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宜興環科園微生物技術處理有機垃圾項目的調查
編者按:太湖藍藻暴發,無錫飲用水危機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在太湖總氮總磷污染源中,工業污染的比重趨于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比重趨于增加。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源頭,而其中餐廚垃圾就占了一半多。因此,根治太湖污染,就要從源頭上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包括餐廚垃圾,而生物治污技術正是這方面安全綠色的方法之一。推廣生物治污有三個關鍵:一是選擇適用的先進技術,二是設計有效的商業運作模式,三是政府配套政策支持。這份報告在對宜興環科園國豪公司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通過政府配套政策支持,積極推行TMC模式,促進餐廚垃圾和其他有機垃圾生物處理技術加快推廣應用。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餐廚垃圾,指的是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單位供餐活動中產生的食品殘余和加工廢料。我國餐廚垃圾數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趨勢。一般的大城市每天產生生活垃圾3000噸以上,其中餐廚垃圾約占50%。如何高效快捷地處置餐廚垃圾,一直是政府和社會普遍關切的問題。近年來,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帶著如何推廣這項新技術的問題,我們對宜興環保科技園國豪生物環保有限公司進行了專題調研??偟母械?,利用微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方向正確,技術成熟,可操作性強,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和較大的市場前景,但也存在近期內使用成本高、推廣難度大等問題,迫切需要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扶持。
一、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明顯的優勢
利用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是近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新型垃圾處理技術。日韓等國有相當一部分餐廚垃圾靠微生物技術處理,我國北京、上海、大連、廈門等城市也在逐步推廣應用。
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的核心技術是對菌種的選擇與控制。現在國內同類產品所采用的菌種也是多種多樣。宜興國豪公司生產的宜豪牌餐廚垃圾處理機,引進日本“BIO-TECH21”微生物菌群,采用好氧工作原理,通過加熱、機械攪拌和強制通風等手段,在60℃~80℃的高溫下,經過24~48小時的快速發酵和干燥、脫水、除臭、排毒,有效降解餐廚垃圾中的鹽分、脂肪,將動物蛋白、植物蛋白轉化為菌體蛋白。根據不同的需要,每臺設備日處理能力通常為2.5~500公斤。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鑒定,這種復合菌種對人體、群體、環境無影響,無毒性,遺傳穩定性好,具有理想的市場適用價值。
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與其他處理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露天堆放和堆肥處理投資少、操作簡單,但產生的氣味和污水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填埋處理是大多數城市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不僅占用土地,對環境特別是地下水資源也構成嚴重威脅。焚燒處理可將垃圾減少約90%,但一次性投入大,運行成本高,可回收資源浪費,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焚燒法處理生活垃圾還存在“兩高一低”(含水量高、有機物含量高、熱值低)的問題,這主要是由餐廚垃圾引起的。如果將餐廚垃圾分離出來運用微生物處理,就可以大大節約能耗,提高焚燒效率。
微生物降解技術將餐廚垃圾就地處理,一是處理徹底,安全性好,無臭味異味,無二次污染;二是處理后的垃圾總量減少90%,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三是處理后的殘留物可以制成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普及,我國的城市將成為安全無害的有機肥料大工廠,農業就能大大減少化肥施用量,走上循環經濟的道路。這是一項帶有方向性的重大技術創新。
二、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潛在的效益
微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其自身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可觀的經濟效益。
減量化為城市垃圾瘦身。據統計,北京日產垃圾1.2萬噸,年產400萬噸,其中89.5%填埋,其余以堆肥、焚燒等方式處理,不僅造成可再生資源的極大浪費,也增大了人力、資金和土地的耗費。反觀日本,1989年起東京全面推廣生物降解處理技術,十八年少產生垃圾2000多萬噸,節省各種處理費用100多億美元。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加上飲食文化特點,餐廚垃圾的產生量和占生活垃圾的比重可以說是“世界之最”。大力推廣微生物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有利于城市垃圾的大量減排,為城市生態化作出貢獻。據宜興國豪公司的調查,北京市即使全面配置快速發酵有機垃圾處理機,也僅相當于兩個日處理1500~2000噸焚燒處理廠的投資,可以大大降低政府對生活垃圾處理的成本。
無害化為人類健康造福。餐廚垃圾中的主要成分有糧食、蔬菜、油類、肉骨等,富含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實的“寶貝”。由于處理過程中監管不力、方法不當,一些地方泔水進入私人作坊回收體系,除了喂豬之外,還有部分被少數不法分子用來提煉食用油,流入食品市場。“垃圾豬”和“地溝油”難以杜絕,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威脅。通過微生物技術的有機處理,可以變有害為無害,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環境質量。
資源化為循環經濟增色。循環經濟的本質是生物經濟。德、法、美等國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就體現在廢棄物循環利用上。西方資源再生產業在20世紀末產值已達2500億美元,本世紀初增加到6000億美元。據2002年行業統計數據,美國從事資源再生的企業有5.6萬家,提供110萬個就業崗位,行業規模與美國的汽車業相當。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有機垃圾處理的潛在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并可帶動生物工程、機械制造、有機肥料等多項產業,間接產出至少500~600億元。目前我國廢棄物循環利用尚未形成健康有效的運行體系,特別是餐廚垃圾沒有被有效地再利用。微生物有機處理技術將餐廚垃圾資源化,可以改變垃圾處理由政府包辦的現狀,減輕政府負擔,還能有力地推動環保事業社會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實現“有限資源、無限循環”的目標。
三、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現實的難題
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是一項利國利民、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的大事,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大面積推廣還有一定困難。
一是前期投入大,規模效益難以顯現。從廠家的角度來看,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尤其是前期技術、人力和市場開拓需要大量投入,批量上不去,成本下不來,一臺日處理能力100公斤的設備售價高達20萬元,降價走進千家萬戶尚待時日。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囿于觀念束縛和經濟利益考慮,一方面認為垃圾處理是環衛部門的事情,與己無關;另一方面餐飲企業大都將餐廚垃圾賣泔水賺錢,現在要出資購置設備,還要花錢維持運轉,一時難以接受。
二是使用成本高,市場拓展難度較大。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設備的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北京市環境衛生設計科學研究所對宜興國豪的設備跟蹤檢測結果表明,平均每百公斤餐廚垃圾每天耗電近30度。上海使用同類產品的單位測算,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每噸平均使用成本超過1000元,相對于填埋處理每噸20多元和焚燒處理每噸40多元的成本,代價過高。同時,設備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種要定期更換,每年需要數千元的支出,長期使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此外,垃圾處理產生的有機肥料,市場認知度較低,推銷難度較大,形成規模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是單體規模小,近期難以完全替代傳統方法。以南京市為例,現有的三個填埋場日處理生活垃圾約4000噸,其中一半是餐廚垃圾。如果采用微生物降解法,按照目前最高日處理能力500公斤的設備計算,至少需要4000臺機器滿負荷運轉。加上目前生活垃圾分類尚未到位等因素,運用微生物技術集中處理城市餐廚垃圾還比較困難。
四、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推廣的模式
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技術的推廣應用,涉及服務業、制造業和農業領域,產業鏈條長,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設計一個切合實際的商業運作模式。針對目前微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的困難,綜合國內外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我們建議采用“TMC”模式來推廣這項技術。所謂TMC模式,即Trash Manage Contract(垃圾處理合同管理模式)的縮寫。這是適合我國國情的集高科技、金融、財政、稅收政策為一體的有機垃圾處理平臺。
TMC的基本思路是:選擇優秀的產品供應商和服務商,銀行或基金提供資金,財政提供政策支持如補貼、稅收優惠的激勵,用戶只需投入少量資金或基本不出資金即可獲得生物有機垃圾處理設備,然后以垃圾處理費和財政補貼分期支付設備款和服務費。這樣,就可以加快推廣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的步伐。
五、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應對的舉措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正確的處理方式是“變廢為寶”。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技術的推廣,既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也應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促使其早日為廣大人民群眾造福。
一是加強宣傳,提高市民環保意識。餐廚垃圾處理事關百姓健康和環境保護,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決。應嚴禁使用泔水直接喂豬,嚴禁泔水私拉私運。這就要求城市政府盡快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對餐廚垃圾處理進行規范,同時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從支持環保事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高度,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推廣微生物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打破目前存在的餐廚垃圾處理利益鏈條,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是典型引路,堅持由點到面推廣。微生物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的運行成本雖然偏高,但具有選址容易、基本不占用土地、安全度高、環境污染小等優勢,特別適合餐飲企業和學校、工廠的大型食堂以及居民生活小區使用??稍谑冗x擇有條件的地方先行試點,采取相應鼓勵措施,在具有一定規模的餐飲企業、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高檔住宅小區先行推廣,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努力把餐廚垃圾解決在源頭。
三是嚴格監管,強化垃圾分類管理。垃圾分類是快捷高效處理垃圾的重要前提。日本橫濱市垃圾分類共有518種,城市居民嚴格按照要求處置垃圾。短短幾年間,橫濱市垃圾焚燒比例從80%下降到30%。我國大多數城市垃圾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垃圾分類不到位。南京等地曾推行過垃圾分類,但分類后的垃圾在焚燒廠和填埋場又合到一起,垃圾分類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F在垃圾處理技術日益成熟,處理方法也逐步增多,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對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規定強制性處理要求,健全垃圾管理制度,規范垃圾棄置行為,逐步培養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公民意識,早日實現垃圾的科學分類、有效利用。
四是重點幫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應支持應用性研發。循環經濟的跨產業發展需要大量銜接技術。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技術在降低生產和運行成本上空間很大,政府應支持有關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盡快降低能耗物耗。其次,應支持商業性開發。在財政補貼方面,對安裝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可提供財政支持,使其能夠買得起、用得上。如北京市對日處理能力100公斤的這類設備使用單位,給予一次性購置補貼外加使用考核獎勵,每臺設備補貼近10萬元。在金融支持方面,TMC模式投資人可與銀行簽訂合同,以用戶的治污費和財政補貼分期支付銀行利息和本金,銀行一次性將資金提供給TMC模式投資人。在稅收優惠方面,可對使用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設備的單位抵扣所得稅,對生產有機垃圾設備的生產企業免除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