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5日晚,位于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云海酒吧里發生一起毆打致傷事件。一個是高學歷的白領,一個是小有名氣的富商。
案件偵破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犯罪嫌疑人竟然和受害人是昔日同窗。以前的好友為什么會反目成仇?
不公平?大學生生活平庸,高中生卻當老板
在北京崇文區的匯文中學念高中時,全劍波、黎麗和萬曉海三人關系好得跟一個人似的。不過,三人關系雖好,情況卻不盡相同:全劍波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從小就在贊揚聲中成長的他性格有些高傲;成績平平的黎麗一直視全劍波為偶像,凡事都得征求全劍波的意見,因為在她眼里,能和如此出類拔萃的人做好朋友,是值得驕傲的事情;而萬曉海學習成績很差,是班里出了名的“草包”,但他為人幽默、講義氣,全劍波和黎麗覺得和他在一起做朋友很愉快。
1999年7月高考后,全劍波以635分的成績被浙江師范大學外語學院錄取。而平時成績本就一般的黎麗只被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了。萬曉海則什么大學都沒考上,開始了打工生涯。
然而,幾年之后,三人竟會再次相遇,他們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3年夏天,懷揣著大學畢業證和一大堆榮譽證書,全劍波回北京發展。9月16日,全劍波憑著過硬的英語水平在北京奧峰翻譯服務有限公司,找到一份從事外語刊物翻譯的工作,月薪2000元,包三金和醫保。穩定的工作狀態、高層次的工作性質以及優雅安靜的工作環境都符合全劍波一直以來對理想工作的要求。
2004年12月,全劍波的高中同學在QQ上建了一個群,一部分同學被邀請加入了班級群里。看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各自的情況,全劍波也說了自己的工作和現狀。幾個同學立即發來贊嘆的聲音:“不愧是我們班的大才子,文化高就是不一樣,賺錢多工作又輕松。”全劍波的心里泛起一絲得意。
2005年元旦,一個令全劍波雀躍的名字閃現網上——黎麗。黎麗說自己現在是南寧市華宇物流有限公司的正式員工。同學們都忍不住贊嘆道:“華宇物流可是個大公司,現在工資少說也有三千多了吧?”黎麗謙虛地回答:“現在每個月只有兩千五,不過下個月科室就要提拔我當組長了,工資就會漲到三千多!”
全劍波的心情頓時低落了下來,跟黎麗打招呼的話語久久沒有發出去。他覺得,當初那個成績一般的小丫頭如今竟比自己混得好,自己和她打招呼的時候豈不是顏面盡失?此時,一個叫王康的同學卻說:“黎麗,你還記得你高中的好友全劍波嗎?他現在在一家刊物做翻譯工作,月薪2000多。你現在厲害了,連他都超過了!”全劍波看著電腦屏幕發呆。
隨后的幾天,全劍波一直關心著群里的動態。誰知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
1月26日晚上,全劍波剛隱身上了QQ,就看見自己昔日的“草包”兄弟萬曉海剛剛加入群里,說:“同志們!我萬曉海又回來了!”隨即,一個叫孫黎的同學忙說:“告訴大家,我現在在萬總手底下打工。現在萬總在北京開公司,總資產500多萬!”頓時,群里就像炸開了鍋一樣。
全劍波一把關掉了電腦,重重地倒在床上。沒想到短短幾年,他們竟然個個比自己混得好。現在自己如何在同窗好友面前抬起頭來?
自尊心一再受挫,心理越發失衡
一個星期后,全劍波的手機響了起來,是黎麗的聲音:“劍波,終于找到你了!我和萬曉海也聯系上了,我們都在北京,明天我們見個面吧!”
2005年2月18日,三人在一家西餐廳見了面。萬曉海贊嘆地說:“黎麗,你從清純美女變為時尚女郎了!”黎麗邊笑邊說:“哪里哪里,看你這一身名牌,渾身透著成熟男人的魅力。”全劍波看看自己身上普通的休閑服,不禁暗自后悔沒有好好“打扮”一下!
席間,三人分別講述了自己的經歷。為了挽回一點面子,全劍波撒慌說自己剛被提升為公司主管,月薪5000元。
黎麗說自己上了職校后,除了認真學習專業課程外,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識,并考取了相關的從業資格證。經過不斷的努力,終于擁有了現在的工作。黎麗說:“爸媽都沒想到我會有今天!”
“其實當初我的情況更糟糕!一個高中生,什么也不會,我不得不逼著自己去拼命!”萬曉海也感嘆道。
萬曉海高中畢業后,在餐廳做過服務員,在工地上賣過苦力。一年后,他找到了一份汽車銷售的工作。漸漸地,經過努力下,他的銷售業績開始節節升高,收入也直線上升,一年后月收入過萬元。2004年初,萬曉海利用攢下的二十余萬元開辦了一家汽車配件公司。萬曉海的生意做得很順利,到目前為止,他的“海威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資產達500萬,公司有20多名員工。
聽完了萬曉海和黎麗的經歷,全劍波終于明白了差距,原來自己輸在“壓力”上。這次聚會給全劍波的打擊很大,自己是不是應該跳槽,去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05年5月27日是全劍波的生日,三人約好下班后一起慶祝。下午4點多,黎麗約萬曉海一起去全劍波公司接他下班,好給他一個驚喜。萬曉海一口答應下來。不一會兒,萬曉海就提了個大蛋糕過來,和黎麗一起去了全劍波的公司。
黎麗問前臺小姐:“麻煩找一下你們公司的主管全劍波,我們是他的朋友。”前臺小姐一臉驚愕地說:“不好意思,全劍波是我們這的普通員工。”此時,全劍波正好從辦公室里出來,看到黎麗和萬曉海出現在面前,全劍波驚出一身冷汗!黎麗看出了氣氛的尷尬,忙跑過去說著生日祝福的話語。
好不容易熬到吃完晚餐,全劍波頓時感到天旋地轉。他怎么也沒想到黎麗和萬曉海會跑到自己的公司去,自己的謊言被揭穿了!自己不僅在好友面前抬不起頭來,更無法面對公司的人。
第2天,全劍波懷著忐忑的心情去上班。剛走到辦公室門口,全劍波就聽到里面傳來了議論聲:“怎么會有這樣愛慕虛榮的人,竟然不知廉恥地在外面吹噓自己是主管!”“哈哈,樹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全劍波頭也不回地沖出了公司。
經過這一連串的打擊,全劍波身心俱疲。他辭掉了工作,決定離開北京,重新拼搏。
2005年6月,全劍波來到了深圳。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干出名堂來,找回失去的尊嚴!
瘋狂!失意高材生暴打得志同窗
在深圳闖蕩了兩年,全劍波接連換了好幾份工作,依舊只是一個小白領,月薪沒有超過5000元。在高消費的深圳,除去基本的生活費用,兩年下來他僅存了三萬余元!
在這兩年間,全劍波斷絕了和黎麗、萬曉海的來往。但他一直以隱身的狀態,默默關注著群里的動態。每當看著萬曉海在群里有意無意地“顯擺”,黎麗言語間對萬曉海的欽佩和崇拜,全劍波的心依舊像針扎一樣難受。
2007年8月16日晚上,群里又熱鬧了起來,大家商議著中秋節在北京來一次聚會。萬曉海在群里說:“沒問題,你們選地方,所有費用我來出!”黎麗說:“聽說三里屯的云海酒吧不錯,我們就去那兒吧。”萬曉海說:“沒問題!到時大家盡情玩,不要替我省錢啊。”同學們紛紛感嘆起來,都說萬曉海有本事,人又大方。
一時間,大家將所有的焦點都聚在萬曉海身上,尤其是黎麗字字句句無不透露出對他的欣賞,這深深地灼傷了全劍波的心。想起以前黎麗把自己當偶像似的崇拜,如今,自己的風頭全被昔日的“草包”搶盡。
本來不準備參加聚會的全劍波瞬間改變了主意,他不僅要去,還要風風光光地去!
9月21日,全劍波以母親生病為由向公司請了假。9月22日,全劍波把這幾年攢下來的3萬多元全部拿出來,用于自己的“自尊反擊戰”。他先買了一套近萬元的新款西裝,又花了近2000元買了一雙皮鞋,還特意到深圳廣發二手手表市場花重金買了一塊高仿真勞力士手表。9月23日,全劍波便搭乘飛機來到北京。
2007年9月24日,全劍波來到北京都市運動俱樂部預定了一輛奔馳S600型高級轎車,以3000元的價格租下了一天的使用權,還配了一名司機。第二天的同學聚會,全劍波特意姍姍來遲,當他風度翩翩地從奔馳轎車中走下時,眾人的目光立刻聚集在他身上,大家眾星拱月般地將全劍波圍成一團。
萬曉海吃了一驚,結合上次發生的事情,萬曉海心中有了一絲疑慮,他記下了奔馳車的車牌號,并打電話讓秘書查證一下。沒多久,萬曉海便從秘書那里得知這輛豪華奔馳的主人并不是全劍波。萬曉海從心里開始鄙視他。
不知情的全劍波臉不紅、心不跳地向眾人夸夸其談自己的“創業史”,舉手投足間透著往日的傲氣。黎麗見全劍波的變化如此之大,起先也有些不相信,但是轉念一想,讀書時成績優秀的他有現在的成就也是理所當然的。
出盡風頭的全劍波望著眾人的羨慕神情,尤其黎麗言談之中對自己的崇拜,仿佛又回到高中時候。全劍波有些得意忘形,牛皮越吹越大,言語中有了一些對萬曉海的不屑。這讓萬曉海異常惱火。
最后,全劍波豪氣得想要買單,黎麗說:“今天說好了曉海買單的,你有心請我們,我們知道,下次給你機會。”全劍波一聽,心里一陣發緊,這次來北京自己可是下了血本要奪回面子的,萬一大家把黎麗的話當真,到時就更不好辦了。于是,他說:“還是我來請吧,反正我也不在乎這幾個錢,萬總的錢還是留著自己花吧。”
一向愛面子的萬曉海頓時覺得臉上像被人當眾扇了一耳光,說:“說好我來請客,怎么就變成你了?難道現在當小白領的都像你這樣豪氣嗎?”眾人被萬曉海的一席話弄得摸不著頭腦。全劍波立馬反駁道:“你把話給我說清楚了,不要以為自己發了點財就不可一世。”萬曉海便將奔馳轎車的事情抖落出來。開始,大家都不相信,全劍波也說萬曉海是嫉妒自己。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竟動起手來。撕打中,全劍波的手表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萬曉海見機便戳穿他的手表是冒牌貨。
大家看見滿地的碎片,什么都明白了。黎麗當即說:“原來今天只是你自導自演的一場秀,我太失望了。你根本就比不上萬曉海。”此時此刻,惱羞成怒的全劍波抄起身邊的酒瓶就向萬曉海的頭上砸去……站在萬曉海身邊來不及躲閃的黎麗也被碎玻璃劃傷了胳膊。眾人慌忙撥打120……
幸虧搶救及時,萬曉海才死里逃生。驚魂未定的黎麗怎么也不相信昔日的同學竟然會下如此毒手。2007年9月27日,全劍波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區分局刑偵人員逮捕,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學校和社會是兩個不同的環境,在學校里,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優秀的標準通常都是學習成績,甚至只是考分;而進入社會后,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因素卻除了文憑、專業知識外,還有交際能力、適應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出現高學歷者不如低學歷者事業成功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每個人都應該理智地看待學業和事業的這種反差,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避免本文主人公的悲劇在自己身上發生。
(文中除黎麗外其他人為化名)
(責編/寧克華)
E-mail:nkh2002@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