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上海,在中國成功申辦世博會5周年到來之際,舉辦了一系列重大活動,讓人們感覺到世博情結在不斷升溫,世博會的推進力度在不斷加大。
2007年12月18日晚上8時15分,隨著2400塊多米諾骨牌像水幕一樣鋪開變換,一個可愛的卡通形象——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從法國巴黎國展局總部發來賀信說,吉祥物的揭曉是上海世博會籌備過程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同一天上午,同樣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工建設。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國館建筑設計理念為“東方之冠、鼎盛中華”,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載體。

與此同時,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和吉祥物郵票的發行,以及“走進世博會”大型巡展活動在全國掀起了一股世博熱潮……
當我們將視線聚焦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的上海世博會時,意外地發現參與策劃、籌備和組織管理這些重大活動的,竟有不少是“70后”甚至“80后”。于是,我們走進位于浦東的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專題采訪了在那里參與籌備上海世博會工作的年輕人。
“海歸”,找到了
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是世博會的組織者,于2003年10月30日成立。在組委會、執委會的領導下,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具體負責世博會的籌備、組織、運行和管理,并協助世博會政府總代表開展工作。
2004年初,當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進行全球招聘時,一下就吸引了不少海外的優秀人才前來應聘。
魏建華,現任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就是在首批全球招聘時參加應聘的。他,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學院,又先后就讀于上海海運學院和英國南普頓大學,并在英國通過律師課程后受聘于倫敦某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先后在該所的倫敦和香港辦公室工作。2004年,在香港工作的魏建華獲知上海世博會全球招聘的信息時,仿佛聽到了祖國母親在向自己召喚,毅然放棄了國際著名律師事務所的豐厚收入,并從1800多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通過招聘來的唯一一個部門負責人。幾年來,魏建華作為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和他的團隊承擔起了世博會籌辦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工作。如今,魏建華在這里已經工作了整整4個年頭,不論在法律專業方面還是管理能力和對事務統籌的能力方面,都有了許多長進。他認為,雖然在薪水上比起海外工作時有一定的損失,但是在這里能夠為世博會工作,既獲得了千載難逢的鍛煉機會,又體現了自我價值。畢竟,參與世博會這樣的大事件的機會是不多的。據魏建華的同事介紹,魏建華很陽光、很有青春朝氣,他不僅對工作有思考、有激情,而且作為一個部門的領導,非常關心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因此在團隊里很有親和力。
與魏建華在同一年進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的蘇梅,如今是工程部助理部長。她曾在英國卡迪夫大學規劃系攻讀碩士學位,學成回國后于2004年11月參加世博會工作。在眾人的眼里,她簡直就是一個工作狂,一上班就沒有了下班時間,幾乎忘記了還有雙休日,整個身心撲在了“世博”上。在世博會專項規劃修編、實施世博園區市政建設規劃的協調,以及市政工程與園區規劃、建設、運營和招展的銜接和世博園區場館建筑規劃調整方案論證等各項建設協調工作中,她始終能把握好協調工作的主線,出色地抓好各項相關工作之間的銜接。蘇梅不僅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世博會建設協調工作,同時她還是一個勤于思考的人。那一年,她赴日本參觀愛知世博會,對愛知世博會的定位、選址、規模和作用、場館布局以及交通規劃等方面進行認真的考察,從而學到了不少寶貴的經驗?;貒?,她又撰寫了題為《愛知世博會規劃與交通的考察體會》的文章,發表在世博網上供大家參考,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毛竹晨,畢業于劍橋大學城市規劃與發展專業,獲碩士學位。2003年,她在學成歸國之后,如愿以償地調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工作。經過2年時間的實踐,她的才干嶄露頭角,于2005年12月通過崗位競聘,擔任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主題演繹部助理部長至今。主題演繹部的職責是組織開展主題演繹研究與策劃,協調活動、論壇、規劃、運營等方面的主題內容,以及負責指導主辦方場館展示工作、負責與參展方進行主題溝通與協調等。因此,如何唱響“以人為本、科技創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贏”的主旋律?如何體現一個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大國對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如何圍繞主題向7000萬名參觀者呈現一屆“精彩、成功、難忘”的世博會?這些問題時時縈繞在她的腦海。2007年6月4日,她在法國巴黎國際展覽局執委會介紹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工作的進展情況時,以簡明到位、清晰無誤而不乏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內容結構、主題演繹工作計劃,以及五大主題館的概念策劃方案。她的陳述贏得了與會者的充分肯定。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表示,這次交流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于上海世博會“軟策劃”工作的信心。
新聞宣傳部任助理部長的劉繡華,在國外留學期間就十分關注辦博動態,是個有志于為世博會作貢獻的海歸青年。回國后,她起先在廣州工作,為了參加上海世博會人才應聘,不辭辛勞,從廣州到上海的路途上奔波好幾個來回,終于在2004年招聘進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2007年,她參與組織的“走進世博會”大型巡展活動,給人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為期130天的“走進世博會”大型巡展活動,從首都北京南下到廣州,從南京轉展到杭州,又溯江而上走入重慶……每到一處,都在當地掀起一股世博熱潮?!白哌M世博會”大型巡展活動把上海世博會推向了更廣闊的舞臺,劉繡華在這個舞臺上也更趨成熟。
如今,一個又一個像魏建華、蘇梅、毛竹晨、劉繡華這樣的海歸人才,在世博舞臺上充分施展著自己的才華。
高學歷人才嶄露頭角
“世博會是一項國家工程,它體現的是國家的實力和能力;世博會又是一項民族工程,它要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因此,辦博為各類人才鋪開了展示才華、實現抱負的大舞臺。”世博局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柯繼生如此詮釋世博會對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據柯繼生介紹,在世博局,有不少包括博士、雙學歷碩士和碩士在內的優秀人才,他們有的還放棄了已經擁有的良好職業發展條件和優越待遇前來加盟,甚至有的還是通過渠道“挖”過來的。張梅就是其中“挖”過來的一個。
曾經是上海銀行培訓中心副總經理的張梅,作為一個經濟學博士,她在金融系統具有良好的職業前景。但她身懷歷史使命感,主動參與到了國家大事中,于2001年至2002年期間參與了申博。2004年,她被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在選拔世博人才中選中,面對放棄在金融系統擁有的優越待遇和良好的職業前景,她說,要離開工作了近7年的上海銀行和許多很好的同事,放棄收入不菲的“金飯碗”和順利的發展前途,當時并不是沒有思想斗爭。但最終決定到世博局工作,一是因為我曾經有幸參與了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工作,這段經歷留給我一個世博情結,使我對這一件國家的大事充滿向往和激情,愿意去親身經歷這個過程;還有一個原因在于,我覺得作為國際性超大型活動,世博會是一個“窗口”,透過它,可以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接觸到更多的人,了解到更豐富的各國文化,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而且,上海銀行的領導也很理解和支持我的選擇,給了我很多鼓勵。

張梅現在擔任園區志愿者部助理部長、培訓中心助理主任。世博會的培訓任務十分繁重,僅志愿者培訓初步預算就達15萬人以上,再加上專職隊伍辦博人員、世博會執委會40多家成員單位和服務供應商、贊助商等,培訓量在20萬人次左右。同時,由于世博會國際性強,許多工作需要與國際接軌,如借鑒國際經驗和標準等方面,都需要組織人員赴國外學習和培訓。在參加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兩年多的工作中,張梅以出色的成績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并于2004年受到行政嘉獎。
在國際參展部工作的司艷,也是博士學歷。雖然進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的時間才一年多,但她憑借著刻苦鉆研的精神,業務能力迅速提高,很快就適應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前不久,她擔任上海國際特奧委會聯絡官,在處理公共關系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體現出一定的才干,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世博局有90多個碩士生,趙宏就是其中一個。他是建筑學碩士,在黃浦區建委工作。2005年8月,組織上派他到香港參加第四批高級專業人才培訓班。在這個測量師行業培訓班中,趙宏用1年時間專攻物業評估、房產市場分析理論,為他日后參加世博建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2007年6月25日,他借調到世博會協調局,現在已擔任工程部高級主管、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綜合處負責人。按照世博會工程建設的規劃,有7大類、28個方面、105項具體的籌辦工作,并明確了69個重大時間節點,其中2007年推進的工作就有7大類、96項重點工作,凡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動遷騰地、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場館和公共活動建筑、建設資金協調管理等各項工作,趙宏都要參與協調工作。這個36歲的年輕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迎難而上,勇于進擊,笑稱這是我一生的榮幸。
充滿陽光的“80后”

如今,關于“80后”青年的各種討論與爭議,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然而,在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卻有一批頗受好評的“80后”青年,他們很陽光、有朝氣,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世博局人力資源部助理部長陳曉薇說,世博會培養人才不僅要滿足辦博工作的需要,同時也是為將來的上海新一輪的發展積蓄一批后備干部、后備人才。據陳曉薇介紹,近年來,世博局陸續招聘了一些“80后”青年,他們不僅迅速得到了成長,而且他們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們以自己的行動證明,“80后”這代人同樣是好樣的!
丁莉,1982年生,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一家外貿服務公司。但是,她感到能夠參加世博工作更具有挑戰性,而且非常執著地要求加入辦博的行列。2006年6月,她經過各種考核終于進入世博局,現在活動部工作。一年多時間里,她很少有休息日,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在此期間,她先后參與了世博音樂電視宣傳片、廣播音樂片等制作。一次,她在外景拍攝日出畫面時,由于天寒風大,不小心感冒了。但是,她一點也沒有嬌氣,硬是堅持在拍攝現場,導演和其他工作人員都翹起大拇指,稱贊她是好樣的“80后”。
在世博局綜合計劃部工作的邵嵐,也是一個“80后”青年。過去,她曾在郵政局辦公室工作,對辦公室文字工作和協調工作比較熟悉,經人才機構的推薦調入世博局。她有著一張甜美可愛的臉盤,說起話來語調溫和,在世博局這個集體中很受大家的好評。別看她年紀輕輕的,可是她從事的工作會涉及到執委會各有關單位,以及市里政府有關領導。她一貫認真細致,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
可以這樣說,世博局是競技場,也是沒有圍墻的學校。這里,為年輕人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