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茶葉中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質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鞣酸鐵鹽,妨礙人體對鐵分子的吸收和利用,造成缺鐵。那么,茶和鐵是否就像魚和熊掌,永遠不可兼得呢?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人既能享受品茶的樂趣,又不會擔心鐵的流失?
雖然現代研究發現茶葉中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但是飲茶不當也會影響鈣、鐵的吸收,尤其是鐵。
3 種情況喝茶最影響鐵的吸收
飲茶對機體鐵儲存充足的人群來講并沒有叫顯影響,正常人適度飲茶不必擔心會造成鐵的流失以致貧血。需要注意的是,女性的特殊時期即月經期會流失大量的鐵,此時最好不要飲茶。
若是習慣飯前或飯后喝茶,或者習慣大量飲用高濃度的茶水,則會影響鐵的吸收,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與在人體內參與造血活動的鐵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鞣酸鐵,而排出體外,致使鐵丟失,導致缺鐵性貧血。
做到6點 兩全其美
因此,在享受杯杯香茶時,若注意以下6點,就能做到品茶和鐵的吸收兩全其美:
◇限量,不宜過濃,每次茶葉的量為5~7克,水500毫升左右即可。
◇浸泡時間不要太久。
◇平時多食一些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類、蔬菜等。
◇用鐵鍋炒菜,增加人體攝入鐵的機會。
◇調整飲茶時間,避免在進餐前半小時飲濃茶,或邊進餐邊飲茶,或飯后半小時飲茶。
◇孕期、哺乳期婦女、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及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編輯:李 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