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每月有兩千元的退休金,閑暇時,還上網炒股,月收入幾千元。我和弟弟早已成家立業,并且都擁有自己的住房,生活相對富裕,但我發現母親隨著家庭經濟的不斷好轉,卻變得越來越“摳門”。
冬天的清晨,商販們正在上貨時,滿頭銀發的母親便頂著凜冽的寒風步履蹣跚地去買批發價的菜了。母親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大夫說,天冷時最容易犯病,最好等太陽出來再外出鍛煉,可母親卻說,早晨到自由市場走一走,就跟以前上班似的。夏季的黃昏,母親又以“飯后百步走”為借口,去買撮堆的菜。其實,家里人口少,根本吃不了,常常放得綠菜葉變成黃菜葉,西紅柿變成西黑柿。最近,別人都買鮮蘑菇,她卻專撿蘑菇根買。回到家,要修剪好長時間才能把蘑菇根收拾出來,這不是給自己找累受嗎?現在母親已經發展到只要看見有蘑菇根非買不可的地步了。一頓吃不了,就把蘑菇根曬干,留著以后慢慢吃。母親說,鮮蘑菇漲價了,四五塊錢一斤,這蘑菇根才5毛錢一堆,把它切成丁做面條的鹵,不是也挺香嗎?!
母親常說:家中有糧遇災不慌,家里總得備點錢急用。現在我雖然有退休金,但生活仍不能算富裕,年輕時腰部落下個骨刺的毛病,現在又添了心臟病、糖尿病、氣管炎等慢性病,光看病每月就要花掉600元,所以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花光。手頭有點存錢,心里踏實。我可不能像樓上那老頭,心臟安了兩個支架,花了好幾萬元,自己沒有錢,就管兒女要。你弟每月才幾百元錢,他媳婦又是個臨時工,你小侄子一個月往托兒所就交一千多元錢。我不幫助他們,誰幫他們?
我說,人活一輩子不容易,沒必要太虧著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年人就要該吃就吃,該花就花。如今,我們都已成家立業,您花自己的退休金享受一下也是應該的。您可以買套漂亮衣服,還可以結伴外出旅游,或者到飯館撮一頓,沒有必要太節儉了。母親說:隔壁的張阿姨才叫節儉呢,那年她去外地療養,憋了一泡尿兒到處找廁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廁所,一看是收費的,憋著尿掉頭就往回跑,不上了,也不怕憋壞了身子。大伙都笑她太摳了,簡直像個貔貅。我和她可不一樣,我是把錢花在刀刃上。省下的錢,給你小侄子買了臺3000元的電子琴,現在,他彈得可好了,老師還讓他去表演呢!
我知道,任憑我磨破了嘴皮子,也很難讓母親很快跟上形勢,轉變消費觀念。時代變了,但是她老人家的觀念沒有更新,她還沒有意識到要享受物質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成果。我奉勸天下的老年人,要盡享社會進步、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要過一個舒舒服服、快快樂樂的晚年。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