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維生素、補充蛋白質、補鈣……吃,成了孕婦們每天的功課。隨之而來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肥胖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準媽媽們的飲食誤區有哪些?應該如何吃呢?
誤區一
主食吃得太少
懷孕3個月后,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求,孕婦每天攝入熱量應比孕前增加200千卡,即每天攝入的主食大約應增加50克左右。可很多準媽媽為了增加營養,有意識多吃菜、多吃副食,主食吃得少。
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少,總熱量不足,會造成體內脂肪過度分解,出現酮癥酸中毒。懷孕早期,準媽媽全天主食攝入量應達200克至300克,懷孕中晚期可達每天300克至350克。多吃玉米、小米、紅豆、紅薯等谷薯類粗雜糧,延緩餐后血糖升高速度,還能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效預防孕期便秘。
誤區二
水果吃得太多
水果深受準媽媽們的青睞。她們認為多補充維生素C對皮膚美白有幫助,為了生個漂亮的寶寶,她們把吃水果放在飲食第一位,每天要吃3到5個水果。有的孕婦為了多吃水果,甚至把主食省掉,以水果代餐。
專家表明,血糖篩查未能過關的孕婦,其血糖升高的原因大都與水果吃太多有關。實際上孕婦每天不宜吃太多水果,一天吃1到2個較為合適。因為大部分水果含糖量都在10%左右,吃得太多,血糖就會升高。水果主要提供維生素C,為了有效補充維生素C而不增加糖分的攝入,準媽媽不妨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青椒、彩椒、西紅柿、西蘭花、菠菜等,這些蔬菜的含糖量均在5%以下。
誤區三
牛奶喝得不夠
不少孕婦都沒有堅持每天喝牛奶的習慣,奶酪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攝入量也比較缺乏。
懷孕3個月后,孕婦對鈣需求量約為每天1200毫克。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懷孕5個月左右容易出現小腿抽筋現象。含鈣豐富的食物主要有:乳及乳制品、豆制品、海產品及綠葉蔬菜等。乳及乳制品是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每毫升鮮奶約含1毫克鈣,如果每天只喝1袋牛奶,只能提供大約250毫克的鈣,遠遠達不到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孕婦每天應喝500毫升左右的牛奶。飲用的奶制品中最好包括一部分酸奶,因為酸奶中的鈣更有利人體吸收。此外,準媽媽每天還應攝入300克左右的綠葉蔬菜,再吃些豆制品、海產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才能滿足孕期對鈣的需要。對于那些有挑食、偏食習慣,特別是牛奶、蔬菜吃得很少的準媽媽,則應該補充一些鈣片,以滿足胎兒骨骼生長發育的需求。
誤區四
核桃吃得太多
為了生個聰明的寶寶,準媽媽會在孕期多吃核桃。有的孕婦每天吃10到20個核桃,還有的一口氣能吃半斤小核桃。這樣,身體很快會發胖,而且還有可能造成孕期血糖異常。
準媽媽在孕期的確應該適當多吃些核桃等堅果類食品。而核桃營養價值的確非常高。核桃中含豐富的維生素E、亞麻酸以及磷脂等。亞麻酸在人體內可合成歐米伽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而歐米伽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腦中的含量非常豐富,其中的DHA被譽為“腦黃金”。但需要注意的是,核桃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吃得過多必然會因熱量攝入過多造成身體發胖,進而影響孕婦正常的血糖、血脂和血壓。因此,核桃雖然補腦,準媽媽也不宜多吃。每天吃1到2個核桃或者3到4個山核桃,炒菜時適當減少用油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