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80后”里面靠前出生的那批年輕人都知道,當年葉辛一部轟動全國的《孽債》,曾經如何觸碰了一代人的心靈之傷;而那段經典的旋律一響起來,“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沒有我的家?”又有多少人要暗暗濕了眼眶。如今,十六年過去了,有時代之傷的那一代人應該已經老去,歲月平緩了他們內心的波瀾,而新一代的80后90后則對那段“插隊落戶”的歷史毫無概念,恐怕亦無興趣;葉辛選擇在這個時候而不是當年最紅火的時候推出他的《孽債Ⅱ》,那五個已然長大成人的主角們,他們的命運和經歷,還會不會一如當年那般牽動人心,引發熱潮呢?為此我們采訪了葉辛先生。

“確實當年小說《孽債》隨著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又一次轟動全國的時候,上至擔任各級領導的干部,下至里弄里的老頭老太太,碰到我都說,你應該趁熱打鐵,把《孽債》的續集寫下去,一定會受歡迎的,我們都很期待。還有熱心的出版界朋友和企業家多次表示,一旦續集出來,他們立刻安排出版、投資拍攝等。我知道那是很好的時機,可是我并沒有寫,里面有我自己的原因。我覺得《孽債》里的五個孩子,或者說這五個孩子代表的知識青年的下一代,他們剛剛在我的作品里經歷了大起大落的生活,突然之間,又要表現他們長大了的生活,這樣的反差似乎是太大了?!薄皠撟鞫际怯袃仍谝幝傻?,所有優秀的創作都是作家經過思考從生活中來的,《孽債》之所以打動人,是因為這個有關親情的故事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以前不寫續集,是因為那5個孩子都還沒長大,那些故事都還沒發生,缺失的是時代?!?/p>
至于會不會擔心時隔太久,人物的性格延續和當初會有偏差,造成閱讀的斷裂,葉辛表示這是不需要顧慮的。從今年1月1日正式開始動筆,到9月19日全部寫完,作品完成的很“順”,國慶之后40萬字的稿子就交到了上海文藝出版社?!皩ξ襾碚f,寫得順手的往往效果不錯。”“《孽債Ⅱ》主要要表現的,是沈美霞、盧曉峰、吳永輝、梁思凡、盛天華,這長大了的五個孩子,在今天遭遇的這個社會這個城市的一切。而這一切在我心里一直是明晰的,五個孩子的個性是我熟悉的,五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及變遷是時時挫在我心上的,甚至五個孩子的未來,我都能看得到。人物在我腦子里呼之欲出,甚至細節都那么鮮明地展現在我眼前。”在葉辛心里,這五個孩子的命運是他時時牽掛的,他們在他的內心世界里每天都經歷著成長和豐富,從來沒有一天消失過。所以,即使相隔16年,這只是給他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現在的這個故事和以前的從來沒有斷裂過,“這部作品肯定好看”。
那么,對于許多當年的知青作家,比如梁曉聲、王安憶等,都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遠離了“知青”題材的寫作,而葉辛為什么始終衷情于這個題材,甚至在知青文化早已淡薄到就要斷代的今天還要重拾這個題材,葉辛的回答十分的真誠?!霸谖业那啻簹q月中,有整整十年又七個月的時間,是在插隊落戶當知青。棲居黔北的砂鍋寨十年的日子,是我一生中難以磨滅的印記。知青上山下鄉這件事,恐怕是中外古今的歷史上難逢難遇的事件,而我,恰恰又是一千七百萬上山下鄉知青中的一員,這既是我們這一代人被選中的命運,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把這個題材寫好了,至少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p>
還是那一句老話,同樣是一段艱辛的經歷,有的人當作苦難的歷程,有的人則當作豐盛的饋贈;而后者,往往是一個智慧而幸福的人。
鏈接:

關于《孽債Ⅱ》:
本書完全延續了《孽債Ⅰ》的故事情節發展脈絡和人物命運走向,十多年前的《孽債Ⅰ》中五個孩子的命運,牽動過多少讀者和觀眾的心;如今他們長大成人,該是成家立業了。但是,命運又將他們推入現實、復雜的社會生活中,遭際各異。“殺人嫌疑犯”盛天華亡走天涯,生死如何?好男人盧曉峰命從矯妻還是岳母?眾人牽掛的“小美娟”長大后依然美麗,學業有成,并有了一段“看似美滿”的婚姻。跟著養父母回到西雙版納的永輝高考失利,又被親生父母接回到上海,做生意發財了,卻陷入兩個女孩的感情糾葛。梁思凡成了電腦高手,最后通過手術重新站起來,并有了自己的婚姻。
關于《孽債Ⅰ》:
為配合明年“文革”、“上山下鄉”四十周年,葉辛對舊版本的《孽債Ⅰ》作了大小三十二處的修訂,新的修訂本將與《孽債Ⅱ》同時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