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紅:吉林森工改革有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
文/本刊記者 蔡亞林
近日,吉林森林工業集團發布了吉林森工改制一年來的成效及下一步發展計劃。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表示,吉林森工集團的改革探索出了國有森工企業集團改革的新路子,對我們的重點國有林區森工企業改革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
吉林是我國的林業大省,吉林森工集團是我國四大國有森工集團之一。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所有制結構單一,森林資源過度消耗,企業攤子過大,企業負擔沉重,經營運行質量不高,經濟出現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吉林森工集團從2005年到2006年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深層次、實質性的改革, 通過改革,吉林森工集團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破解了長期困擾森工的“企業辦社會”的難題,解決了冗員過多的問題,激發了員工生產創業的熱情,提高了創利能力,增加了員工的收入,增強了森林培育保護意識。
印紅說,東北國有林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商品生產基地,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進程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吉林森工集團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中國吉林森工集團能以此為契機,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加速推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深化機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加強科學管理,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林業三大產品的生產能力,充分發揮林業的三大效益,努力開創集團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作出重大的貢獻。
中國楓樺治理荒漠化專項基金設立
文/本刊記者 蔡亞林
中國綠化基金會楓樺治理荒漠化專項基金于2007年 12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王志寶、中國綠化基金會顧問蔡延松出席了基金捐贈儀式。
據了解,該基金是由加拿大楓樺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倡議成立。加拿大楓樺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將向此專項基金注資總額100萬加元,先期捐資100萬元人民幣,并同時倡議國內外環保組織和企業或個人捐贈,捐款將用于防沙治沙新技術研究、推廣、技術培訓以及沙害治理工程示范基地建設、沙區農牧民教育資助及其相關宣傳活動。專項基金完全遵照中國綠化基金會的相關管理條例管理,并接受捐贈者和社會的監督。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說,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這說明我國防沙治沙的形勢還非常嚴峻,任務仍十分艱巨,治理荒漠化,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責任。相信通過中國綠化基金會楓樺荒漠化治理專項基金的建立,一定能有更多的企業、民間組織以加拿大楓樺綠色環保有限公司為榜樣,積極行動起來,為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據了解,根據中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的戰略部署,楓樺綠色環保公司計劃2008年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將治理荒漠與發展生態產業結合起來,做中國荒漠化綜合治理科技示范龍頭企業,未來6年,即到2013年完成100萬畝綜合治理科技示范項目治沙任務,2007年9月23日,該公司已在新疆林果業博覽會上與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簽約40萬畝。
2007中國國際林博會舉辦
文/本刊記者 蔡亞林
奇珍異果、毛竹衍生品、樹枝、樹根生產的高品質地板林木產品、林副特產品、花卉及服飾、儀器……于2007年12月20日一齊亮相于2007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上。
據了解,林博會以圍繞“建設現代林業,促進產業發展,為全社會奉獻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為主題,進行林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的展示與交流。本屆林博會集中展示涵蓋我國林木種苗、花卉、森林食品、人造板、林業機械、林業高新技術、森林旅游等各個領域的林業產業。
本次林博會展區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吸引了十多家國際組織和國外林業企業參展。參展的單位除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東北、內蒙古四大森工集團,中林、福馬集團外,同時還有新生活家、大亞等20多家國內大型企業,10多家國際組織和國外林業企業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