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由于在招商引資講座會上打瞌睡,昆明市呈貢縣一名副局長被市委書記當眾點名,隨后又被勒令辭職。這或許是昆明公布領導干部電話、承諾改進機關作風、出臺《領導干部問責辦法》后,第一個“撞上槍口者”。
打個瞌睡丟了官,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罪不當罰?大家見仁見智,討論很熱烈,各種意見都有,有為他叫冤的,也有說他活該的,聽來好像都很有道理,就看你用什么思路來想問題了。先說前一種看法。副局長在縣里大小也是個人物,屬于地方“高官”,能升到這個職位頗不容易,至少打拼上一二十年才能坐上這把交椅,多年媳婦熬成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就因為人家開會打了個瞌睡就摘去烏紗帽,多年“修行”一朝盡失,也未免太輕率了點吧?
再說后一種看法。市委書記親自坐鎮的重要會議,你都不當回事,公然打瞌睡,夢周公,平時的工作狀態就可想而知。以小看大,見微知著,就看你在會場上昏昏欲睡、懶洋洋的勁頭,就大致知道你平時是怎么混的,多半是一杯清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這種官留著,只能耽誤正事,還是早撤早好。再說了,干正事如此精力不濟,萎靡不振,不免讓人心生疑竇,誰知道你頭天晚上干什么去了,是喝酒喝的太晚,還是賭博賭到天亮?
爭議盡管爭議去吧,反正烏紗已摘了,名聲已臭了,怪誰呢,早不睡晚不睡,誰叫你往槍口上撞呢?這位副局長要是實在覺得冤枉的話,不妨看看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一錢斬吏的故事。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張乖崖要判他杖刑,他很不服氣:“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張乖崖立刻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并親自仗劍下階斬其首。瞧,就為區區一文錢,小吏居然掉了腦袋,張乖崖之舉還被傳為治吏有方的美談。相比較而言,貪一文錢并不比會場打瞌睡性質要嚴重到哪里去,都是小事一樁,可你的結局卻比那個小吏要強的太多了。
還有比一錢斬吏更夸張的故事,也一塊聽聽,可收異曲同工之妙。歐洲古代,有一個馬夫在替一個將軍的戰馬釘馬掌時,因為粗心大意,少釘一顆釘子。戰爭爆發了,正在帶隊沖鋒廝殺的將軍,因為少了一顆釘子,導致馬掌脫落;馬掌脫落,導致坐騎陣前失蹄;坐騎失蹄,導致將軍戰死;將軍戰死,導致戰役失敗;一場關鍵的戰役失敗,導致了國家的滅亡。小事不小,小中有大,確實有些道理。就說這位副局長吧,假如就因為你打瞌睡,沒聽見市委的重要精神,回去就沒有貫徹,就影響了工作進行,又因此影響了單位的排名,還影響了全縣招商引資的大局,這責任也不算小吧?
早些年,在某省一次“振興××”大會上,也有一幫人在打瞌睡,結果都被記者錄了像,在電視臺制成的特別節目里播出。雖然沒有因此撤誰的職,摘誰的帽,但在節目里露了臉的官員也很難堪,被人議論紛紛,很久沒有抬起頭來。這個電視節目還被評為當年全國電視新聞一等獎。從此,這個市的干部開會時再也不敢睡覺了,實在撐不住了,也要四周看看有沒有攝像鏡頭。依此類推,昆明市再開會,恐怕很難再找到會場打瞌睡的人,除非你的烏紗帽不準備要了,這就是撤掉那位副局長后帶來的積極效應。
從嚴治吏,就要從小事做起。拿著國家俸祿,坐著領導交椅,如果連開會不打瞌睡都做不到,那還是回家抱孩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