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電子化是一個世界性的發展趨勢,是中國政府采購發展的必然方向。啟動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是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道路上邁出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將在擴大采購規模、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促進采購過程的公開透明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使政府采購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山東省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馮偉華在全市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啟動儀式上作了這樣的發言。
電子化政府采購是指政府部門在采購活動中,通過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特別是國際互聯網技術,從供應商手中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等的采購形式。電子化政府采購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了信息技術,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打破了傳統采購中的時間和空間格局,為政府采購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服務。在我國已經啟動加入世貿組織《政府采購協議》談判,政府采購市場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創新采購手段,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和擴大采購規模,是有效落實國家各項政策和實現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國電子化政府采購建設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識,呼聲也很高,但階段性的成果不是很明顯,尚處于探索階段。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膽進行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憑著不懈的努力,在全國率先建成了集“協同辦公、網上采購、電子評審、專家庫管理、商品庫管理、專用公務卡系統、特定專用系統和數據交換系統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
政府采購體制和機制的完善是實行電子化政府采購的前提。應《政府采購法》“管采分離”要求而成立的政府采購中心,并沒有被賦予“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購權”的法定采購人地位和相應的行政權力。對采購中心模糊的定位使集中采購機構在編制、性質、隸屬關系上五花八門,僅隸屬關系就有10多種,各地的做法也是八仙過海。這種定位的不統一,以及職責的不明晰嚴重影響了政府采購工作有效開展,實施統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就更是難上加難。
但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很“幸運”,在《濟寧市市級政府采購操作暫行規程》中,規定“采購中心是組織實施市級政府采購的專門執行機構;在集中采購時,市政府授權政府采購中心行使采購人(招標人)的權力”。這就明確了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地位和賦予的權力。
據馮偉華介紹,出臺這條規定,當時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濟寧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給了采購中心一個明確的定位,并賦予采購中心代表政府依法履行采購的職權。如組織各預算部門匯總編制年度政府采購計劃,采購計劃的審核工作由采購中心辦公室負責等。
正是由于定位明確,職責明晰,自2000年成立以來,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不斷創新政府采購運行機制,大力推進“變分散采購為集中采購、變人工采購為電子采購、變零星采購為規模采購、變被動采購為主動采購”的四個轉變,不斷完善運行模式、拓展采購領域、創新采購方法。在濟寧,所有政府單位的采購都經過政府采購中心。濟寧市一年的政府集中采購金額能達到10多億元,充分發揮了政府集中采購的規模優勢,節約了大量財政資金,同時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杜絕政府采購在采購過程中的腐敗行為。
電子化政府采購能提高采購效率,擴大采購規模,是實施政府采購制度,實現政府采購“陽光工程”各項政策功能的重要保障。據馮偉華介紹,從2003年開始,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就開始致力于電子化政府采購的探索。那時《政府采購法》剛剛實施,很多工作需要規范和完善。繁重的工作任務并沒有影響馮偉華對濟寧市政府采購工作發展前景的規劃,政府采購電子化在那時就被列為工作重點。擬制整體方案,項目立項,申請啟動資金,組織技術研發,精心策劃,穩定推進,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在克服了“國家對電子化政府采購沒有標準和規范;各單位之間系統相對獨立,系統對接、數據交換、信息共享復雜;采購人、供應商電子化應用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等重重困難后,濟寧市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已從最初的“只局限于公告的發布、信息的通知以及一些政策法規的發布等”,逐漸成長為現在集“協同辦公、全程網上采購、電子評審、專家庫管理、商品庫管理、數據交換等”為一體的高效的電子化采購系統。
濟寧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建成后,通過電子密鑰和數字認證,實現了采購業務流程的電子化、網絡化,包括政府采購所涵蓋的貨物、工程、服務中的招標性采購和非招標性采購的全部流程。平臺上還有各類專用系統:包括商品庫管理,車輛的購置、加油、保險、維修、報廢的管理,辦公用品定點采購管理,差旅住宿管理,定點公務消費管理,機票管理,辦公用通信管理和協議供貨管理等。應用系統全部采用B/S架構和大型數據庫,以實現標準的數據分發和上傳匯總。此外,為了加強對各類定點或協議消費資金結算的管理,采購平臺設有專用公務卡系統,實現所有定點或協議供應商的全電子化結算,同時完成消費明細的數據管理及共享。
濟寧市2007年的政府采購金額達10.3億元,其中貨物類4.4億元,工程類4.4億元,服務類3.2億元。“實行人工采購的時候,詢價采購每天也就能完成2~3個,實行電子采購以后,網上詢價采購每天可以完成30多個甚至更多。”“實踐證明,我們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達到了高效采購、預防腐敗、促進廉政建設的目標。”談到政府采購電子化的現實意義,馮偉華如數家珍。
健全的運行機制保障了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工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而電子化采購平臺的建成促進濟寧市政府采購制度進一步完善,使政府采購各項政策、制度得以有效落實和實現。完善政府采購體制建設,確立以集中采購為主的政府采購制度,以及高效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是更好地推進我國政府采購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濟寧市政府采購電子化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但我國大部分政府采購中心在“夾縫”中探索前行、舉步維艱,這與我國目前政府采購體制、機制還存在著的較大缺陷有關。特別是我國已經啟動了加入《政府采購協議》的談判,政府采購體制機制不健全、法律法規不完善、采購手段嚴重滯后、實際工作中監管部門越位、缺位和不作為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我國政府采購事業健康順利發展。
為了使政府采購制度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更好地應對GPA的競爭與挑戰,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啟動了政府采購管理體制改革課題研究,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把政府采購體制改革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是這次政府采購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只要堅持以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積極推進政府采購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上下統一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和全國統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就能通過政府集中采購,使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人民,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我們對政府采購體制改革充滿著期待。”馮偉華動情地說,這也道出了我國政府采購業界的心聲。改革路上上下求索是我們不停的腳步,技術創新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從“濟寧模式”讓我們看到我國政府采購事業的希望,同時也給我國政府采購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成功而又有力的借鑒。(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