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中國汶川,一場里氏8.0級的強烈大地震突然襲來,瞬間奪去了眾多鮮活的生命。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激發了13億炎黃子孫的同胞之情,也牽動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博愛之心。
危難時刻,中國黨和政府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迅速做出反應。胡錦濤總書記第一時間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搶救受災群眾:溫家寶總理立即率領有關部門領導趕赴災區第一線,指揮搶險抗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迅速召開會議,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化悲痛為力量,全力投入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災浩大戰役。“中國政府的救災行動很有效率,超乎我的想象,”在災區前線采訪的法國電視二臺記者特里斯坦·勒布拉說,“在這里,我看到政府和民眾團結在一起。”
危難時刻,10萬解放軍、武警官兵再次出現在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國家有關部門、各省區緊急派出專家,調撥救災、安置物資馳援災區;有關民間團體緊急向國內外發出募捐倡議;全國各地、社會各界、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人們關注著震區傳來的每一點信息,關切著震區人民的生命安危。為表達對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這一刻,我們心連著心,我們血濃于水,我們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巨大的凝聚力和頑強的生命力。而這一切,令整個世界感到震撼和感動。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時評中所說的一樣:“中國人在面臨災難時所顯現的民族精神感動整個世界。”德國《明星》周刊也說:“(中國)因為這次牽動人心的救災,因為這次救災中表現的人道主義光芒、勇敢與毅力而贏得了世界的尊敬。”
我們不能忘記,從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中國災情牽動世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外國領導人在震后第一時間向中國發出慰問,秘魯政府為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難者而設立“全國哀悼日”,美國總統布什、英國首相布朗、越南總理阮晉勇等親赴中國使館悼念遇難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更是親赴地震災區表達關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以各種不同方式向中方表示慰問,并對中國共產黨、政府和廣大人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決心、堅強、自信和巨大的凝聚力、行動力,表示感動和贊揚。
我們不能忘記,隨即展開的救災行動,得到國際社會的有力支援,國際人道主義超越國界得到升華。一批批緊急救援物資和捐款送往同一個目的地——中國四川!俄羅斯運輸機、西班牙波音747專機、巴基斯坦軍用飛機、以色列運輸機承載著挽救生命,救助災區的迫切愿望,緊急起降于雙流國際機場;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等多國救援人員分別在受災最嚴重的青川、什邡和綿竹現場開展救援,與死神賽跑;俄羅斯、日本、意大利、德國的醫療隊先后到達災區,搭建流動醫院和野戰醫院,托起生命的希望。這場新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國際聯合大救援,必將載入史冊,成為中國人民永存心底的記憶。
汶川大地震帶走了數以萬計的同胞,給這個世界留下太多的痛苦與感動,也留下一個悲傷中奮起的民族。中國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日益提升的綜合實力,中國務實透明抗震救災折射出的開放與自信,讓中國贏得世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