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窮折騰
1992年秋天,以5分之差高考落榜的曲海峰,回到了遼寧北部山區老家曲家店。大學夢的破滅,并沒有改變他對理想的追求,他決心帶領鄉親闖出—條致富路來。第二年春天,他動員本村40家農戶,集資30000元資金,承包了200畝荒山。不料瓜果苗剛吐青,一場蟲災突然襲來,不懂技術的曲海峰將農藥配濃了,結果滿山的苗子一夜之間全蔫了。
不甘心失敗的曲海峰,又領頭承包了80畝魚塘。為了籌措資金修堤壩、買魚苗,他走村串戶動員、號召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連愛酒如命的張二爺,也被他說動了心,拿出了買酒喝的200元錢。萬萬沒想到,魚苗瘋長一段時間后,卻在幾天之內全翻了肚皮。鄉親們望著白鱗閃閃的魚塘哭成一片,卻沒有人責怪曲海峰一聲。
兩次折騰失敗,驚醒了曲海峰,他意識到,要致富,靠僅有的高中文化遠遠不夠,必須掌握專業知識,而且十分緊迫。于是,1995年4月,曲海峰瞞著父親把家里6只羊偷出去賣了,在鎮上辦起“致富書社”。他的如意算盤是:靠出租科技書養活自己,同時也利用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他很想在書中再找一個致富的項目從頭干。可是折騰到年底,致富門路沒找著,連自己家買種子的錢也賠進去了。
曲海峰永遠記得,那個年三十的下午,他關了書社、扛著鋪蓋回村時,被牽牛飲水的父親攔住。父親聽了他的情況后,氣得跳起來,當著鄉親的面給了他兩個耳光,吼罵道:“你一再折騰,害得大家跟著受苦,家里連年夜飯都沒法做,你還有臉回家過年?老子沒養你這個敗家子,你滾!”
大年三十的晚上,曲海峰通宵未眠,在苦澀的感覺中熬到黎明。在決定“滾”之時,他用毛筆寫下:“我對不起鄉親,對不起父母,我要遠走高飛,混出個人樣來,再回村報答大家?!彼麑⒆约旱氖难話煸诖孱^的老槐樹上,趁著天還沒亮,悄悄地離開了家鄉。
來到鐵嶺時,他口袋里只剩5元錢。節日里的城市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曲海峰卻到處找不到事做,在站前廣場走了—個又一個來回。后來,他跑到—個建筑工地,用畢業證當身份證,憑著自己出色的口才,說動了對方,被留在工地當臨時保安,暫時解決了吃住問題。春節過后,老板來工地檢查,看到曲海峰用邊角余料制作的樓房模型,連說漂亮,問曲海峰是怎么想出來的。曲海峰說:“我這人就愛折騰,愛胡思亂想?!?/p>
老板看他一米八二的個頭,又英俊又壯實,當即留下了他。
受傷、實驗——苦折騰
曲海峰在這家建筑工地安身后,—想起自己掛在老槐樹上的承諾,就恨不得天上掉下個絕招,一夜之間成為大款,回村報答鄉親和父母。可眼前的現實是,每天扛水泥、搬磚頭、運沙子,累得夠嗆、苦得夠嗆,雙腿酸痛得睡覺上不了床,掙的錢卻少得可憐。
這天晚上,曲海峰做了—個夢,夢見沉重的沙子、磚頭、水泥板全都變成了鵝毛般輕便,不用人扛也不用車運,大伙輕輕一吹,就壘起了一棟漂亮的樓房。第二天砌墻時,曲海峰因為神思恍惚,一不小心從三樓掉了下來,落在磚堆上,結果肋骨跌裂了兩根,全身多處受傷。
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月,老板只順道去看了他一次。見他一副狼狽的樣子,不僅沒有一句安慰話,還挖苦說:“你—個高中生,屁都不懂!整天胡思亂想,搞什么設計,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說完扔給他2000元錢,讓他出院后另覓出路。曲海峰這時才明白,老板當初留下他,是看中了他身強力壯,能扛水泥搬磚頭,那個漂亮的模型,狗屁!
出院后,走投無路的曲海峰,又到鐵嶺建筑公司找到—份差事,依然是扛水泥、搬磚頭。那個老板的話刺激了他也點醒了他,他不敢再亂想了,決心掙點錢重新去讀書。心里有了目標,工作腳踏實地,曲海峰很快贏得了公司老總的信任。短短兩年間,他由苦力干到技術員。1998年7月,就在公司準備提拔他當項目經理時,他果斷地辭了職,去沈陽建工學院做了自費插班生。
進了大學校門,曲海峰的視野一下開闊了。在實驗室,他驚喜地發現,幻想中的“鵝毛上天”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用輕型混合原料制成的墻體材料,比現在的水泥板要輕20倍。為了求證,他利用假期到省建筑研究所,在專家的指導下,將數千個數據輸入電腦,進行系統論證。20多個晝夜,他沒有離開實驗室一步,吃了整整3箱方便面。論證的結果令他興奮不已:所有框架式結構的建筑,采用輕型墻體材料,完全能經受大自然的考驗。
教授看了他的論證資料后,激動地說:“這是四兩撥千斤的發明,理論上沒有疑問,市場前途也十分可觀。但是化學成分和力學結構比較復雜,必須在實驗中再檢驗。”
曲海峰明白,所謂檢驗,就是在建筑工程中去試“火色”。他回到鐵嶺找建筑公司的老總,說服他接受實驗方案。經過半年檢驗,“輕型墻體材料”實驗成功,很快獲得了國家專利。大學的最后半年里,曲海峰智慧的閘門打開了,一連研究出“超豪華夢幻貼面裝飾板”、“仿紅木雕花家具及仿真大理石”等多項發明,有的還榮獲省級科研成果獎。
2001年6月,曲海峰大學剛畢業,就被沈陽某建筑設計院盯上了。劉所長親自上門,請他去搞專業設計,開出月薪6000元、—套住房及出國度假等優惠條件。曲海峰說:“待遇是非常好,可是我這個人生來就不安分,不追求鐵飯碗,總想自己搞出點名堂,不搗鼓不折騰心里就憋得慌?!?/p>
劉所長見說不動他,第二天又委托曲海峰大學的同窗楊林來做工作。楊林勸曲海峰說:“搞科研搞試驗,要冒許多風險,有的弄得傾家蕩產、遍體鱗傷,到頭來一事無成。再說你年紀也不小了,該和相愛多年的女朋友結婚成家了。人家設計院有誠意,你要是實在不想去,把發明的專利賣給他們,你將得到一大筆錢,這也不錯啊?!鼻7暹@才向同學攤了牌,說出自己離家時的承諾:“我—想到過去窮折騰給鄉親造成的損失,就痛苦不已,現在自己有了發明項目,我要回去幫我的窮鄉親們!”
明白了曲海峰的心,楊林敬佩地點點頭,不再說什么了。
衣錦還鄉——富折騰
2002年3月,曲海峰在沈陽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東方新技術開發公司。任總經理的曲海峰在省內各城市建立分公司,招聘策劃營銷人才,全方位地把發明投入生產、投入經營。
公司發展到2003年12月,曲海峰的發明專利在自己的“實驗田”獲得大豐收,不但還清了全部貸款,資產也達數百萬。這期間,他還作為東北地區“青年發明家”、“青年先進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青年科技工作者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2004年春節,那個挨了父親耳光的紀念日,曲海峰回了一趟老家。返回公司后,他就又折騰開了:從個人賬戶上劃出300萬,另借100萬,回老家買廠房,創辦新產品試驗園。
他聘請的副總老陳,聽說試驗園的項目是曲總親自考察、簽約的,連問都沒問—下就帶著300萬資金,陪著曲海峰去了遼北山區。等到曲海峰簽約的建筑材料廠一看,老陳頓時傻眼了:環境惡劣、地域偏僻,水管破了不通水,變壓器壞了沒有電。更要命的是,他們還沒有進辦公室,就被該廠數十名下崗工人圍住,大叫著要工資。老陳當時就失去了信心,對曲海峰說:“到哪里辦試驗園不比這里好?投資幾百萬,招來麻煩事一大堆,叫人頭痛,不如趁早走人吧!”
曲海峰不急不惱,開導老陳說:“這地方再破,也是我的家鄉,我選擇在這兒辦廠,明擺著是想幫鄉親一把。我們明確分工,嚴格管理,怎么就不成呢?”
老陳理解曲海峰的鄉情,什么也不說了,晝夜跑設備搞安裝,按計劃調試專利項目。同年8月15日,一個年產二十萬平方米的輕型墻體材料生產線安裝完畢。正式投產那天,省科委、地市領導和省、市電視臺新聞記者都到了,聲勢浩大。廠子一下子招收了200多曲家店的鄉親,曲海峰給工人的待遇特好,連看門的張二爺—個月都拿上千元。
全面負責的老陳,被曲海峰的鄉情逼“瘋”了,他天天向滿天飛的曲海峰打電話叫苦:“員工素質低,產品質量上不去。”曲海峰總是—句老話:“想辦法就有辦法?!?/p>
堅持了一年零—個月,老陳的辦法越來越少了,他頭都想破了也沒有好辦法了,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賣出去的收不回錢來,幾百萬元呆賬死賬使得廠子再也無法運轉。曲海峰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親自回廠“救火”。救了3個月,到2005年年底,工廠依然沒有起色,300萬元的投資就如竹籃打水,全部泡湯。
廠子關閉的那天,數百名鄉親圍著曲海峰,—個個淚汪汪的,張二爺哭著說:“海峰,是我們害了你??!”曲海峰笑道:“虧了再來,怕什么?!”
老脾氣,新思路——還要折騰
工廠的倒閉,使富有的曲海峰一下子又成了窮光蛋,然而他愛折騰的秉性依舊,銳氣不減。
2006年2月,曲海峰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沈陽規劃建設沈北經濟新區的大好機遇,果斷地撤了一些不贏利的分公司,集中優勢兵力,不斷把公司新產品推向市場。經過一年多的精心運作,他又神奇般地東山再起。有了資本的曲海峰,心里掛念的還是曲家店的父老鄉親。
今年7月,他聽說村里5個孩子考上了大學,因為家里窮,把牛都賣了湊學費。他難過得一夜睡不著,第二天就給他們各寄去3000元。錢寄出的第六天,又聽說遠房的六叔患了類風濕,為治病連家里的房子都賣了,他連忙給鐵嶺辦事處的弟弟打電話,要他立即給六叔送去5000元錢。不幾天,他又從沈陽給六叔直接匯去了10000元……曲海峰如此慷慨,不免有人眼紅:曲海峰虧了幾百萬,還有這么多錢!于是,鄉親家的“困難”突然接踵而至,曲海峰一下子接到一大堆叫窮電話和來信。
這么多真真假假的窮坑,天大的本事也填不平??!曲海峰放下手頭的工作,望著窗外琢磨—個問題:對鄉親們到底該怎樣做,才能幫忙幫到點子上?投資辦廠虧了400萬,寄錢幫人引來—堆麻煩,看來光有一副好心腸是遠遠不夠的。后來,曲海峰找來幾位副總和一些有創意的部下討論,漸漸地,他思路清晰起來:無論是給鄉親們開高工資還是直接寄錢,都是“送魚”之舉,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必須“送網”!對,就從助學開始。曲海峰不再給那5家孩子送錢,而是各送一臺拖拉機,讓他們自己掙錢供孩子上學。
2007年9月底,曲海峰押運拖拉機回曲家店,又悄悄地考察起“漁網”之事。誰知,他在街頭剛露面,就碰到了自己的叔叔,硬拽著他去家里吃飯。親情濃濃,多喝了幾杯酒的曲海峰忍不住又說出了心里話:“將來就業難,咱們村的孩子不能沒有出路,我打算在家鄉建一個農業科技園。”
叔叔嬸嬸聽得驚呆了,紛紛勸他:“孩子,咱不能再傻了,你為鄉親把自己折騰慘了!”曲海峰笑著解釋說:“我這次投資不是一時沖動,是從長遠考慮的,也不是一意孤行,是和高參們共同商量的?!?/p>
2007年10月中旬,曲海峰又帶著300萬元資金回鄉,在102國道附近買下了一大塊土地。月底,在辦好征地手續的第二天,曲海峰就趕回了沈陽。他向筆者說了自己這次辦科技園的周密方案:一是在種植項目選擇上,全是科技含量高的品種;二是在員工素質上,不再是曲家店的人都可以進場,必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才有資格;三是在經營管理上,不再考慮親情友情,而是聘用專業人才。
在談到這些年折騰來折騰去的感受時,曲海峰說道:“我這個人,一向把成功和失敗看得很淡。在我看來,天底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失敗,要說有,也只是某些時候內心深處的那份失望、那份痛心。在人生這條漫長、布滿荊棘的道路上,又有誰不曾跌倒,有誰能不失足?你其實并沒有失敗,因為你還有‘本錢’,那就是生命!你的生命沒有結束,就不可能永遠失敗。我在折騰過程中,每一次失敗都代表了一次成功。在失敗中領悟,在失敗中發現新的自我,這比成功更重要。只有學會了永不言敗,才能永遠不敗……”
曲海峰最后說:“這次回鄉,父親與我一起吃飯時,問我恨不恨他當初打的兩耳光。我說要不是您老人家的兩耳光,我哪能搞出那么多名堂,哪有我的今天?。「赣H聽了哈哈大笑,說兒子傻不傻,只有老子知道!”
看來,曲海峰這條酷愛折騰的漢子,還要為了家鄉的父老鄉親不停地折騰下去。
(責編/王茜)
E-mail:cissy8683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