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已無法接受由上向下的垂直權力的指揮,商業管理將進入扁平化的管理創新時代——“管理2.0”。
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是Strategos公司的董事長暨創始人、管理學先驅、被《經濟學家》譽為\"世界一流的戰略大師\"。上圖為2007年9月底其出版的新書《The Future of Management》(繁體版本譯為:管理大未來)。
什么是“管理2.0”呢?蓋瑞.哈默爾認為過去的管理方式,在追求紀律與效率的同時,犧牲了“人性”。現在,管理者要拋棄若干舊的管理思維方式,如自上而下制定戰略等,企業該做的不是從員工身上擠出更多“效率”,而是反其道而行,給組織更多人性、給員工更多自主權,在未來更多的管理工作將不是由某個管理者來承擔,而是推向一個團隊和組織來共同承擔。
在書中,哈默爾并沒有為具體的“管理2.0”列出諸多條框,他舉了一些代表“管理2.0”的公司的例子。專賣有機食品的美國連鎖超市Whole Foods,讓店員做決策,每家分店的定價、促銷方案、乃至商品陳列方式,都由各分店員工自己決定,員工和主管的薪資透明化,并且嚴格控制倍差等。以生產革命性創新布料知名的Gore企業,則打破了公司層級,用團隊與社群取而代之,這個公司沒有經理、副總裁之類的職務,只有“領導者”(leader)這個稱號,團隊成員可以依據貢獻來決定領導者的誕生,也能集體投票決定終結某人的封號。員工每周有半天的“涉獵時間”,自由從事自己想做的任何創新實驗。
哈默爾認為現在多數的管理思維與方法(管理1.0),相對于這幾家所代表的“管理2.0”來說,管理太多,自由太少;階級太多,社群太少;敦促太多,理想太少。他列舉“管理2.0”企業的三項特征:首先,創造一個有理想的社群,強調員工自由與責任并重,組織內充滿信任、公平與理想;第二,打造創新的民主機制,建立網狀交互型組織而非階層組織,去掉垂直權力距離;沒有派工,只有承諾;鼓勵自由實驗。第三,“管理2.0”的企業以進化性優勢為目標,營運模式以及產品都不斷優化推出。
不可否認是,哈默爾也承認,“管理2.0”的創新實現的難度是相當大的,首先在學術上就還沒進入一個主流的探討狀態。在過去70年來,美國有超過數十萬篇重要文獻中出現了“科技創新”與“技術創新”名詞,但探討“管理創新”、“組織創新”的文章卻不到300篇。他也認為,從企業角度而言,管理思維發生改變也是難度極大。20年來福特才明白豐田在全球的成功是因為重視和激發了普通員工的能力以及責任心。
對一線工作人員作用的輕視,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曾憤憤不平地說“為什么我要找一雙手的時候,總有一個腦袋就跟著來了呢?”對于這種艱難的改變,哈默爾感慨:“太不可思議了”。相對于現在很多企業的管理方式,“管理2.0” 完全是另一套顛覆性的思維與實務。所以思維的改變是管理創新的前提,而這也將是很多企業未來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當然,好的管理永遠是適合公司特點的管理。哈默爾并沒有提供“照著做”的范例,而是提供一個思考工具和方向。基于中國的文化特性,“管理2.0”在中國似乎還頗為遙遠,但是受互聯網文化影響成長起來的“80后”已陸續步入職場,我們已經把“桀驁不馴”、“狂妄”的帽子扣在了他們頭上,“管理2.0”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