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何春華憑著一顆強烈的事業心和忘我的責任感,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實現了黃墟衛生院勇立潮頭創奇跡的輝煌……
在醫療戰線上干了二十多年的何春華,以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毅力,兢兢業業工作,春風化雨般地將一片赤誠之心奉獻給病人,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白衣天使的贊歌。
何春華1982年7月從鎮江地區衛校畢業,選擇了白衣天使這一神圣而光榮的職業時,就立志以南丁格爾為榜樣,熱愛本職工作,救死扶傷,無私奉獻,做一個受病人歡迎的醫務人員。
何春華無論是在原丹徒區人民醫院、丹徒區衛生進修學校,還是在丹徒區上黨中心衛生院、黃墟衛生院都干出不平凡的業績。她那高尚的醫德、嚴謹的作風、認真負責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技能,已成為丹徒區衛生系統學習的楷模。
作為醫院第一線的護士,必須具備優良的服務態度、較強的應急能力、熟練的搶救技術和高度的責任感。深諳此理的何春華,在1982年8月至1990年3月在原丹徒縣人民醫院手術室工作時,為了盡快熟悉和掌握本職工作的技能,她除了刻苦鉆研之外,還虛心向其他精通技術的護理人員和專科醫師學習請教,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熟練掌握了手術科必需的護理技術,并成為護士中的佼佼者,多次被評為優秀護工、優秀職工。
心系病人,樂于奉獻,是一個醫務工作者應有的品格,為了做到這一點,何春華在1990年3月至1996年3月,在原丹徒縣人民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工作期間,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立足崗位,勤奮務醫,扎實工作,把全部身心撲在事業上,受到了廣大患者的信賴。
何春華深知在衛校學到的一點技術遠遠不能適應衛生工作的需要,因此邊工作邊學習,1991年10月至1995年6月參加南京醫科大學高等護理專業自學考試。這期間,她的女兒剛生下來不久,她克服重重困難,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
提起何春華,如今許多工作在丹徒區各鄉鎮衛生院的醫生、護士都贊不絕口,說她不僅業務精通,而且精神可嘉。1996年3月至2005年1月,何春華擔任丹徒區衛生進修學校學生科科長時,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大膽管理,從而為衛校培養一流的醫護人員盡到了責任。在這期間,她不忘提高自身素質,于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參加了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行政管理班學習,在醫學雜志上發表專業論文多篇。
何春華動人事跡又何止以上,在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擔任丹徒區上黨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時,這位巾幗英豪真正發揮了“半邊天”作用,創造了許多亮點,這兩年她分管護士和后勤工作,護士管理是全區管理的風景線,被評為市級“巾幗示范崗”。后勤管理也同樣業績突出,創建了丹徒區一流的凈化手術室,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寶劍鋒從磨礪出”,正因為何春華用自己的真誠和汗水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人民沒有忘記她,自2003年她光榮當選并連續兩屆為丹徒區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委員。同時她在所加入的中國農工民主黨所組織的活動中表現突出,連續七年被中國農工民主黨鎮江市委會評為“優秀黨員”,并擔任丹徒支部副主委,她積極參政議政的意識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作為醫務人員,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疾苦是我的職責,無論走到哪里,我的職責不能改變。”何春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由于工作需要,何春華于2007年1月調至黃墟衛生院任副院長、主持工作,2008年1月轉為正院長。盡管在黃墟衛生院工作到現在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但何春華不負眾望,勇于開拓,不斷創新,做到三個字,一是落實一個“勤”字,堅持為衛生院多做實事;二是體現一個“誠”字,堅持為全轄區老百姓做好服務工作;三是實現一個“廉”字,堅持當好優秀的“班長”,做到事業賽過她的生命。
“梅花香自苦寒來”,何春華憑著一顆強烈的事業心和忘我的責任感,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實現了黃墟衛生院勇立潮頭創奇跡的輝煌,請看黃墟衛生院過硬的業績:2007年度在丹徒區衛生局的考核中獲得綜合管理一等獎;被丹徒區委、區政府評為“人民滿意基層站所”;被丹徒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被區衛生局考核評估為前三名;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站點藥房全部達標,并且有2個標準化衛生服務站被評為區優秀達標單位;傳染病防治工作獲得市檢查組好評;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二十余年來,何春華在平凡而又辛苦的醫護崗位上默默奉獻,實踐著自己的理想,用對事業的執著和對病人的愛心,譜寫了一曲和諧動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