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報零售市場主要有《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其中《成都商報》《成都晚報》和《成都日報》隸屬于成都日報報業集團,《華西都市報》和《天府早報》隸屬于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是市場上主要的競爭者,過去幾年兩報為了爭奪成都都市報龍頭地位,都使盡了渾身解數,在零售市場上,不斷使出重拳。《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實力弱小,與《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差距較大。作為中國最早的都市報,《華西都市報》在國內報界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并在成都本地擁有眾多穩定的讀者和良好的口碑,但在競爭激烈的成都零售市場,與《成都商報》相比,銷量明顯處于劣勢。根據世紀華文的監測數據,《成都商報》通過實施有效的零售策略,已經占領了成都50%左右的零售市場份額,是《華西都市報》的兩倍多,《華西都市報》屈居第二。并且監測數據還顯示,目前這種《成都商報》遙遙領先的競爭格局比較穩定,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成都市場需求旺盛,各都市報面臨增長機遇

世紀華文2007年和2008年對成都都市報零售市場的年度連續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3月,成都各都市報較去年同期銷量均出現了增長,其中尤以《成都晚報》和《天府早報》增幅最為明顯。可以看出,成都都市報的市場需求并沒有達到飽和狀態,相對還比較旺盛。市場規模在旺盛需求推動下呈現增長趨勢,各都市報正面臨著發展機遇。
面對增長機遇,成都各都市報銷量雖然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趨勢,但是市場格局并未出現較大變化,《成都商報》依然以絕對優勢領跑成都都市報市場。2008年3月,《成都商報》的銷量以絕對優勢繼續穩居成都都市報銷量第一位,市場份額雖然有所下降,但仍接近50%。《華西都市報》位居第二,銷量和市場份額雖有所增加,但仍不及《成都商報》的一半。《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平均銷量沒有突破10份/攤,分列三位到五位。
在零售終端,《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銷售狀態良好,兩報各有千秋
零售市場定位圖顯示,《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作為成都主要的都市報,在鋪攤工作上做得比較好,都已經覆蓋了成都大部分區域,其中《華西都市報》覆蓋率水平接近100%。但在每個攤點的實際銷量上,《華西都市報》與《成都商報》表現出較大的差距。《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無論在覆蓋范圍上還是在每個攤點的實際銷量上均與《華西都市報》和《成都商報》有較大差距,在市場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地位。所以,成都都市報間的競爭主要在《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之間展開。
實銷率是反映都市報銷量和進量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3月,《成都商報》和《華西都市報》實銷率都超過了90%,分別達到了94.21%、90.18%,兩報在零售終端銷售狀態良好。《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實銷率較低一些,沒有達到90%,在零售終端有一定滯銷比例存在。
從銷售區域特征來看,《成都商報》在成都的優勢區域主要集中在居民區、商貿區和交通樞紐區,這些區域其銷量遠遠高于《華西都市報》,但在學校區和寫字樓區,《成都商報》與《華西都市報》有較大差距。可以看出,《成都商報》主要側重于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的區域,而《華西都市報》更加注重聚集著教育程度較高和收入水平較高的人群的區域。兩報在區域發行上各有重點。
成都都市報仍有增長空間,但市場格局不會變化
世紀華文監測數據顯示,成都各都市報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還未得到滿足,銷量依然有上升空間,增長趨勢不會終止。其中《成都商報》市場潛力最高,平均每個攤點還可以增加1.58份,《華西都市報》位居第二,平均潛力為1.43份/攤。《天府早報》排名第三,為1.05份/攤。《成都晚報》和《成都日報》在1份/攤以下,分列四五位。
從潛力對比還可以發現,未來成都都市報零售市場格局變化的可能性很小,《成都商報》在成都零售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不會發生根本動搖,《華西都市報》沖擊第一名無望,仍將會排名第二,而《成都晚報》《天府早報》和《成都日報》的弱勢地位也不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