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樂活”這個詞匯時有耳聞,正在媒體和坊間逐漸流行起來。它是英文短語“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5個單詞的首字母“LOHAS”的諧音,可直譯成“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要做到“樂活”,人們就必須在日常的生活和消費時,考慮到自己和旁人的健康,擁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心。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在一起“快樂”地“生活”。
全球氣候變暖正在破壞生態環境,導致氣候惡化起來;極惡劣的氣候又“反戈一擊”,摧殘已經出現斷裂的生態鏈,進一步加快生態環境走向崩潰的步伐。結果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嚴重挑戰,給農業和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大家都來“樂活”,就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了。
要“樂活”,不但要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而且要有具體的環保行動。努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生活細節上身體力行,就能積少成多,成就大事。據科技部《公民節能減排手冊》公布的統計數字,每節約1度電,就相當于省下了0.4千克標準煤和4升凈水,與此同時減少了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和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每個家庭每月省下10度電,全國每年可節約用電450億度,等于三峽水電站半年滿負荷的發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4500萬噸。電視機、洗衣機、微波爐、空調等家用電器在待機狀態下仍然在耗電,加在一起等于讓一只30至50瓦的燈泡一直亮著。倘若全國有3.9億戶家庭在用電后拔下插頭,每年可節電約20.3億度,減排二氧化碳197萬噸。節約1斤糧食可節能約0.1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國有11.65億人平均每人每年減少這些糧食浪費,共節能約21.6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54.8萬噸。使用紙張時堅持雙面打印、復印,既能減少費用,又可以節能減排,倘若全國有10%的打印部門能這樣做,每年便可減少耗紙約5.1萬噸(相當于節約A4紙100億張),能節能6.4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4萬噸。生產1噸再生紙比用原木為原料生產的紙少耗能40%,使用1張再生紙可節能約1.8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7克。如果將全國2%的紙張使用換成再生紙,那么每年就可節能約45.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116.4萬噸。每月少開一天汽車,每輛車每年可節油44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倘若全國的私家車車主能夠做到,那么總共可以節油5.54億升,減排二氧化碳122萬噸。生產1只塑料袋耗能0.04克標準煤,排放二氧化碳0.1克。如果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的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節能約1.2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萬噸。
只要我們想到“樂活”,就會在日常的具體行動中處處留心。例如,一盞燈設置一個開關,養成人走燈滅的好習慣;合理使用照明燈具,首選功率小且照明亮度高的節能型燈具;盡量選購能調節照明亮度的燈具,可根據所需燈光的亮度對其進行隨意調節,以達到節電的目的。電腦和電視機等不使用時關閉電源,不讓其處于待機狀態。關好水龍頭,用水時不大手大腳;盡可能循環利用,浴缸里洗完澡的水可以洗衣服和擦地板;洗澡盡量改用淋浴,節水型的蓮蓬頭沖流出的是很細的水流。不裹著被子吹空調;打開空調后,將恒溫器調定在26℃左右較為適宜;盡可能用定時器,起床前大約1小時把空調關掉。盡量少用汽車,騎一騎自行車。少乘坐電梯,不妨步行上樓。少用一次性用品,紙張盡可能正反兩面都用起來。盡量選擇有機食品,遠離不健康的食物。減少制造垃圾,實行垃圾分類和回收……如果每一個人都“從我做起,從細節做起,從現在做起”,長期堅持,養成習慣,那就在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奉獻一份力量,為節約型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推廣“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擯棄不合理的消費模式,是一種時尚,是一種世界和世紀的時尚。當環保成了人人自覺參與的行動時,“樂活”也就滲透到了我們的文化和文明之中?!皹坊睢笔且环N回歸,一種崇尚科學、提倡節約的回歸。那種無節制耗竭地球物質的文明是殘缺的文明,它會毀掉我們的自然家園,也會荒蕪掉我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