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物質,人們日常食用的飯菜如果缺少了鹽,就會變得沒滋沒味了。
1 食鹽在體內如何代謝?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和氯被胃腸吸收快,進入血液及細胞間質液;大部分由尿排出,被腎上腺控制,其余由汗液排出。
2 食鹽有什么功用?
鈉和氯有三大功用:調節人體內液體酸堿性:調節水分交換;保持滲透壓的平衡。
3 食鹽缺乏與過多有什么影響?
鹽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東西,人缺了鹽,生理平衡就會紊亂,會產生頭昏、惡心、嘔吐等現象,甚至休克。人體鈉和氯缺乏與代謝的關系是:缺鈉時酸中毒;缺氯時堿中毒。
過多的鹽也不利于生命。食鹽過多易口渴,腎功能不全者易水腫。醫學專家普遍認為,多吃食鹽容易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和癌癥等。
4 鈉和氯的來源及每日需要量如何?
鈉和氯來源于食鹽,一般膳食內不缺。兒童每日需要量為1~2克。鑒于高鹽飲食有許多危害,所以建議,應該使成年人每天吃鹽量從現在的10克以上降低至6克以下,以減少一些疾病的發病率。
5 食鹽有沒有保質期?
氯化鈉是成味的主要來源,其化學性質是很穩定的。食鹽除了含氯化鈉之外,還含有碘。碘鹽比較容易受熱、光和風等的影響,會因此氧化分解而失效。因此,食鹽是有保質期的,它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是買一包,吃一包,吃完再買。
6 食鹽加碘有什么意義?
有些人不理解食鹽加碘的意義,認為吃鹽圖的就是它的咸味,與別的無關。其實,食鹽中加碘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和兒童智力受損。如果孕婦缺碘,生下的小兒智力和身高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醫學上稱為呆小病。為此,我國政府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全國實施全民食用加碘鹽行動。
目前的加碘鹽加入的是碘酸鉀,它性質比較穩定。但是,在烹調過程中,碘鹽遇高溫會揮發。因此,炒菜時盡量在菜將出鍋時下鹽。另外,許多家庭習慣把鹽放在灶臺上,這是很容易引起加碘鹽氧化分解,失效變質的。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不透明的容器(如陶瓷罐)內,而且應遠離灶臺,避免高溫。最好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或吸潮。
7 加鋅、加鈣鹽該不該吃?
隨著加碘食鹽的上市,鋅營養鹽、鈣營養鹽、硒營養鹽等許多保健鹽也陸續上市。這些營養保健鹽都是在傳統碘鹽的基礎上,分別添加人體所需的鋅、鈣、硒等微量元素。所謂微量,就是說,這些元素在人體里的含量很少,但又是必需的。少了它們固然不行,多了也會引起麻煩。因此,哪些人適合食用這些鹽,應該食多久,如何做到補充但又不過量,這些問題目前都還存在許多爭議。
也就是說,除了加碘食鹽外,購買宣稱具有營養保健作用的食鹽,一定要慎重。因為食鹽中添加某些微量元素過多,有可能引起微量元素中毒,而對真正微量元素缺乏的人來說,這些鹽也可能添加量不足,并不能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
8 “鹽”多必失嗎?
食鹽過少,人的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會降低。但食鹽攝入過多,也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疾病。
高鹽飲食,除了可能引起高血壓之外,還可能使胃黏膜受損,使胃潰瘍、胃炎等發病率增加。日本北海道人的胃癌發病率相當高,科學家研究認為,這可能與當地人喜歡吃成魚有關。
還有研究表明,高鹽飲食可使腦中風的發生率增加。除此之外,高鹽可致哮喘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加重;高鹽會使尿鈣排泄增加,繼而發生骨脫鈣,形成骨質疏松。糖尿病患者限糖是肯定的,目前還有研究認為,他們也必須限鹽。因為,高鹽飲食可能是導致血糖增高,加速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發生、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