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被傳頌千百年的先進事跡,不敢仔細推敲。按照新觀念衡量,某些先進事跡存在嚴重的毛病。
諸葛亮鞠躬盡瘁
蜀漢丞相諸葛亮同志,為國家鞠躬盡瘁,但違反領導干部到年齡界限要退休的規定。實際上,影響了姜維、廖化等中青年干部的進步和成長。客觀上導致“興漢大業”后繼無人。
盂母三遷
優秀學生家長孟母,為了優化兒子的受教育環境,多次變換居住地和學校,為中國“亞圣”橫空出世,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事實證明,孟軻同學的母親是推動中國家長“擇校風”第一人,“擇校風”助長“應試教育”、“精英教育”和學校亂收費現象,不利于推動職業教育工作。
岳母刺字
岳母的愛國主義精神令人感動,對兒子的愛國主義教育措施,十分得力,值得贊賞。
岳母的做法雖忠心可嘉,但是,涉嫌虐待兒童;岳飛報國心切,但涉嫌違規參軍。征兵體檢工作人員涉嫌玩忽職守,部隊規定:禁止招收有“文身、刺寧”現象的應征青年入伍。
石碏大義滅親
石碏同志身為衛國大夫,嫉惡如仇,為了伸張正義,對犯死罪的親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應有的懲罰,其精神值得稱贊,但其做法違反《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涉嫌私設公堂、濫用職權和故意殺人罪。
王羲之墨池洗硯
王羲之同學刻苦研修書法藝術,成為一代宗師,為書法藝術事業作出突出貢獻,堪稱后輩學子學習的好榜樣。但是’其做法違背“環境保護從娃娃抓起”的精神,釀成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水污染大案。
匡衡鑿壁偷光
匡衡同學是刻苦學習的模范,但是,作為精神文明的傳承者、實踐者,為了省油省錢,落下一個“偷”字,實在不應該、不值得。為了一點光線,鑿穿他人墻壁。涉嫌侵犯他人財產權、隱私權。
受到匡衡事跡的誤導,一些后輩學子法制觀念十分淡薄,一切旨在求學的偷盜行為,被視為“匡衡精神”,當事人不以為恥,旁觀者不以為過,謬種流傳,導致孔乙己們心安理得地偷書,某些大學生們在學生公寓里明火執仗地偷電。
蘇秦孫敬懸梁刺股
蘇秦頭懸梁,孫敬錐刺股,他們是勤奮學習的模范。但是,這個故事也說明另外幾個潛在的問題,一是他們學習方法不當,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屬于腦力勞動。應該在得到充分休息后,以飽滿的精力去學習。二是學習興趣不濃,看書就犯困。三是教材乏味無聊,為了應付考試,不得不學。四是存在自虐意識。《心理學》研究成果證明,有自虐行為的人,一日成名得勢,便有可能虐待別人、壓制別人,除非他的精神境界升華為人間大愛。
這類人的口頭禪是:我們當年多苦啊,你們這點艱苦根本不值一提。
李白斗酒詩百篇
翰林大學士(享受正部級待遇)李白,是中國詩詞學術帶頭人,享受政府津貼,是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的代表人物,也是優質高產作家的典范,為唐詩的興盛作出巨大貢獻。
據建設部杜甫副司長舉報(詳見《飲中八仙歌》),該同志多次違反《禁酒令》,經常與汝陽王李琎,副宰相賀知章、張九齡,司法部長李適之等多名領導干部,在娛樂場所聚眾酗酒,尤為嚴重的是,喝醉后“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無組織無紀律,遲到曠工,在干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