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省僅在部分傳統生產性服務業中有相對優勢,經濟增長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程度還不高,傳統生產性服務業的貢獻度高于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從目前來看,山東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工業的驅動。按照世紀經濟的一般規律來看,當人均GDP達到3 000美元之后,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變化,2005年山東省人均GDP達到20 096元,即將達到3000美元的水平。所以正需要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山東主裁判長的新引擎。
關鍵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Th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ductive Serv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LIU Shu-han,SONG Ming-yue
(Tianjin Commerce University,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Since in Shangdong Province the loc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inly lies in some traditional productive services,there is a low depend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these industries as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ve services have bigger propertion than the modern productive services. Currently Shandong′s economy is langehy promoted by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w of world economy,once the GDP per capita amounts to 3,000 US dollars, there will be great changes occuringto the structure of both industry and consumption. By 2005 Shangdong′s GDP has reached 20,096 yuan(rouphly 3,000 US dollars). This just makes the productive services the new drive for the local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productive services; current situation; economic growth
一、 引言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那些主要為滿足中間需求、向外部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投入服務,用于進行商業運作和更進一步的生產而非主要用于滿足最終直接消費和個人需要的行業(李江帆、畢斗斗,2004)。20世紀中期以來,生產性服務業迅速崛起。據Thompson(2004)的研究,美國生產性服務業的就業增長率從1992年到2002年間保持了極高的增長水平,其吸納的就業總量在2002年已經超過了制造業,占全部非農部門就業的比重為13.9%,僅次于政府服務(16.5%)。OECD(2000)的研究也表明,OECD國家以金融、保險、房地產和商業服務業為主要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產值比重從1987到1997年間已經基本上穩居各服務行業的首位,并且增長率仍是各部門中最高的。
格魯伯和沃克(1989)認為“通過生產性服務業這一途徑,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積累、日益專業化與迂回生產表現為一個不斷發展的經濟”。Katouzian(1970)強調了生產性服務業對于擴大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作用。 Francois(1990)強調了生產性服務業對專業化生產的協調和控制功能。Markusen(1989)和Marrewijk等(1997)將生產服務業的功能同分工和貿易的作用結合起來,探討了生產服務業促進競爭力提升以及經濟增長的機理。Eswaran和Kotwal(2002)則指出生產性服務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制造成本。
國內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也與日俱增。理論方面,研究的角度呈現多元化。陳殷、李金勇(2004)認為聚集因素在生產性服務業區位模式中扮演主導作用。鄭吉昌(2005)認為其一方面推動了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又是分工經濟的“黏合劑”,因此生產性服務業是現代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來源。陶紀明(2006)分析了生產者服務業的功能后,提出生產者服務是實現服務經濟的重要組織載體。實證方面,研究對象的選取從最初的廣州、北京、天津、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拓展到其他省或縣市。鐘韻、閻小培(2003)從全國、區域、城市三個層次探討了生產性服務業的作用、地位與影響,并以此來探討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與經濟結構變化及經濟發展水平的特征及關系。姚耀等(2006)比較分析了不同服務業對于上海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得出生產性服務業對上海市GDP貢獻最大。王煥強、陳海廣(2005)在分析了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作用后,提出山東省實現戰略升級的捷徑即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上述關于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貢獻的實證分析,大都是把生產性服務業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并沒有全面地對其各內部行業進行分析。因為其內部各行業對經濟的貢獻作用也是有差異的。而目前對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也缺乏深入的系統的分析。筆者擬以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為對象,根據產業結構理論的相關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試圖通過對生產性服務業及其內部各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的比較研究,客觀地分析其影響,并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2003)中產業劃分目錄,以及筆者的研究需要,筆者所指的生產性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二、 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山東省三次產業的增加值比重為33.3:52.9:13.8,就業比重為79.2:12.3:8.5,服務業①發展滯后,20世紀80年代以后,服務業迅速發展,比重逐年提高,2002年增加值比重達到歷史最高點36%,2005年微降到32%。2005年就業比重雖已達到29.3%,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省服務業產值和就業都在波動中增長,但仍低于經濟發展所需的水平,就業容納水平較低。
由于現有統計資料的可獲取性,下面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和評價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情況。
(一)從增加值構成看(見表1)
2005年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已占到服務業的43.46%,占GDP的14%,相比2004年的41.92%與13.2%,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這說明山東省的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已經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但與全國相比較,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規模上還有一些差距。全國2004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47.68%,占GDP的比重為19.25%,分別比同期山東省高5.76和6.05個百分點。這與山東省GDP與第二產業增加值均居全國第二的地位是十分不協調的。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各行業之間的發展也存在較大差距,從2004和2005年的數據來看,傳統生產性服務業占據了八成多的江山,相比而言,具有極強外溢性,對于技術創新起著關鍵作用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知識密集型的新興生產性服務業只占有一成多,與全國結構相比較仍有差距。

(二)從就業比例來看
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占服務業的比重呈微弱上升趨勢,其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005年比2004年分別上升了19.1%、10.8%和15.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金融業就業比重有明顯下降。這說明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對勞動力的吸納作用還不夠突出。
(三)按照生產性服務業與工業發展的要求
應該是伴隨著工業產值增加的同時,生產性服務業創造的價值總額也同步增加。但是,從表2來看,2000年至2005年這6年的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卻出現逐漸不平衡的現象,除了2005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比重較2004年稍有提高外,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
由以上分析得知,山東省工業增長速度比生產性服務業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且其差距逐年擴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與工業化進程顯然不同步,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明顯落后于工業的發展。為什么在生產性服務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山東省工業的發展速度還如此之高呢?原因之一就是山東省相當一部分工業企業自己承擔了生產性服務的職能,目前還處于“自我服務”的狀態,而沒有把生產性服務外包的意識。
總的來說,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就是與全國平均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僅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及房地產業具有相對優勢,雖然很多新興領域有所發展,但市場化程度、效率以及從業人員素質仍舊較低,許多專業服務還處于較低的層次水平。

三、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生產性服務業主要是滿足現代社會化大生產中的中間需求,是一種服務形式的生產資料。生產性服務業是人力資本、知識資本、技術資本進入生產過程的橋梁,是產品價值增值的主要源泉,是形成差異性、企業之間進行非價格競爭的重要手段。因此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考察生產性服務業及內部各部門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筆者擬建立一個以各生產性服務業部門為解釋變量、以總產出為被解釋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但由于樣本數據太少,解釋性變量之間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經過逐步回歸法修正的模型也不理想,因此這里采取一元線性回歸的方法,設定如下:
Y=α+βX+ε
式中Y為被解釋變量,表示山東省的GDP,X為解釋變量,分別用X1,X2,X3,X4,X5,X6表示山東省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③、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增加值,α、β為估計參數,ε為隨機誤差項。
現選取了1999年-2005年的數據(按當年價格計算)分別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見表3。
回歸結果顯示,除了金融業與GDP的回歸結果不顯著外,其他幾項均顯著正相關。整個服務業與GDP的關系較之生產性服務業更為密切,內部部門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房地產業與GDP的相關系數高達0.943和0.919,相關性較強,而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業只有0.748,相關性較弱。由此可見,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內部對GDP有顯著作用的是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房地產業,而技術密集型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次之,金融業④則沒有顯著影響。
上述分析說明,山東省經濟增長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程度并不高。雖然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與GDP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但不同類型的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卻是參差不齊的。其中傳統生產性服務業的貢獻較大,而模型中代表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的貢獻較弱。總體來說,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如整個服務業明顯。原因之一是可得數據有限,且有些部門尤其是增長較快的現代生產性服務部門沒有進行逐個分析。另外是由生產性服務業的性質決定的,主要為第二產業提供中間投入的生產性服務業會通過影響第二產業而間接對GDP增長產生影響作用,而這部分影響沒有記入。
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迫切性及政策建議
2005年山東省GDP處在全國第二位,而通過上述分析得知,山東省的經濟發展還主要靠工業的驅動。按照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當人均GDP達到3 000美元之后,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變化,發展現代服務業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2005年山東省人均GDP達到20 096元,即將達到3 000美元的水平,正需要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山東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生產性服務的滯后發展不僅影響到地方財政收入,而且影響到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因此,山東省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勢在必行。
(一) 促進山東省工業企業中生產性服務業的外包化
微觀方面,外包不僅能使企業集中力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減少企業成本,還可以提高生產性服務企業的專業化水平。宏觀方面,外包能夠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費用。具體而言,政府應不斷完善制度設施,力爭盡快在行政環境的透明、產業政策的有效性、經濟機構間的信任和公共機構的誠信、勞動力再就業培訓等諸多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進步。另外,政府要通過諸如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簡化登記手續等政策,建立起有利于競爭的市場環境,以便形成工業企業實施服務外包的強大動力。
(二) 增大科研投入,加強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
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建立在信息化平臺之上。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生產性服務業的虛擬化、網絡化成為一種可能。同時,無論對傳統制造業的信息化改造,還是以信息化帶動和發展先進制造業,信息技術都將強化產業體系的整合。而這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沒有大量的前期投入是不可能實現的。而2005年山東無論是研發經費支出總值,還是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都處在東部沿海地區的下游水平,其中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不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遠遠低于其他省市(見表4)。因此,根據現實情況,山東目前需要增加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各項投入,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教育、人才、產業基礎和信息等優勢,建立服務功能強、輻射作用大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三) 重視和引導行業協會的建設
從美國、日本、英國等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它們都通過組建行業協會的形式來加強和完善生產性服務業市場的管理。如在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方面,美國、日本、德國的物流協會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協會不僅協助政府做好物流規劃、制定政策、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同時還開展物流研究,指導行業發展,舉辦交流活動,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和各種專業培訓,為物流業的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這些行業組織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職責,它們既是政府聯系企業的橋梁,同時也有利于培育成熟的專業服務市場體系。這些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可以拿來借鑒。
(四) 擴大開放,引進外資,加速發達國家先進生產性服務的擴散效果
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對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和區域技術創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區域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以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為支撐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嚴重不足,無論在結構上還是質量上都難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要。因此大力引進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投向商業、交通、金融保險業等領域,同時逐步放開其他領域如通信、會計、法律咨詢和航空運輸、代理服務等,具體突出省內大城市在金融、物流、信息服務等行業上集聚要素和向外輻射的核心功能,是山東省生產性服務業與發達國家縮小差距的捷徑。
注釋:
① 采用新的行業分類標準后,農林牧漁服務業被納入第一產業,但由于其份額很小,在這里對服務業和第三產業不做區分。
② 鑒于數據時間上的可比性,2004、2005年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③ 由于2004年后統計數據采用新的行業分類標準,為了在時間上統一起來,這里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④ 2002、2004兩年山東省金融業均出現負增長,對經濟貢獻率均有所下降,是影響回歸結果的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 Mukesh Eswaran,Ashok Kotwal.The role of servic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401-420.
[2] Eric C.Thompson.Producer Services[M].Kentucky Annual Economic Report,2004.
[3] 李江帆,畢斗斗.國外生產服務業研究評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11).
[4] 顧乃華,畢斗斗,任旺兵.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發展:文獻綜述[J].經濟學家,2006(6).
[5] 鄭吉昌.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經濟增長[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1).
[6] 陳凱.英國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6(1).
[7] 陶紀明.生產者服務業的功能及其增長[J].上海經濟研究,2006(9).
[8] 陳殷,李金勇.生產性服務業區位模式及影響機制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4(7).
[9] 鐘韻,閻小培.我國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5).
[10]姚耀,陳高森,駱守儉.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06(9).
[11]王煥強,陳海廣.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山東省制造業實現戰略升級的捷徑[J].山東經濟,2005(11).
(責任編輯:孫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