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訪問,從東岸走到西岸,從大都會走到小城市,見識了富足繁華,也遇到不少無家可歸者在破毯子爛棉衣的包裹下,瑟瑟蜷坐,看了讓人萬分不忍。
這種景觀,是美國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美國無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用美國2005年劃定的貧困標準(單身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兩口之家低,于1.283萬美元三口之家低于l.609萬美元;四口之家低于1,935萬美元;五口之家低于2.261萬美元)來衡量,窮人仍不算少,達3500萬人;其中300萬人無家可歸。
提到美國窮人,我們通常稱他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樣的表述其實是不準確的。美國人自己所說的窮人,主要以收入為標準,收入低就是窮人。而收入和實際的生活質量,二者未必是正相關,我們卻簡單地把收入水準和生活質量劃了等號。
我在美國遇到幾個朋友,都是十多年前從大陸移民美國的高級知識分子,個人年收入都在10萬美元以上,開奔馳車、住獨立別墅,屬于典型的中產階級。但他們仍然對美國很多牢騷。一個女學者就抱怨說,她每個月能拿到的實際工資,只有名義工資的四分之三,還有四分之一被政府的稅收拿走了。拿去干什么了呢?主要拿去救濟窮人了。他們認為美國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窮人的天堂。富人的好日子不用講;窮人雖然收入少,但收入一旦低于貧困線,社會保障就會應有盡有,他們就可以躺在國家身上過日子,生活質量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美國對窮人以及其他弱勢群體的照顧,確實比較周到。我在美國見到的殘疾人和老人,大多騎電瓶助動車獨來獨往,活力十足。這是因為在交通上的幾乎所有細節,對殘疾人和老人的人性關懷已經十分完備,正常情況下只身一人足以應付局面。例如所有路口、所有建筑物的出口和人口,都有無障礙通道,公共汽車如果不裝置可與路面無縫連接的活動踏板、電梯如果不裝置盲人專用按鈕,一律不得出廠。諸如此類的人性化措施,為殘疾人和老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使他們最大限度地享有行動自由,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常人狀態。
為不具備相應生存能力的弱者打造相應的生存通道,使他們能夠最大限度地融入主流社會,享受正常人的正常生活,美國對老弱病殘是如此,對人口數量更為龐大的窮人更是如此。
先說住房。華盛頓唐人街(又稱中國城)有座灰紅兩色建筑,叫“華樂大廈”,紐約黃金地段也有此類建筑,叫“孔子大樓”,都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住戶九成以上是華人。廉租房的照顧對象當然不限于華人。聯邦政府規定,只要符合低收入的條件,即兩人之家年收入不超過4.535萬元;三人之家不超過5.105萬元;四人之家不超過5.67萬元五人之家不超過6.125萬元,均可申請廉租房。申請一旦獲準,則不僅房租低于市價,而且只需繳納不超過家庭收入30%的租金,差額部分可憑住房券向政府兌取現金。
除了對窮人租房頗多關照,如果窮人購房將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種購房優惠。比如可申請抵押信貸證書,10年內享受個人所得稅的抵免;甚至可以讓政府交頭款——2003年,布什總統簽署了補助無房戶買房的法案。根據該法案,凡有能力支付月供款、但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頭款的美國家庭,均可申請低收入家庭特別資助,政府將為他們交納頭款和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的有關費用。這顯然是一個需要燒錢的事業。據統計,過去35年中,聯邦政府主要用于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的支出高達1萬億美元,此項費用今后無疑還要節節攀升。
窮人住房補貼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跟美國的公共醫療開支相比,不過小巫而已。在美國,只要你年滿65歲,就可以持有一張“老人證明”;如果你沒有職業和足夠的財產,還可以持有一張“窮人證明”。持有“老人證明”者,醫療費用可報銷80%左右;持有“窮人證明”者,醫療費用可全部報銷。1997年,美國又設立了一個兒童保健計劃,專門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假若上述三項福利都無緣享有,別急,美國窮人還可以申請其他地方性的免費保險計劃。所以,美國的老弱病殘窮根本不需要為看病發愁,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還有辦法救,無論采用什么醫療手段,醫院都會全力搶救,然后幫他們找錢報銷。
美國國防費用之高久已為世人詬病,但國防費用其實不是美國最大宗的公共開支。2003年,美國國民醫療總費用達1.679萬億美元,其中,直接的公共投入就占到46%,共計772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為醫療保障提供的稅收減免。該年度美國國防費用則不過4152億美元,遠低于公共醫療費用。公共醫療雖然耗資甚巨,但美國并無一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富人和中產階級很難從中受益,主要是照顧老弱病殘窮。
針對老弱病殘窮的國內食品援助計劃,規模也很浩大。它包括15個子項目,即食品券計劃、婦女和嬰幼兒營養專項補充計劃、農貿市場營養計劃、全國學校午餐和早餐計劃、暑假食品服務計劃、兒童和成人看護中心食品計劃、食用商品補充計劃、特別牛奶計劃、波多黎各及太平洋諸島食品援助計劃、印地安保留區食品分配計劃、營養服務激勵計劃、營養援助計劃、無家可歸兒童營養計劃,以及緊急食品援助計劃、營養教育和培訓計劃。這些計劃總的宗旨,是保證窮人、兒童、母親、老人獲得所需的營養和食品。在布什政府提出的2006年財政預算中,僅食品券計劃的預算即高達500億美元。
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其他福利項目,譬如“殘障福利金”,再譬如中小學教育補助、高等教育補助、養老補助、失業補助等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覆蓋了窮人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美國的窮人,往往只是收入意義上的窮人,而不是生活質量意義上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