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非洲對印度來說仍是“外交上未開墾的處女地”?,F在的景象則完全不同了。僅2007年第一季度,印非的貿易額就增長了40%,數百家印度公司蜂擁去非洲開展業務。
印度基本上是一個貧油國,天然氣儲量也非常少。因國內石油資源有限,印度所需石油75%依靠進口。在此背景下,非洲走進了印度的視野。
2004年印度發起援非倡議,融資5億美元資助印度公司在非洲開展援助。這一舉措改善了印度在非洲的形象。《印度斯坦時報》認為,盡管與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相比,印度的差距還如東非大裂谷那么巨大,但印度仍然考慮使自己成為非洲除中國外的另一個選擇,做好今后與中國在非洲進行競爭的準備。
印度出手遠沒有中國闊綽

非洲大陸的石油儲量約占全球儲量的10%,其中安哥拉、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尼日利亞和蘇丹這6個國家又占了非洲石油儲量的95%。另外,非洲還占全球天然氣產量的7%。2005年以來,印度在拉美、亞洲、歐洲等地區大力勘探石油的同時,也加快了進軍非洲石油開發領域的步伐。
在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尼日利亞,印度國有的石油天然氣公司近年同尼日利亞有關方面簽訂了協議,從而獲得該國兩個深水油區25年的開發權。這兩個深水油區的日產量預計在65萬桶左右。作為回報,印度公司將投資60億美元,用于尼日利亞的電力、鐵路、煉油、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印度原先就與尼日利亞達成每天進口原油4萬桶的長期合同。
在中部非洲國家加蓬,印度馬爾維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于2005年11月同加蓬政府簽署了石油開發合同,獲準勘探和開發夏克蒂油田。這個油田位于加蓬中部的沼澤地區,占地3761平方公里。
在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印度在石油勘探和開發領域的投資超過15億美元。據美國能源情報局的報告,截至目前,蘇丹石油的開采量僅為10億桶左右。因此,印度將蘇丹的石油開采作為投資的重點領域。
北非的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為450億至50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1.29萬億立方米。印度在該國獲得了油田的開采權,并通過排他性收購將法國莫雷爾-普羅姆石油公司的非洲資產收入囊中。此外,印度還在安哥拉等非洲國家擁有石油勘探和開發項目。
2007年年末,第一屆印非石油會議在印度的新德里開幕。10個非洲國家的石油部長以及另外16個非洲國家的代表團參加了這次會議。印度在過去也曾舉辦過以非洲為目標的商務會議,但舉辦能源合作會議還是頭一回。
雖然非洲的石油儲量不及海灣地區,可是在非洲幾內亞灣發現的石油在質量上更勝一籌。這表現在油體粘稠且含硫量低,因此提煉過程比中東原油更簡便、成本更低。而且,大部分非洲油田都在近海油田,這一來減少了運輸成本,二來降低了受動亂影響的威脅。
印度直到現在終于發現了非洲的價值,而此時,中國已經慢慢地確立了在非洲大陸的強大影響力。2006年的中非論壇加強了中國與這片古老大陸的聯系,目前中國每年從非洲進口石油3700萬噸,約占總進口量的30%,而印度每年從非洲進口1800萬噸。現在印度若要收復非洲這塊失地、獲得更多的資源,就必須面對來自中國的強有力競爭。
在新德里舉行的石油會議上,印度表示將會向非洲提供低息貸款、發展援助基金、武器軍火和政治支持等來發展同非洲的伙伴關系。
中國在非洲涉足的基建工程很多,包括公路、鐵路、港口、醫院、體育館和石化工廠等,而且也向多個非洲國家提供了數目巨大的低息貸款。在2007年6月舉行的非洲開發銀行上海會議上,中國承諾在3年內向非洲提供200億美元的援助基金用于基建和發展貿易,而且到2009年還將把援助基金的數目增加一倍。中國已經注銷了非洲15億美元的欠債,在會議上又表示將注銷另一筆同樣數目的欠債。
相比之下,印度的援助金額顯得有點杯水車薪。而出手闊綽的援款是左右能源項目歸屬的最大因素。印度曾經表示向安哥拉提供2億美元的援款,以購買殼牌公司在當地某油田50%的股權,但中國在最后時刻承諾向安政府提供23億美元的援助基金,成功奪得了該油田的一半股權。
技高一籌,派軍艦護衛石油動脈
2007年下半年,印度海軍組成戰艦編隊,訪問了非洲西部的5個國家。另外,印度還加緊在非洲東部沿海地區一些運輸要道進行巡邏和偵察。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海軍如此“勞師”遠航非洲西部沿海,當然不是“休閑游”。2007年5月18日,兩名印度石油企業員工突然在尼日利亞遭到綁架。為此,印度政府考慮派海軍戰艦去該地區保護石油利益。
非洲東部沿海地區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其中,東南海域是連接印度洋與大西洋的要道,過往戰艦和民船大多經過該水域。非洲東北部扼守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航線的東部進出口,可以監視非洲另外一個產油國蘇丹的石油開采運輸,并可監控世界最大石油產地海灣的石油外運。目前,美國、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國許多石油來自海灣和非洲地區。海灣和非洲地區石油已成為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大“血液”。

除了不斷擴大在非洲西部的影響,印度海軍還正設法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非洲東部海域的監視和偵察。據報道,2007年7月初,印度海軍開始在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北部租用地啟用電子監聽站。這是印度海軍第一次在非洲地區設立監聽站,可以截聽周圍大范圍內的通訊內容,監視一些國家軍用和民用力量在非洲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印度洋地區的活動,如一些國家大型油輪通過南部好望角和東南部莫桑比克海峽的情況、美國等國戰艦和戰機的活動等。
報道還說,印度海軍正在馬達加斯加東部的毛里求斯展開“公關”,試圖在不久的將來在此建立另外一座監聽站。
另外,印度海軍還在印度洋部署了一支由8架圖-142海上巡邏機組成的海上空中遠程巡邏部隊,經常遠赴非洲東部沿海空域活動。圖-142可連續飛行16小時,航程超過1.2萬公里,能直接飛到非洲東部和南部海域上空偵察,是印度三軍飛得最遠的戰機。該型機載彈量達20噸,如同一架遠程轟炸機,足以向目標展示威懾實力。
據印度一位官員透露,印度海軍已經通過戰艦部署在非洲沿海地區確立了地位,隨時可以監視此處海盜和恐怖分子的活動。其中,印度2006年與非洲東南部的莫桑比克簽署協議,將在其廣闊的沿海附近水域進行定期巡邏,共同打擊海盜等非法活動。此外,印度海軍已在海灣地區的阿曼獲得戰艦停泊權,戰艦可經常訪問海灣地區,并對非洲東北部索馬里沿海地區的海盜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