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筆錢,我打算再創業,開個店或是做點小生意?!?月11日,四川省邛崍市臥龍鎮豐收村的農民許正兵,在邛崍首家村鎮銀行——邛崍國民村鎮銀行拿到了4萬元的小額貸款。讓他高興的是,貸款手續并不繁復,從提出申請到領上貸款,前后不過一周時間。

邛崍國民村鎮銀行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由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等14家企業法人及7位自然人發起組成,注冊資本5000萬元。區別于銀行的分支機構,村鎮銀行屬一級法人機構。
“信用很好的當地村民,貸款額度可達5萬元?!边@家村鎮銀行的副行長田訓說。
作為破解農村金融的創新之舉,中國銀監會自2006年年底以來發布了一系列新規定,放寬中外資金融機構進入農村市場的準入政策,鼓勵多種形式的農村金融,包括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
在明確的政策引導下,中外資銀行紛紛將視線投向競爭還很不充分的農村金融市場。截至2008年1月10日,村鎮銀行已有約20家,注冊資本金從800萬元到上億元不等,設立主體包括國家開發銀行、農村信用社、匯豐銀行等中外資銀行類金融機構。經濟發展迅速但金融服務相對薄弱的中國農村和城鎮,正在成為中外銀行新的淘金場所。
村鎮誘惑
中外資銀行紛紛進駐農村金融市場,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缺少競爭,市場潛力大。清華大學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村現有1.2億戶農民有貸款需求,但現有銀行只能滿足60%。另一方面,隨著二元經濟結構逐步一元化,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農村成為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
“要解決農村金融問題肯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農行與農信社上,中國農村不缺大血管,缺的是毛細血管,就是能夠有效地在村一級、在最基層提供金融服務的多元化的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制造一個很好的毛細血管系統。”談到村鎮銀行的意義,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如此表示。
2006年年底,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所有資本和金融機構開放農村市場,并決定在四川、內蒙古、吉林等六?。▍^)進行試點。
這項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力度最大的‘農村金融新政’”從資本準入范圍、境內投資人持股比例、注冊資本金、金融機構業務準入條件和范圍以及農村金融機構高管人員進入資格等各個方面,全面調低了準入門檻。
在2007年1月出臺的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也給農村金融莫大的支持。
一時間,農村金融市場風生水起。外資銀行中拔得頭籌的匯豐銀行方面表示,隨著中國農村經濟加快發展速度,再加上中央政府建設新農村的政策,使匯豐看到中國農村地區存在巨大的機遇。中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取決于農村地區的發展,而整個金融行業應在其中承擔責任,發揮作用。
2007年12月,匯豐全額出資在湖北設立村鎮銀行,從而成為首家進入中國農村的國際性銀行。
匯豐控股主席葛霖在其首家村鎮銀行獲準籌備時曾對外表示,匯豐之所以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是出于對海外經驗的信心:“匯豐在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墨西哥等市場發展了不同的農村金融模式,并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中國成立村鎮銀行,將使我們能夠把海外經驗引入中國,支持中國的農村發展。”
某商業銀行人士表示,這些村鎮銀行相當于外資進入農村市場的試驗田,匯豐銀行在湖北的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不過1000萬元,即便虧損對其影響也不大,而如果成功,則將影響其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如果匯豐設立很多村鎮銀行,然后選擇合適時機整合在一起,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痹撊耸咳缡钦f。
而中資銀行也不甘人后。民生銀行董事會秘書毛曉峰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村鎮銀行的發起籌建,將是民生銀行金融控股集團戰略的延伸。民生銀行總行希望能通過試水村鎮銀行,將創新的金融產品和品牌形象向相對不發達的縣域經濟延伸,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和盈利模式,將是民生銀行下一個發展方向。
據了解,民生銀行擬于近期在成都彭州發起籌建全國規模最大的村鎮銀行,這也是全國首家由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作為發起人籌建的村鎮銀行。
生存之道
對于村鎮銀行而言,要在農村金融市場有立足之地,網點是要解決的第一大問題。不論是中資商業銀行,還是外資銀行,要在農村建立廣泛的網點,成本都相當高。因此,他們大都選擇與農信社合作,利用其眾多機構網點及了解農村金融市場的特點,節約成本。
今年1月底,中信銀行成都分行與四川省農村信用聯社達成全面合作意向,欲借農信社遍布全省的網點進軍農村市場。中信銀行成都分行負責人表示,中信銀行在資金管理、產品和品牌方面是長項,而農信社則擁有遍布全省農村市場的眾多機構網點及雄厚的資金實力;雙方合作將有利于拓展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進一步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發育。
外資銀行同樣看到了農信社網點普遍的優勢并與之合作。今年2月,友利銀行(中國)與吉林延邊農村信用社(下簡稱延邊農信社)簽署了合作協議。友利銀行(中國)金大植行長表示,盡管延邊農信社只是一家很小的銀行,但是雙方的合作效果會很好,能實現共贏和優勢互補。據消息人士透露,友利銀行在成立中國法人的短短兩個月內已經迅速與東亞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以及中國銀行都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但網點的建設僅僅是挑戰的第一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主席鄭海泉提到了在中國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服務的另外一些挑戰,如中西部地區不同的金融需求,農業企業和農戶在貸款需要方面的差別以及風險控制、規模經營等方面。
鄭海泉表示,如果一家銀行旗下有多家村鎮銀行,尋找足夠的董事就將成為一個難題。此外,村鎮銀行經營區域被限制在一縣之內,這可能也與銀行更好地開展經營存在矛盾。
鄭海泉建議,對有良好信譽的機構創辦的特定機構可以將標準適度放寬。他還說,應放寬對村鎮銀行的地域限制。由于村鎮銀行經營范圍小,導致成本較高,如果不能實現規模化經營,則可能難以降低成本,及提高競爭力。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翁富澤透露了匯豐對發展村鎮銀行的下一步想法。首先,匯豐要通過試點建立起村鎮銀行的商業模式,以適應中國不同農村地區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翁富澤說,事實上中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經濟形態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匯豐將通過在不同省份的一系列試點,組建完全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商業性村鎮銀行的模式。
在此過程中,匯豐將特別注重建立本地化的團隊,匯豐所倡導的“環球金融地方智慧”就是要將本地人才所具備的信息優勢與匯豐的管理文化、經營理念相結合,從而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村鎮銀行的商業運營模式,而這一點對于匯豐從事農村金融服務尤為重要。從這個角度來講,專業的本地化團隊的建設將是匯豐設立每一家村鎮銀行的首要任務。
此外,匯豐將考慮引入國際化因素來豐富村鎮銀行的服務。匯豐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領先的外資銀行,將充分利用在國內外的網絡優勢,將國際化先進的農村金融理念和產品引入到匯豐村鎮銀行,并將中國農村地區有競爭力的產品推薦到國際市場。
翁富澤表示,隨著匯豐村鎮銀行商業模式的日益成熟,匯豐將逐漸擴大村鎮銀行的網點,從而更好實現銀行現代化經營的規模效應,匯豐將考慮設立村鎮銀行地區性總部,以更好地統籌和管理匯豐在中國農村地區的業務。
翁富澤說,“發展適合中國國情、適合廣大農村地區不同需求的農村金融,一刀切的方式是行不通的,需要我們打開思路,勇于創新和探索,走出新的路子,創造出可持續的多種新模式來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這對于整個金融行業來說是一個挑戰?!?/p>
他強調,盡管在中國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服務困難很大,但匯豐對中國經濟和農村的發展抱有信心。匯豐一定要把村鎮銀行做好,從未想過要退出來。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像匯豐這樣的外資銀行投資中國農村,既可提升其形象,也是一種長遠戰略,主要著眼于中長期發展,短期內不一定盈利,甚至出現虧損也是可以接受的。
與匯豐的樂觀不同,一些實力較弱的村鎮銀行一開始就直面生存的難題。
“放貸的問題倒在其次,但吸收存款困難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蹦炒彐傘y行人士抱怨說。按照規定,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的金額不得超過存款余額的75%,如果沒有資金來源,村鎮銀行的貸款業務自然也無從做起。
據該人士介紹,他們行在村民中的信譽度還比不上其他銀行甚至農信社,吸存十分困難。該行組織村民開過幾次會,介紹銀行和產品,但村民以為該銀行是私人銀行,不敢存款。此外,村鎮銀行的通存通兌沒有開通,匯路不暢也是一個大問題。
而另一方面,經營機構的小型化和分散化,導致所需的高流動性資產與總資產的比例相對較高,形成活期存款、各種匯兌頭寸較少,資金成本相對較高等不利條件,也成為小規模村鎮銀行的一大威脅。
一些人士因此建議擴大利率浮動區間,使放貸機構能創造足夠的收入覆蓋成本并盈利。
世界銀行去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考慮到有些借款客戶地址偏遠、分散,借款額小、借款頻率低等因素,要想使農村金融商業化可行的話,應該實現利率市場化,明確地將扶貧目標從金融部門分離出來。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湯敏亦認為,放開利率限制是農村金融得以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湯敏稱,從貸款方式看,商業銀行屬于批發性質,而小額貸款則是零售性質,成本高出3%~5%,從運營方式來看,商業銀行為一次性貸款,每周每月自動還款,而小額信貸則需要信貸員送款收款到田間,成本要高出10%~20%。此外,商業銀行需要有抵押物才能使貸款風險較小,小額貸款純粹是信用貸款,成本高出3%~5%,還有,商業銀行有國家信用做后盾,沒有這種優勢的小額信貸多支付3%~5%的成本,再加上其他的成本,總計下來,小額信貸的成本較一般商貸成本要高出20%~35%。但放開利率限制,引入競爭機制,讓市場決定利率水平,利率說不定還會不升反降。
但據了解,對于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是否放寬或放寬到何種程度等問題,相關部門目前并沒無明確規定。
對于管理層而言,由于“村鎮銀行”規模較小,數量較多,如何將其納入支付結算體系,結算渠道是直接納入當地人民銀行還是通過其他金融機構代理,需要進一步探討并加以明確規定。在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對于這些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旦出現支付危機,基層央行何時介入、以何種方式介入以化解金融危機,亦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問題。
定位之惑
村鎮銀行在遍地開花的同時,其自身的角色定位也面臨困惑。
按照銀監會《村鎮銀行暫行管理規定》規定,村鎮銀行是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關人士據此認為,村鎮銀行首先應該為農村最貧困、最需要扶助的人提供幫助,比如對農村的中低收入人口、相對貧困人口,在小額金融貸款方面有更多保障性和鼓勵性措施。
但事實是,部分村鎮銀行對“高風險、高成本、低收益”的“三農”業務興趣缺少,而將目光放在貸款金額比較大的小企業主及出口企業上,某種程度上偏離了當時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
以匯豐設立的曾都村鎮銀行為例,該行董事會主席王冬勝表示,曾都村鎮銀行初期的貸款服務主要針對出口型企業,數額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與一般村鎮銀行設立在鄉鎮不同,匯豐村鎮銀行干脆直接設立在湖北隨州市區。
某銀行界人士對此表示:“(匯豐)根本沒按游戲規則玩,拿了村鎮銀行的牌子,卻完全不是服務“三農”,純粹為了賺錢。經營村鎮銀行本身是很艱難的,他們這樣弄當然容易多了?!?/p>
“他們的價值取向是趨利的?!敝袊鐣茖W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評價說,“當然,作為商業銀行,追逐利潤是無可厚非。不過,我看過他們的業務介紹,他們目前的服務對象基本上是小型工商企業,還沒有辦法顧到農民身上?!?/p>
杜曉山認為,外資銀行在農村設立金融機構,應該說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他們不是本地的自主金融體系,是否會像已有的金融機構那樣,只吸儲不貸款,還很難說。
由于《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沒有明確規定農村新金融機構吸收的存款應全部投向農村,杜曉山擔心這可能導致新成立的“村鎮銀行”將資金投向利潤更大的城市地區。
杜曉山說,村鎮銀行的獨特性與村鎮經濟的分散性是對稱關系,因此,村鎮銀行應把服務范圍劃定在某幾個村或者某幾個鎮,就像過去的信用分社一樣,融通部分村鎮的資金,基本滿足部分村鎮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需求,讓農民得到便利、實惠的金融服務。
“農村不缺錢,我們缺的是一個完善的金融體系。”杜曉山說,目前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許多困難和問題,固然有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效率低、手段落后且網點覆蓋率亦不高等因素,更在于現有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只吸儲不貸款。一些銀行通過系統內資金上存,或通過郵政儲蓄劃走,使從縣域內吸收的資金有時無法回流到本區域,反而轉移到大城市或經濟發達地區,使農村資金短缺狀況雪上加霜。
杜曉山因此建議銀行監管部門應該采取措施限制農村資金的轉出,讓農村資金在區域內流動,以避免重蹈過去農村金融機構的覆轍。
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郭俊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村鎮銀行的根本義務是要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沒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扶助過程,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村鎮銀行。
他主張,不管村鎮銀行實行什么樣的法人結構,也不管它的經營網點設置在什么地方,市場定位要關注的重點是貸款的投向。金融監管部門應該設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進行年度或階段性考評,對不符合市場定位要求的村鎮銀行提出改進建議,直至責令退出農村金融市場。
“村鎮銀行的組建和運行都是經濟現象,但要看到它的政治背景,這個政治背景也就是民生問題。這要站在農村經濟平衡發展的大局上,或者說站在國家的整體利益上?!惫≌f。
他警告說,村鎮銀行市場定位與政策目標的差異應得到及時矯正,否則,試點效應一旦擴散,再來進行規范(走農村信用社按合作制原則進行規范的老路),將會導致很被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亦指出,農村的金融困境源于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強制性,他建議利用法律手段強制所有設在農村的金融機構,必須將所吸收資金的一定份額投放在當地,且對中小及民營企業、小額農戶貸款也應達到一定比例和份額要求。對執行、執法不力者,可自行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或者勒令限期退出,將其原先占有的金融資源轉讓給執法優良的機構。
不過,這在學術界也存在一定爭議,畢竟強制性的規定并非純粹的市場行為,而是帶有一定的行政強制力。對此,杜曉山認為并無不可。他舉例說,美國的《社區再投資法》就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必須拿出一定比例的存款為其所在社區服務提供貸款支持。“在市場經濟更為發達的國家尚可如此,從傳統計劃經濟中走過來的中國為什么不可以呢?銀行不能只知道從農村吸收儲蓄而不放貸,這是銀行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杜曉山如是說。
在杜曉山看來,理想的村鎮銀行應該是尤努斯式的。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曾提出“社會企業”理念。在他看來,貧窮是制度失靈所致。面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制度的失靈和缺位,有責任感、有良心的商業人士應站出來采取行動,建立有社會基礎,由社會責任和社會目標驅動的“社會企業”。
為了實踐這一理念,尤努斯于1976年創立了基于誠信原則的鄉村銀行格萊珉銀行,給窮人貸款?,F在,尤努斯的鄉村銀行擁有2萬多名員工,總共貸出60億美元,有700萬名左右的借款者,償還率高達近100%,有95%的借款人是女人?!拔覀儜撛谛湃蔚幕A上,向任何需要的人提供貸款,這就是我們在孟加拉所做的事情?!庇扰拐f。
杜曉山建議,村鎮銀行首要目標應當效仿“尤努斯模式”,以扶貧為目標,真正服務于拿不出任何抵押的廣大貧困農民,使他們早日擺脫貧困的束縛,走上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