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又名地精、地髓、陽精等。中藥學以地黃的根和根狀莖入藥,有鮮、千、生、熟之分,剛采收的新鮮者稱“鮮地費’或“鮮地生”,采收后曬干者稱“干,地黃”或“生地”,經過加工蒸制后的稱“熟地黃”或“熟地”,其性味、主治功能也不相同,各有所長。
在民間,人們常用地黃配以各色食物制作食療養生保健的藥膳,常見的有粥類、點心、萊肴等,品種繁多。其中,地黃粥最為人們所稱道。現錄幾款地黃粥以饗讀者。
生地黃粥
原料:新鮮生地黃榨汁50毫升,粳米60克,生姜2片。
制作:粳米淘洗干凈煮粥,粥熟后加入地黃汁和生姜片。再煮沸即成。如無新鮮生地黃,用干地黃60克煎煮取汁50毫升也可。
功效: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熱病后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退,高熱心煩,口干消渴,口鼻出血等癥。此粥是清熱藥膳,服用時忌食蔥白、韭白、蘿卜,且不宜長期服食。
鮮生地二米粥
原料:新鮮生地黃榨汁50毫升,訶子10克,小米50克,粳米50克,鹽少許。
制作:訶子碾為細末備用。小米、粳米合煮為粥,將熟時加入訶子末和鮮地黃汁,再煮片刻,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涼血止崩。適用于婦女血熱崩漏,血色深紅,口干喜飲,頭暈面赤,煩躁不寐。舌紅苔黃,脈滑數等癥。
熟地肉桂粥
原料:熟地黃3-5克,肉桂3~5克,韭菜汁適量,粳米100克,鹽少許。
制作:熟地、肉桂水煎取濃汁備用。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入地黃肉桂汁。再煮沸,沸后加入韭菜汁,再煮片刻,加鹽調味即成。韭菜汁可用30克韭菜切碎代用。
功效:溫陽、補腎、固澀。適用于腎虛,小便量多且渾濁者。
熟地枸菊粥
原料:熟地15~30克,枸杞20~30克,菊花5~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熟地、枸杞水煎取汁備用。菊花入沸水沏泡備用。粳米依常法煮稠粥,粥將熟時加入熟地枸杞汁,繼續煮至粥熟,最后加入菊花水稍煮即成。食用時加入冰糖調味,早晚服食。
功效:明目,滋陰養血。適用于肝陽偏亢,頭痛目眩,心煩口苦,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