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第二次財富革命走向第三次財富革命之時;也從商品時代進入一個令人激奮的偉大時代——資本時代。從過度依賴銀行儲蓄轉向資本市場,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個巨大進步。中華民族的投資意識、風險意識、利率意識和信用意識空前覺醒。中國進入資本時代,全民投資、全民創業、全民創新成為時代的主流。
在資本時代,直接融資必將取代間接融資而成為資金分配的主渠道,資本市場也將取代商業銀行而成為資源配置的主陣地。而資本市場的大發展,必將促進企業完成從產品競爭到市場競爭再到資本競爭的蛻變過程,加速社會資本運動,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度,推動中國向現代市場經濟的目標加速前進,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縱觀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資本市場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以美國為例,正是借助于日益強大的資本市場,美國經濟才得以一日千里向前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紐約股票交易所率先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交易所,紐約因此而很快取代倫敦成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在資本市場的帶動下,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美國資本市場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高科技浪潮,幫助美國經濟實現產業升級,在具有戰略地位的科技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直到今天,美國仍然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引導者。資本市場為美國超越歐洲諸國,并成為迄今為止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全球競爭日趨激烈,金融體系資源配置的效率是決定一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資本市場是大國博弈的戰略制高點。在過去的十多年,歐洲、日本以及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深刻地認識到資本市場在現代經濟中的戰略作用。
雖然中國的上市公司有三分之二的股票還處于限售階段,雖然中國資本市場還是一個新興加轉軌的市場,雖然單一的證券化率指標還不能充分說明中國資本大國的地位,但是,由于整個中國經濟崛起的力量,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已經開始顯現。2007年5月30日,上證指數暴跌6.5%,引起亞歐股市集體下挫,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開始擁有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第三次財富革命的大幕剛剛拉開,中國人富裕的時代才剛剛開啟。展望未來,在第三次財富革命的大潮中
中國將出現更多的世界級企業。資本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最主要的營養供給站。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參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上市公司的實力將不斷增強,世界級企業的隊伍中將出現更多中國企業的影子。
中國資本市場將加速與高科技粘合。在創新型經濟的時代,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壯大,技術與資本的結合將更為密切。改革開放以來,低附加值的實體經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動力,但在高科技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趨勢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科技與資本的粘合度將大幅提高。可以預期的是,中國資本市場將涌現更多的高科技新貴。
中國將產生自己的巴菲特。資本市場的發展將帶領中國進入財富增長新時代。隨著機制的不斷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將從繁榮走向成熟,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資本市場將成為居民投資性收入增長最主要的渠道,居民金融資產中。證券化資產的占比仍將不斷上升。由于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投資者價值意識的深化,中國版巴菲特的誕生已經可期。
中國股票的價格將遠高于中國制造的價格。資本市場作為居民財富管理的重要平臺,將加速居民財富增長的速度。“中國價格”不再針對中國的制造業用低廉的勞動力生產出來的出口商品,而是指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搶購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而支付的價格。
中國的中產階級將成為社會的中堅。隨著第三次財富革命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社會結構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居民從財富積累進入財富增長的新階段,中產階級的形成是中國國富民強的重要象征。
中國將成為全球金融博弈的主戰場。中國將成為世界資本趨之若鶩的地方,境內外資本將在中國展開一場不見硝煙的“貨幣戰爭”。隨著全面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中國金融業面臨的挑戰將日益加劇,外資金融機構參股控股的風險、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監管風險、證券市場波動風險、外匯儲備貶值風險、資本賬戶開放風險、人民幣升值風險、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等都會隨著資本大國的崛起而不斷加大,中國將成為全球金融博弈的主戰場。
中國這艘巨型資本航母已經啟航,正由經濟大國的此岸駛向經濟強國、資本強國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