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為救亡圖存而進行的一場規模最大的抗爭,也是近代以來民族意識的一次最徹底的動員。在這場堅忍慘烈的反侵略戰爭中,無數男女老少為民族的生存和尊嚴赴湯蹈火,其身雖歿,其志長存,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磐石砥柱。這其中,鄭蘋如以柔肩擔大義,舍身殉國,其行其名,雖經歷史風雨而終不能滅。
在其身后,先是無良文人張愛玲以小說《色·戒》篡改鄭蘋如的心跡事跡,以個人情欲解構民族大義;而后李安的電影《色·戒》更變本加厲,以赤裸卑污的色情凌辱、強暴抗日烈士的志行和名節。這種公然踐踏我民族情感和倫理的舉動,對于所有良知尚存的中華兒女來說,都不可容忍。

2007年,是偉大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0周年;而草寫此稿的今天,恰值南京大屠殺70年紀念日。當此之際,回想逝去的英烈和千百萬無辜死難同胞,我們倍感和平的珍貴,也更加感念無數先行者為有尊嚴的和平所付出的鮮血和生命。
在此,我們以這篇簡短文字強烈譴責《色·戒》之流玷污中華民族精神的卑劣行徑,同時表達我們對先烈的崇敬之心,對中華民族復興及全球和平的祈愿。
2007年12月13日
簽名:(以下僅為12月13日當日簽名者名單)
張承志(北京)、蘇鐵山(北京)、李一楠(北京)、楊帆(政法大學)、劉承軍(中國社科院)、黃紀蘇(中國社科院)、黃覺(中國社科院)、陶慶梅(中國社科院)、張飛岸(中國社科院)、王靜(中國社科院)、宋曉軍(《艦船知識》)、張宏良(中央民族大學)、劉振(中央編譯局)、俞飛龍(《中國財富》)、祝東力(文藝研究院)、王飛(獨立學者)、林國榮(海南大學)、郭松民(北京自由撰稿人)、范景剛(烏有之鄉書社)、王小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曹征路(深圳大學文學院)、河清(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楚荷(湘潭市作協副主席)、王小強(中信泰富研究部)、李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志尚(北京大學哲學系)、高粱(國務院發展中心)、夏晴(賓州中心)、王忠山(原內蒙古煤炭廳)、鄭現莉(《中國財富》)、周保平(自由文字工作者)、高海明(中石油青海油田)、樊濤(昆明)、嚴元章(中國工人網)、李首倫(遼寧營口)、聶建中(長江大學)、歐陽靜(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學)、張寶印(北京)、韓德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左大培(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左鵬(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王瑞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文學院)、鄒文利(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陳立紅(“血鑄中華”“民族魂”網站)、賀雪峰(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岳德常(鄭州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歐艷國(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李鵬(山西長治自由職業者)、武彩霞(河南省滎陽市退休干部)、楊華(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張大川(鄭州解放軍工程學院)、黨愛民(廣州晉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石建希(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工會)、趙磊(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家》編輯部)、楊曉青(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翟東青(廣東昌盛飛機設計有限公司)、仲大軍(北京大學經濟觀察研究中心)、鞏獻田(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建平(中國傳媒大學)、林治波(《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