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你對那片土地的真情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是你對農村工作的激情打動了我們。
看上去,你是那樣的平凡,沒有讓人為之驚嘆的豪言壯語,一切平平常常。然而你干起事業來,是那樣的有棱有角,那樣的認真,那樣的投入,并不斷干出了許多不普通、不平凡業績。
在丹陽市皇塘鎮,只要提起吳亞銘這個名字,人們準會逢人便說這是個有魄力、有能力、有凝聚力的“三有”好干部。老百姓說,別看他貌不驚人,但做事認真仔細負責。
今年41歲的吳亞銘,歷任原蔣墅鎮多種經營公司水產技術員、副經理、經理,農業服務中心經理,皇塘鎮民政辦主任(蔣墅鎮與皇塘鎮合并后)等職。二十余年來,他奉獻給當地人民的是一顆熾熱的公仆之心,在他的身上只有士氣沒有官氣,在他的心中只有工作沒有自己。
用“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八個大字來評價吳亞銘再恰當不過,無論是在合并前的蔣墅鎮,還是現在的皇塘鎮,他在百姓心中樹立了一個黨的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在鎮領導心目中,他是一個勇挑重擔、能干實事的人;在同事心目中,他是一個重塑自我、嚴于律己的人;在百姓心中,他是一個沒有架子的真誠的人。
吳亞銘1967年出生于原蔣墅鎮積善村(現白鶴居委會)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由于生在魚米之鄉,他好像天生就對養魚等養殖有興趣,1985年以優異成績從丹陽市吳塘職中水產班畢業后就進入原蔣墅鎮多種經營公司工作,干起了水產技術員。
提起吳亞銘,當地的農民都贊不絕口。原蔣墅鎮是丹陽市農業大鎮,農業生產一直占主導地位,曾連續11次獲得丹陽市“致富杯”,這應該同吳亞銘努力分不開的。全鎮有水面3800畝,2000余戶水產養殖專業戶和大戶,為了農民兄弟的致富,吳亞銘是撲下身子嘔心瀝血干事業。盡管他后來當上了機關部門領導,但一直主管水產養殖工作。原蔣墅鎮能擁有“珍珠之鄉”、“茭白之鄉”、“食用菌之鄉”等眾多美譽,這是吳亞銘帶領同事們辛苦努力換來的。
吳亞銘1994年當上鎮多種經營公司副經理,1995年入黨,1998年當上經理,2003年多種經營公司與農業公司合并后又當上了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一直與“三農”打交道。他幾乎年年獲得鎮以上榮譽,曾獲得江蘇省農技推廣獎,被評為鎮江市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在機關考核中連續十年獲得優秀;他所領導的多種經營公司、農服中心多次獲得丹陽市先進集體,原蔣墅鎮的農業結構調整后的食用菌、土元、大棚蔬菜、稻鴨共作等遠近聞名。他一路走來,留下一路艱辛。采訪中,一位曾經當過他的領導,如今是他的部下的老同志,蔣墅敬老院院長蔡留保用五個字評價吳亞銘“干工作認真”,這真是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吳亞銘2006年4月因工作需要干起了皇塘鎮民政辦主任工作,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可以說他用行動和實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請看榮譽:皇塘鎮獲得了鎮江市“雙擁”模范鎮;皇塘民政辦被丹陽市委、市政府評為“雙擁”工作、老齡工作先進集體,被鎮江市評為鎮江市基層民政辦規范化建設達標單位、鎮江市民政工作先進集體等。
走進吳亞銘辦公室,“為國分憂,為民解愁”八個大字十分引人注目。兩年來,這八個大字既是吳亞銘的座右銘,又是他的工作準則。
皇塘鎮民政辦連吳亞銘在內只有4名工作人員,盡管工作繁重,但吳亞銘有強烈的事業心,有一種知難而進的勇氣,落實到工作中就是始終堅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一步一個腳印,每項工作抓緊抓實:對低保對象進行拉網式登門核實;五保老人做到應保盡保;民政救災救濟提高救助標準;切實解決重點優扶對象的實際困難;先后開展“八大慈善救助工程”;殘疾人工作有所作為……
干就能出成果,干就能解決問題,吳亞銘以自己默默無聞的工作,書寫了皇塘民政工作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