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春天到處是一派和暖的景象,連同蔬菜、河鮮似乎也“春意蕩漾”起來,出落得肥嫩鮮美。常言道:“美味在民間,好菜在農家。”三月里那原始、質樸的農家菜煥發出別的季節無法比擬的獨特味道。
誰說上海農家菜只能“養”在市郊的“深閨”里?只要原料的“血統純正”,照樣可以在鋼筋水泥的都市里取一份悠閑自得,來一回寵辱皆忘。
淮海中路1720號的“南鷹小廚”就是這樣一家從青浦“移植”過來的農家小館,做的是地道的青浦農家菜。取名“南鷹”是因為此地與南京軍區空軍后勤部“南鷹飯店”僅一步之遙,而且老板顧女士的名字中有一“雁”字,誰說不是一種緣分呢!
如果不踏進這家店,你很難把它和“農家”聯系起來,店面的裝潢和店內白色的走廊扶手都有點歐洲風格。等你坐定后,看著墻上掛著的書畫和桌子上用玻璃壓著的白色繡花臺布,心中會有一絲驚喜和溫馨:小時候家里就是這樣布置的呀!
香辣螺螄
前些年風靡上海灘的香辣蟹開了上海人吃辣的先河,一陣秋風掃落葉之后,香辣小龍蝦、香辣牛蛙等又席卷而來。顧老板將這股香辣之風與淀山湖的青殼螺螄結合起來,成了一道招牌菜——香辣螺螄。
炒螺螄一直是上海人鐘情的小菜。江南民間有句俗語:“清明螺,頂只鵝。”螺螄經過一個冬季的滋養,在清明前是長得最肥碩的時候,吮出來的螺頭肉極其飽滿,有韌勁,外加一股鮮湯噴射而出,下飯最佳。
還記得過去上海還有排檔的時候,人行道上花壇邊,支起一兩張小桌,幾條長凳。攤主架著個爐子,現點現炒現賣螺螄。五角錢炒上一盤,再叫上幾瓶啤酒,三五知己便能天南地北聊到深夜。因而,對上海老百姓而言,一只小小螺螄,構成了寒素生活的溫暖背景。
香辣螺螄價廉味美,吮吸之下,先有一股香辣鮮美的湯汁滲透舌間,繼而螺肉蜿蜒而出。晚飯時若有螺螄吮吮,便可吃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美食家沈嘉祿將上海人吃螺螄的秉賦與性格聯系起來:“上海人若要整治一下瞧不起上海男人的北方漢子,就請他吃炒螺螄,面對小小螺螄,最愛啃雞腿的北方漢子手忙腳亂,就是吃不到殼里的那一小團肉,氣得他兩眼通紅。”
鐵板馬橋香干
閔行著名的馬橋香干因特有的鹽鹵香而“游走”于上海各大餐館,大廚們常將它與排骨搭配起來。在“南鷹小廚”,你可以吃到別具一格的鐵板馬橋香干。
滾燙的鐵板“滋滋”作響,隨之而來的是一陣似剛從泥土里撥出來的青蒜香。“好香啊!”“當然嘍,這可是本地青蒜,有機食品哦!”顧老板介紹說。馬橋香干在鹵料中煨好后再放入燒熱的鐵板中,難怪這樣香濃,讓人欲罷不能!
周莊咸菜肥牛
顧老板自創的一道招牌菜,為什么要加上產地作為定語,嘗過以后就覺得果然不同尋常。周莊咸菜和肥牛都算不上稀罕之物,但卻被調出“姿色”來。周莊咸菜是多味的,除了咸里帶鮮之外,還有點甜,很嫩;咸菜的多味滲透到肥牛的每一絲纖維,肥而不膩之外還很鮮嫩。
醬爆豬肝
對老饕們來說,世上最殘忍的事莫過于美味與健康不可兼得,就像本幫菜中的醬爆豬肝,豬肝的嫩滑卻因為那害人的“瘦肉精”而無福消受。喜愛美食的顧老板為了讓這道經典菜“回歸”餐桌,特選用經嚴格檢驗的“五豐上食”牌豬肝,食客們盡可放心享用。
鄉村魚頭湯
選用淀山湖花鰱魚頭,原料新鮮而沒有泥土氣,大廚用菌菇和小魚吊湯,難怪成為點擊率相當高的一道菜。如果兩三人小聚,可以點半個魚頭,美味又實惠。
野生鱖魚湯
從淀山湖活水中捕撈的真正野生鱖魚,加入的少許青椒使得原本就鮮美的濃湯帶有一種獨特的清香。由于野生食材數量有限,較難捕到,所以這里的野生鱖魚、野生甲魚和野生黃鱔都要提前一天預定。
顧老板不僅注重對菜肴原料的選購,還盡力地營造店內的文化藝術氛圍。店內會不定期的為劉小晴、丁申陽、戴小京等上海名書法家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如果你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就能碰上。
南鷹小廚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720號(吳興路口)
訂餐電話:64742979
人均:40元左右
停車:南鷹飯店地下停車庫,就餐可免費停車2小時
優惠活動:消費滿100元,送香辣螺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