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新 資深公共關系顧問
中國的2008,我們的2008

2008年第一期的美國《新聞周刊》刊出專題文章“China
Now”,《新聞周刊》國際部主編扎卡利亞在刊首語中寫道:“對于美國人來說,2008年最重要的是總統選舉;而對于世界而言,2008年最重要的則是中國。當奧運會揭開帷幕的時候,中國將步入國際舞臺中心。”
2008年對于中國來說,是一次崛起發展的重大契機。同樣,2008年對于中國市場上的企業以及所有希冀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來說都將是一個充滿機遇的營銷之年。
在這樣一個新的國際環境、國內環境以及市場營銷環境下,中國企業要如何把握機遇、借勢騰飛?2008年第2/3期的《成功營銷》策劃了“100位營銷人物前瞻2008”封面專題,這是已經延續3年的專題,我們在其中拜讀了100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CEO、行業領軍者、意見領袖們提出的許多卓越見解,他們用親身經歷、過往的經驗教訓提醒或暗示著我們:中國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機會就在眼前,把握住趨勢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作為中國營銷行業的高端媒體,《成功營銷》一向以敏銳的視角捕捉著行業的點滴變化,以前瞻性的眼光為整個行業解剖營銷的新方向、新思想、新浪潮。
任何一種營銷浪潮的到來都有其特定的市場背景。2008年新營銷傳播浪潮的到來,正是基于整個消費市場的急劇變化而產生的:注意力飄移、信息接收多元化、品牌忠誠度下降、快消費、快時尚……在技術與文化不斷進步的驅動下,這個時代的消費者擁有比前人更加挑剔的消費眼光與復雜的消費心理。而新的營銷傳播重任就是探討如何在把握消費趨勢、捕捉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以更加富有說服力的商業信息傳播去贏取消費者。
在新的消費價值社會中,時間已經成為一種貨幣,因為人們在真實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人們每天都被無窮無盡的信息所包圍,今天的廣告不僅僅是和其他廣告相競爭,而是必須與消費者的時間支配欲望進行競爭。讓消費者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最大樂趣,告訴他們為什么要花時間在您的品牌上溝通。
在一個全新的市場環境中,任何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是雙重的,而營銷致勝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準確把握營銷發展趨勢、洞察消費者心理的變遷,從而以最有效的策略去捕捉這種變化背后隱藏的機遇。
當新的營銷革命浪潮席卷而來之時,一切都在發生改變,一切都將發生改變,我們必須重新定義營銷傳播,以新的策略思維去應對這種變化。
變革正在來臨,機遇正在到來。準備好,讓我們一起迎接2008年這滾滾而來的營銷傳播新浪潮,在中國世紀的背景下,使所有的企業品牌都獲得跳躍性的騰飛。
上期封面回顧
中國人每一年最看重的就是春節,西方人每一年最看重的則是圣誕節,而對于《成功營銷》而言,每年的重頭戲就是“100位營銷人物前瞻”系列了,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
這次“100位營銷人物前瞻2008”專題包含了四個部分:營銷機構篇、品牌企業篇、新傳播篇和財訊傳媒篇,可以說涵蓋了營銷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杜孟、李倩玲、袁岳、趙文權、李光斗、祁玉民、王振滔、杜紅、江志強……他們/她們的名字熠熠發光。此外,作為財訊傳媒集團的一員,《成功營銷》也借助這次專題,邀請《財經》、《中國汽車畫報》、《證券市場周刊》、《體育畫報》、《地產》、《PC
Magazine》、《美好家園》、《新旅行》、和訊網等兄弟雜志和網站來了一次集體亮相,既展示了財訊傳媒集團的實力,也相信他們的觀點能給媒體界的同仁以啟發。
2008年,中國的市場真的是天堂嗎?2008年,中國營銷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2008年,廣告是要向奧運致敬嗎?2008年,企業如何開拓自我的品牌?……翻開2008年第2/3期《成功營銷》雜志,這些問題都躍然紙上,如果你想知道答案甚至于了解更多,那就請看《成功營銷》吧。
營銷機構領袖語錄
Andrew Meaden:傳立媒體中國區CEO
在美國和歐洲市場,媒介內容作為廣告的一種新形式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所以,媒介公司也要具備策劃內容的能力。如今做得比較好的數字化傳播,通常是整合傳播活動,有類似軟性的內容,讓用戶能夠同廣告主直接交流,提供互動的體驗。
李倩玲:群邑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
今年有北京奧運會,包括奧運贊助商在內的商家,在廣告方面的投入會較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冬天很快就會來臨,那就是2009年。一旦2009年的廣告投放量緊縮下來,又有多少媒介能夠承受這個被縮減、緊縮之后的廣告預算?
麥柏林:靈銳媒體大中國區總裁
媒體行業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傳統的模式下付費已經下降到能夠承受的最小值,客戶要求越來越多而付費卻越來越少,因此媒介代理公司的成本也就水漲船高。在數字化時代,媒介代理公司將以全新的形態重新整合出現。
任劍瓊:宣亞國際傳播集團首席執行官
整合營銷在中國,由傳統模式時代進化到網絡營銷時代后,傳統推廣方式的傳媒產業鏈與互聯網傳播的產業鏈結合,對傳播產業簡單的雙軌制進行再整合,這種提升將呈現由“內容整合、傳播渠道整合”到“行業整合與全傳播產業鏈運營”的商業模式的轉變。
鄭以萍:陽獅中國首席執行官
新媒體的應用會因為奧運而更加蓬勃。如果企業能夠利用新媒體來進行傳播,那么品牌會因其科技性而更受到矚目。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廣告市場也展現出一片蓬勃場景,但這種蓬勃不是創意的蓬勃,很多品牌只是在渠道方面和銷售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或者是在媒體上多花錢。
趙梅:CTR市場研究媒介智訊總經理
2007年,新媒體繼續保持爆發之勢,互聯網廣告花費實現48%增長,總量達116億元人民幣,僅次于戶外媒體排第4位,商務樓宇LCD則以
76億元人民幣的廣告花費總量位居第5位。互聯網和商務樓宇LCD則分別從全媒體市場中占據了4%和2%的份額。
劉希平:萬博宣偉國際公關顧問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現在國內客戶一般都是按最后呈現的結果來付費,而不會為公關公司的創意付費。報道的字數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是否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或者改變消費者對該品牌的態度,刺激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多大篇幅的報道都是沒有用的。
王宏鵬:奧美世紀執行副總經理
簡單的媒介購買難免勢單力薄,品牌、媒介、創意技術等結合打出“無敵組合拳”,才能釋放1+1>2的整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