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1日“光棍節”這一天,《新周刊》的一則報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黃金周離婚潮、80后“閃婚+閃離”的態度折射出日益嚴重的婚姻危機現象。圍城男女,如果沒有相應的定力、適度的控制力,有的會被網絡情感所迷惑,有的會陷入婚外情的沼澤……這些都使家庭搖搖欲墜。當婚姻出現危機,女性該怎樣面對和解決?南昌市青云譜區民政局婚姻家庭指導工作室主任胡妍華通過大量調解成功的案例,為你提供“排雷”經驗——
“和婆家人,好好相處,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胡妍華明白,作為一名婚姻家庭指導師,自己與一般的心理咨詢師不同,不僅要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還要掌握婚姻法規、婚姻與家庭學、婚姻文化、親子教育等知識。在調解工作中,她要教會雙方平和心態,化解危機,從而改善夫妻關系。
2007年8月15日上午,一對年輕的夫妻走進了婚姻家庭指導室。丈夫叫董得林,妻子叫洪枚禾。他們結婚已經7年了,有一個3歲的女兒。結婚后他們與丈夫的母親一同生活,洪枚禾發現婚后家中幾乎很少有自己的空間。每隔一段時間,丈夫家里就會來人。去年暑假,董得林二叔的孩子到南昌上補習班。洪枚禾幫孩子到補習班交錢時,才知道二叔只給孩子帶了30元錢,洪枚禾只好付了200元錢補課費。洪枚禾向丈夫抱怨時,董得林卻勸她不要這么小氣。洪枚禾覺得一個人孤立無援,沒人理解她,感到心灰意冷,慢慢便有了離婚的念頭。
2007年6月,董得林的弟媳帶著孩子到他們家居住。有一次,因為洪枚禾上衛生間沒有沖洗干凈,董得林的弟媳便小聲嘟囔了一句。感到委屈的洪枚禾立刻憤怒地爆發了,和她爭執起來。晚上,董得林責怪妻子對弟媳太沒有禮貌。洪枚禾則認為丈夫總是偏袒其家人,對自己不公平。以前考慮到孩子,她只是嘴上說說離婚也就算了,但如果長期都這樣,自己在家里就真的呆不下去了。
胡妍華了解情況后發現,他們夫妻之間仍然存有深厚的感情。只是洪枚禾無法正確處理好和婆家人的關系才會產生離婚的念頭。8月16日下午,在工作人員劉錕的安排下,胡妍華和洪枚禾坐在了一起,胡妍華問:“關于離婚的想法你和父母溝通過嗎?離婚后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事項都商量好了嗎?”洪枚禾搖搖頭:“沒有。”
“看來,你還沒有對離婚做好準備。離婚協議是離婚的必要程序之一,要不你先回去準備好?這期間,你也冷靜一下,和父母、丈夫溝通后再做決定。你看呢?”
緊接著,胡妍華找到董得林,問:“你知道妻子想離婚的原因嗎?”董得林說:“知道。其實我們吵架主要是因為我媽和我家人。我夾在中間也難啊!我哪個都不好偏袒。”
“你和愛人之間的爭吵主要是因為你的家人,你現在是否想離婚?”“我不想離婚,主要是她吵著要離婚,我也沒有辦法。”
“哦,我知道了。你是丈夫,你的角色最為重要。一方面,你要考慮到家人的心理,但也不能忽視妻子的感受。你回去好好和家人商量一下,以后家里盡可能少來親戚。其實,你妻子是想過一個平淡且不要太多打擾的生活。你要體諒你妻子的想法。”
經過胡妍華的努力,洪枚禾也漸漸明白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有些不妥。如今,她也嘗到了和婆家人融洽相處的溫馨,和丈夫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了。
胡妍華支招:在各種家庭關系中,女性與婆家之間的關系大概最不容易相處。女性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念頭,應該自信你們會相赴融洽。我們不妨嘗試兩種協調好與婆家人關系的方法:一種是,妻子把丈夫的娘家當成由己的娘家,把丈夫的親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丈夫也是一樣。另一種是,相互尊重對方對自己家人的價值認定,體驗對方的親情,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
“為了家人,丈夫應該改變惡習!”
作為一名孩子的母親,胡妍華更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很多時候,胡妍華會讓家長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去勸慰當事人,以使不良情緒得到緩沖。不少夫妻冷靜以后,會重新檢討自己的行為,找到問題的癥結,再采用得當的方式處理婚姻危機。
劉伊人和宮石結婚8年,生有一男一女,女孩6歲,男孩5歲。宮石在大家眼里,是個不錯的男人,但有一點令妻子不滿,就是他嗜好抽煙喝酒。結婚幾年來,劉伊人用盡了各種方法勸他都沒有用。直到她2006年6月因此離家出走了一次,宮石才改了一點。可沒有想到,2007年上半年,宮石又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并且經常凌晨一兩點才回來。看到丈夫染上了惡習,劉伊人便將兩個人的工資卡放在自己身上以免丈夫出去賭博,而這令官石感到不滿,夫妻感情逐漸惡化,劉伊人一氣之下便提出離婚。但宮石說什么也不同意,還說如果妻子離婚,他就丟下孩子不管。
2007年9月8日,無奈之下的劉伊人來到家庭指導工作室求助。胡妍華熱情地詢問了情況后,知道他們因宮石不良嗜好影響而產生了矛盾。當胡妍華的同事魏芳芳聯系到宮石后,他竟然拒絕調解。后來,經過胡妍華的解釋,宮石才勉強答應見面。當天下午,宮石來到家庭指導工作室,胡妍華問:“宮石,你是否意識到妻子這樣說是為了你好?”宮石干脆地回答:“嗯。”
“那為什么還要和她爭吵呢?”“因為她總說‘讓我死在外面算了’等難聽的話。”
“你的感受我能理解,但你有沒有想過她這樣做是為了幫助你戒除賭癮?這點你能理解她嗎?”“嗯,我也知道。”
“那好,你想過如果離婚,孩子會受什么樣的影響嗎?還有,你現在人到中年,想過離婚后的困境嗎?”“當然對孩子影響不好了……離婚后的事情我還沒有想過……”
“現在你們夫妻矛盾的根源是你賭錢,希望你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挽救婚姻。我向你介紹一種方法,你不必強迫自己一時半會就能戒除賭癮,而要循序漸進,通過慢慢減少賭博的次數來達到目的。你要讓妻子看到你在努力,好嗎?”
第二天上午,胡妍華再次約劉伊人見面,告訴她:“和你丈夫的交流,我感覺出他對家庭、孩子還是很關心的。他也十分清楚離婚對孩子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這同樣是你不想看到的是嗎?如果你們共同努力,也許能將婚姻的危機緩和甚至消除。”
經過胡妍華的調解,雙方愿意溝通。10月6日,劉伊人高興地打電話告訴胡妍華:“他改變很多了!等他完全戒賭后,我想請你們來我家坐一坐!”
胡妍華支招:不少夫妻離婚原因中,丈夫的惡習屢教不改占了大多數。欲使丈夫改掉不良習氣,女性要先對丈夫進行一番心理分析,然后對癥下藥。對染有不良習氣的丈夫進行幫助,心意要誠,態度要時,注意分階段采取措施。重要的是,作為丈夫的男人更應該主動戒除惡習,舒緩家庭關系。
“人到中年,更不能忽視和氣溝通。”
每次調解成功一對夫妻,胡妍華總是要長長地舒一口氣。對于每一位前來尋求幫助的當事人,她總是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讓當事人在矛盾的負面情緒中冷靜下來。胡妍華總是循循善誘,引導當事人用理智去衡量婚姻狀況,及時掃除雷區。
2007年10月8日,國慶節剛過,一位叫段明的男子來到了家庭指導工作室。他和妻子鄒玲玲結婚快14年了,13歲的兒子正在讀初二。7月13日,鄒玲玲看見丈夫和一個女人上網聊天,并且持續了半個月。8月3日,鄒玲玲又看見丈夫和一個女人在外面散步。鄒玲玲斷定她就是和丈夫上網聊天的那個女人。當天晚上,她哭著說丈夫一定有外遇,吵著要離婚。段明辯解自己和那個女人沒有關系,結果兩人僵持不下。后來,鄒玲玲每次追同時,段明依然不做過多的解釋。10月4日晚上,一場爭執之后,鄒玲玲憤怒地提出要離婚。
胡妍華仔細詢問了情況后,對段明說想先和他妻子見面。約到了鄒玲玲后,胡妍華問:“有證據證明你丈夫有出軌行為嗎?”鄒玲玲沉默了一分鐘才低著頭說:“沒有……”
“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我也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不去想這件事。”
“是你提出離婚的嗎?你真的想和丈夫離婚嗎?”“是我提出來的。其實我并不愿意。你幫我問問他,他是不是真的想和我離婚?”
經過和鄒玲玲兩個小時的談話后,胡妍華接著和段明單獨見了面。段明朝她大吐苦水:“說實話,我根本就沒有做對不起她的事!”
“那我想知道,你的愛人為什么會認為你有外遇呢?”“那個女人其實是我一位高中同學,她前不久比較煩,所以我們交流得比較多。”
“那你有沒有和妻子解釋呢?”“也沒有詳細說……夫妻這么多年了,我以為她會了解我。我怕越描越黑。沒有想到會鬧出這種后果來!”
“嗯。我想知道,如果你愛人改變主意,你是否愿意向她解釋清楚?”段明用力地點點頭。
11月15日晚上,胡妍華接到了鄒玲玲發來的短信:“雨過天晴!感謝你!”
胡妍華支招:不少夫妻一旦有了孩子,便有盲目的婚姻安全感。于是,他們之間少了溝通、愛撫,忽視了對方的需要和愿望。久而久之,夫妻關系遙漸由沉默、不滿、猜疑、埋怨,到爭吵、反抗、離家出走,甚至法庭相見。其實夫妻溝通的技巧,關鍵在于調節你的情緒,不要帶著火氣和抱怨,這才是創造婚姻和諧關系的秘密所在。
經過胡妍華和同事劉錕、魏芳芳的努力,她們幫助了幾十對前來求助的夫妻度過了婚姻危機。11月16日,在胡妍華的辦公室里,她告訴記者:“通過我們調解的案例發現,還有幾種情況容易引起婚姻危機。婚外戀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很可能致使婚姻失敗。夫妻之間的差異也是造成婚姻不和諧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就是夫妻如果長期分居,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和怨恨心理,恐怕愛情也會被距離謀殺。希望女性朋友能夠有藝術地處理婚姻中的危機問題,過上舒心、樂活的日子。”(為保護當事人隱私,除胡妍華、劉錕、魏芳芳外,其余均為化名,部分細節作了技術性處理)
采訪手記:新《婚姻登記條例》于2003年10月1日頒布實施,其同舊《條例》相比,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如在進行離婚登記時,婚姻機關對離婚者不再負責有調解的義務和職責,而是只要確定當事人證件材料齊全并表示自愿離婚,婚姻登記機關就應當場辦理。雖然,這樣簡化了離婚的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時也表現為離婚情感疏導、調解這種“人性化”服務的缺失。而婚姻家庭指導工作室的成立,彌補了這一種缺失。這也給我們婦聯工作帶來了有益的借鑒作用。
編輯 李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