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為中國一個省,類似于車臣之于俄羅斯,如果車臣要搞核武器,那普京會是什么反應。中國大陸肯定不會允許臺灣走到這一步的。如果臺灣出格地玩手段,大陸必須單獨而果斷地采取措施解決。什么精確打擊,甚至直接解放臺灣都有可能。
臺灣現在的核風波是受了朝鮮的啟發
臺灣能不能搞出核武器?如果下工夫的話,它應該完全有這個能力,這個工程對它不是件難事,原來的底子擺在那里。盡管1988年張憲義投美后,美國迫使臺灣拆除核反應堆設施,并停止核武研究工作,但臺灣仍藏有核武計劃所需的完整藍圖及數據,核電廠的6座反應堆也繼續出產含豐富鈾的燃料棒,所儲存核原料可供制造10個以上的原子彈。
臺灣的技術層面沒有太多障礙,但政治上,它不得不承擔與美國撕破臉皮的風險。2000年,韓國在實驗室里“偶然”提煉出0.2克濃縮鈾,美國就很生氣。因為韓國是由美國提供核保護的,它卻想謀求發展獨立的核力量。
當年印巴各自弄了核武器后,形成了一股全球化的核浪潮,一些發展中國家及那些周邊有核大國的國家都在密謀走這條路。從成本上來說,追求核武器就是追求低成本的國防開支。像印巴,由于經濟發展不了,常規軍力虛耗極大的情況下鋌而走險發展核武器。當然還有朝鮮。從中長期來說,核武器就成了它們最好的選擇。有了核武,其他的常規武器我就可以悠著點了,不用買這么多美式裝備,也不用養這么多兵了。
在冷戰之后,由于蘇聯的核保護傘都被拿掉了,許多中小國家突然感到處于不安全之中,像朝鮮就只好自己搞核武。如果它以常規軍力去抗衡美國,那只能永遠處于一個落后狀態,而且國力遲早會被拖垮。它不如一勞永逸地搞核武,還可以騰出時間搞經濟發展,甚至改革開放。朝鮮放出了核武器后,幾個大國反而像哄小孩一樣圍著朝鮮團團轉,六方會談一開始,朝鮮就成了贏家,它不僅達到了“走上國際舞臺”的目的,而且很可能得到美國的安全承諾。
現在臺灣也是這個狀況,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臺灣從1994年之后,軍費開支處于下降的水平,雖然它嚷嚷要搞這個演習,那個演習。因為臺灣經濟已經不景氣了,軍費的拖累也非常大。
其實臺灣早就想模仿朝鮮:早在20世紀末朝鮮向日本海域試射導彈時,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就頗受啟發,當局曾經出言恫嚇:臺灣考慮向香港、上海發射導彈,國防部長唐飛也聲稱臺灣正在針對大陸研發反制武器,而有關人士則表示,唐飛所說的反制武器包括了臺灣正在研發的原子彈。中山科學院在當時也確實進行過原子彈的電腦模擬試爆。
現在朝鮮經驗的成功更是讓臺灣當局如獲至寶:既然陳水扁因“入聯公投”而與美國撕破了臉皮,打進國際社會的效績并無寸進,就不如大耍流氓手段,迫使美、日、俄等主要國家和中國大陸正視其核戰略實力,并圍繞著它進行談判,使臺灣當局能躍上國際舞臺,與美、日、俄等國及中國大陸進行“平等談判”,亦即是擁有國際法人資格甚至是與世界主要國家平起平坐。也就是說,通過使用核訛詐手段,是最小的成本,爭取到平時是“不可能任務”的最大收獲。
臺灣叫囂核武的幾重目的
1964年10月中國大陸成功進行了核試驗之后,蔣介石就萌發了造核武器的決心,他一方面力促美國摧毀大陸的核設施,但另一方面,他又對美國口頭承諾的“保護臺灣”并不放心。他擔心,萬一哪天美國不管臺灣了,臺灣也得有個殺手锏。于是,蔣介石暗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起了自主開發。
20世紀70年代,正值中美的政治蜜月期,而且那時候中國大陸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臺灣越來越感到不安。蔣經國他必須得有個自己可以玩轉的牌,所以他背著美國加速了核武器的研發。
當然美國不允許臺灣擁有這玩意,因為美國一旦放縱了臺灣,那中國肯定得與美國翻臉,而且東亞的安全局勢會陷入一種不可控狀態。美國不光是不允許它搞核武器,實際上,連運載核武器的遠程導彈也不許搞。
美國雖然不允許臺灣越雷池,但美國卻樂觀臺灣牽制大陸的這股力量?,F在臺灣經濟連年下滑,GDP已經被廣東超過了,這就給臺灣一個念想,他們考慮以核武來要挾大陸,你如果不與我簽和平協議,我就發展核武器。
還有一點,陳水扁政府也想利用“核反應”來解決島內的政治反對派,以及國民黨反對政府搞的軍購案。明確地說,就是陳水扁要壓制國民黨,你不讓我軍購,那我就搞核武,反正大陸天天威脅我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要么就是軍購,要么就是核武器,隨你選。對于國民黨來說,那只能選擇高額軍購。
所以臺灣的核武風波有一個政治多頭的意思。經濟困境是長遠的,政治炒作是短期的,這個核炒作更多的是給島內反對黨派看的,同時間接地做給美國看,試探美國的反應。最后,臺灣當局也想利用核問題產生一定輻射作用,給大陸一點臉色:我們經濟撐不下去了,你不放棄武力解放臺灣,我就有可能發展核武器。
假如臺灣真搞核武,那是自取滅亡
臺灣作為中國一個省,類似于車臣之于俄羅斯,如果車臣要搞核武器,那普京會是什么反應。中國大陸肯定不會允許臺灣走到這一步的。如果它真要這樣搞,或者已經決定了要蠻干,大陸肯定會采取更嚴厲的措施。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2007年10月在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陸堅決反對臺灣當局以任何形式發展核武器或核武器能力。
現在朝鮮“核杠桿”經驗的成功,也許會讓臺灣當局產生某種沖動的啟示:如果陳水扁因“入聯公投”與美國表面上“撕破”了臉皮,而面對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和反對“臺獨”的民意不容置疑的現實,又很可能讓美國某些鷹派政治家鼓舞臺灣當局采取“紙面上的核訛詐”(如“核公投”),以加速臺灣問題的國際化和復雜化,最終達到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戰略目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大陸一方面要堅持《反分裂國家法》的權威性不可有任何動搖的態度,另一方面也要堅決防止任何使臺灣問題國際化的苗頭出現。如果守住了這兩條底線,就會大大壓縮臺灣當局核訛詐的空間。
如果臺灣當局真的弄起了核武,這就是一個越過“紅線”的惡劣事情,中國大陸必須單獨而果斷地采取措施解決,什么精確打擊,甚至直接解放臺灣都有可能。這里面的復雜程度我不好估測??傊箨憰氡M一切辦法決不允許臺灣擁有核武器。
(作者:軍事問題專家,中央電視臺國際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