀察1~2周后,進行永久補牙。
編輯:楊春霞
白癜風一定要用口服藥治療嗎 徐小珂
江蘇張成:我剛被查出白癜風時,醫生就給我開了激素(口服),且吃的時間比較長。我聽別人說口服激素有很多的不良反應,請問白癜風這種病一定要口服用藥嗎?可否只使用外用藥?
徐博士:是否需要口服用藥,要根據您的病情來選擇。白癜風若是小面積、部位局限,僅外用藥就能收到理想療效,不一定非要用口服藥。
激素確實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但皮質激素用于泛發或散發活動期患者的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在決定激素的劑量和使用時間之前,醫生一般都對患者病情有充分的了解,按理說來患者這個時候是可以接受用藥的。所以您不必擔心。反而不少初發患者,因過度擔心激素的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最終卻耽誤了治療。
哪些治療白癜風的方法不妥 徐小珂
四川吳東先:我爸爸是一個白癜風老病號,去了很多醫療單位,但每家醫療單位的治療方法都不一樣,這是為什么?這么多的治療方法中有沒有做得不妥當的?
徐博士:治療方法不一樣是因為白癜風至今為止還沒有一種特效的治療方法。治療白癜風的方法確實比較多,好壞難以定論,但以下做法和認識是可以明確給予“欠妥”結論的:
不看病期都給刺激性很強的外用藥 合理的做法是,活動期患者應當慎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
不分類型、病期,所有患者都采用表皮移植的方法治療 正確的方法是,表皮移植只適用于處于穩定期并且最好是單側型的患者。
認為新的設備、新的藥物一定是效果最好的 臨床實踐表明,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手段或藥物能針對不同病期、所有類型的患者。合理的做法應當是根據白癜風的類型、病期,從簡單、經濟的治療方法選用起,根據療效來選擇或調整治療方案。
認為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了,短期內就能治好白癜風 說這話的醫生顯然沒有尊重事實,白癜風的治療,即便是有效的治療方案也要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見到明顯療效。
過分地依賴偏方 臨床實踐表明,大多數偏方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從治療效果看,以中西醫結合、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治療方案,療效最好。
一般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況來選用合理的治療方案,而患者本人也要對疾病有所了解,才能配合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