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汽車將我和父親漸漸拉遠。立在站臺上的我,可以看見車上的父親的背影。父親從蘇北老家來部隊看我,來得急切,去的匆忙。臨走時,他給我丟下的還是那句老話:好好干,路,要靠自己走。
那年高考落榜,我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除了吃三餐飯,很少說話,也不出門,整天沉浸在失落與彷徨的氛圍里。完全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一天,我猛然發現父親的頭發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花白,那么憔悴而蒼老,終于警醒過來:我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我對父親說,我不想再復讀了,想去當兵,到部隊去考軍校。
于是,我選擇了南方的一座軍營。臨行的日子近了,父親雖然表現出了太多的不舍,但還是為我的選擇而感到欣慰。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出門在外就不要把自己當作小孩看了。當兵父親不反對,這也是一條成才的道。以后的路只有靠你自己去走了。”
在長江邊上的軍營里,我邁出了軍旅第一步。軍事訓練極其艱苦,為了塑造良好的軍人形象,拔軍姿就是兩三個小時,等班長下達休息的口令時,大家已僵硬得如同木樁……兩個多月的新兵集訓,自己不是沒有“逃脫”的念頭,每天帶著白天的疲憊躺在床上腦筋飛轉,但一想到父親滿含眼淚與期待的目光,我就又在怯懦面前挺直了脊梁。
新兵訓練結束,我由于軍事訓練刻苦,政治考核成績突出,又有一定的義字功底,被分配到連隊當起了圖書管理員。到了新的工作單位之后,我又在工作之余,利用有利的環境,抓緊文化課的復習,然而我并沒有如愿以償地考進軍校……
失敗的痛苦,再一次深深的刺激了我,可是我很快又重新站了起來,因為我已經是一名軍人,還有那常常回響在我耳邊,父親那一句“好好干,路,要靠自己走”的話。
剛來的指導員原來是宣傳科的新聞干事,了解到我的情況后,送給我《新聞與寫作》,還有他當年的厚厚的采訪記錄本,鼓勵我好好干!在指導員的鼓勵和幫助下,我成了當時營里小有名氣的新聞報道員。去年,我又被調到宣傳科,成了專職的新聞報道員。當我第一篇稿件在《前線報》刊登出來以后,我第一個打電話告訴父親,父親為我高興的同時,還是對我說了那句陪伴我走了五年軍旅生涯的老話“好好干,路,要靠自己走”。
現在,每當我想到父親那一句樸實而又殷切的話。不禁心潮翻涌。是的,漫漫軍旅,漫漫人生,哪一步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