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定價機制對中國電子支付產業發展的影響

2008-01-01 00:00:00荊林波
商業研究 2008年6期

摘要:銀行卡產業收費存在的網絡接入費、收單行向發卡行支付的交換費、收單行向商戶收取的折扣費、發卡行向消費者收取的費用和對消費者實行的價格歧視等都會對我國電子支付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以ATM查詢交易定價機制為案例,中國ATM的快速發展為廣大用戶帶來了巨大方便,但隨著ATM業務的不斷發展,一些問題開始凸現,特別是現有ATM跨行查詢交易不收費給發卡行、收單機構和中國銀聯帶來困難和挑戰。因此,應借鑒國際經驗,中國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交易定價機制應在政府的干預下,根據業務成本、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費結構和收費水平,以促進我國銀行電子支付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銀行卡;電子支付;ATM;跨行查詢;定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一、定價機制對銀行卡產業發展的影響

目前,針對銀行卡支付過程中的費用問題已經展開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主要針對價格中的具體單個費用或者價格政策進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非歧視性價格規定(Non Surcharge Rule)的影響、交換費用的中性與否等;第二個階段明確提出了價格結構的概念,主要涉及消費者費用和商戶費用之間的平衡與分擔。這些研究都建立在對銀行卡產業收費的具體解析之下。

在該市場中,存在五種可能的價格,即銀行卡網絡收取一定的網絡接入費、收單行向發卡行支付一定的交換費、收單行向商戶收取一定的商戶折扣費,發卡行向消費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以及商戶可能對消費者實行的價格歧視,這五者相互聯系。Tirole(2004)指出,在雙邊市場中,考慮到一個平臺分別向賣方和買方收取每筆交易費,總交易量不僅受到價格水平的影響,而且受到價格結構的影響。因此在銀行卡市場中,不僅僅對商戶和消費者收取費用的總量,而且商戶和消費者之間費用的分擔、服務成本在發卡行和商戶行之間的分擔、以及分擔的形式都對銀行卡網絡中的交易總量產生影響。

(一) 商戶支取的商戶折扣費以及固定費用

銀行卡網絡、發卡行和收單行三方共同向商戶提供銀行卡服務,商戶必須向其支付一定的費用。收單行可能向商戶收取一定固定費用,并針對每筆交易收取一定能夠比率的商戶折扣費。商戶折扣費指商戶因接受收單行所提供的服務而支付的可變費用,即商戶的代理銀行按收單行收取商戶信用卡銷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一般而言,在美國的商戶折扣費是交易額的3%-5%。該收費形式在于銀行卡消費的主動權在于消費者。

商戶接受信用卡的動機來自于其接受便利性的大小以及其從競爭對手搶奪競爭性策略,因此商戶接受的折扣費率也受到行業背景和行業結構的影響。如VISA和中國銀聯就分別根據商戶便利性大小的不同,對不同產業的商戶收取不同的商戶折扣費率。

(二) 發卡行收取消費者的會員費和可變費用

發卡行產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獲取資金產生的利息和壞賬的形成,此外還包括運營成本和市場營銷成本。發卡行除通過從收單行的交換費之外還從消費者處獲得收益來彌補其成本。發卡行會收取消費者一定的費用以補償其發卡成本,這些費用可以采用兩種形式:年費(會員費)或每筆交易費用。當然此外當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時,消費者還需要支付利息。消費者持卡費往往采取會員費的形式,即消費者只需要支付給其代理行——發卡行一定的費用,加入一個銀行卡網絡即可,在其進行消費時無需支付其它費用,在其超額消費超過保證期之后發卡行收取利息。

實際上,在不透支的情況下消費者幾乎不用因為使用銀行卡而支付任何的成本。相反,發卡行間的競爭往往促使發卡行為持卡消費者提供一定的激勵,如頻繁使用的獎勵、信用額度的增加、現金折扣等,產生發卡行之間的競爭。所以實際上消費者支付給發卡行負的費用的情況是存在的,即發卡行為促使消費者使用銀行卡提供一定的優惠。實際上根據Chakravorti(2003)的統計,在美國市場上,發卡行超過70%的收入來自于消費者透支產生的利息收入,約13%來自于消費者折扣,而消費者支付的會員費僅占其總收入的2%。

(三) 收單行與發卡行之間的交換費

交換費是產業組織領域研究銀行卡產業的重點之一。交換費是指在由收單行向發卡行轉移的一部分收入,通常由銀行卡網絡統一制定其費率,是作為發卡行彌補其運營及發卡成本的費用。交換費在開放式銀行卡網絡中存在并扮演著雙重角色:銀行卡支付網絡并不同直接控制消費者和商戶支付的交易費價格,相反它通過制定發卡行和收單行間的交換費來影響這些價格;同時交換費可以作為轉移支付手段,平衡市場雙邊的商家和持卡人的成本和收益,以便得到帕里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結果(Baxter 1983)。因此銀行卡支付網絡需要在兩者之間權衡,通過制定適當的交換費保證市場兩邊有足夠參與者留在市場中。Schmalensee(2002)和Wright(2004)考慮到雙邊市場中市場力量的差異,得出了銀行卡組織通過交換費平衡持卡人需求及商戶愿意接受卡的程度來最大化銀行卡的交易量。但是,在持卡人具有較高的需求意愿但只有少數商戶愿意接受銀行卡交易服務下的交換費水平不是最優的;同理持卡人的需求很小但多數商戶愿意接受銀行卡交易服務下的交換費水平也不是最優的。總之,確定最優的交換費是很好的平衡持卡人和商戶雙方的不對稱性。RochetTirole(2004)的模型分析了銀行卡組織內存在著的競爭情況,他們認為銀行卡交易體系中的競爭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商戶之間的競爭,在考慮到了商戶存在策略行為后,商戶更愿意接受銀行卡從而吸引更多的持卡人進行消費,所以直接導致了商戶的需求增加。當商戶的需求增加時,銀行卡組織會制定較高的交換費水平,同時也增加了銀行卡交易量以及整個系統的整體利潤。第二種是系統間的競爭。銀行卡組織在非盈利的情況下,引入系統競爭只會影響價格結構。這些研究對收單行和發卡行間交換費水平如何影響銀行進入或退出銀行卡產業做出了不同的分析,但這些模型基本上是理論性的,須得到進一步的實證支持。

(四) 商戶對消費者的歧視性價格

由于商戶如果接受信用卡,它必須支付商戶折扣費,這增加了其成本,因此商戶存在向信用卡消費者轉移成本的動機,即商戶對現金消費者和信用卡消費者進行價格歧視。該價格歧視可以采取兩種形式,即對信用卡消費者額外收費或對給現金消費者一定的折扣(Cash Discount),這兩種方式都是讓信用卡消費者承擔其成本,而防止了信用卡消費和現金消費之間的隱性補貼。但是目前一般的銀行卡支付網絡禁止商戶的歧視行為以促進信用卡的發展,即非歧視性價格規則(Not Surcharge Rule)。

非歧視性價格規則指銀行卡支付網絡規定商戶必須對現金消費者與持卡消費者一視同仁,不能因消費者使用銀行卡進行消費而收取額外費用。Katz(2001)從商戶的角度出發,對這一規則提出了置疑,認為在理論上如果銀行卡支付網絡允許商戶針對銀行卡交易收取額外費用,商戶可以轉嫁由銀行卡產生的成本,這會消除低廉支付方式(現金)對昂貴支付方式的隱性補貼,并鼓勵消費者使用最有效率的付款方式。而RochetTirole(2003)考慮了銀行卡給消費者帶來的便利性等,將接受銀行卡支付作為商戶吸引顧客的戰略手段,認為如果商戶被允許實行歧視性價格,消費者是否用卡取決于技術收益(比如便捷、盜竊與欺詐控制等)和使用卡支付的附加收費?;谏鲜隹蚣埽琖right(2000)深入分析了非歧視性價格取消時,商戶附加收費的設置將使得持卡人無法如從前一樣得到盈余,持卡人減少。對比而一言,當允許附加收費時,Rochet和Tirole分析過的商戶互相競爭的條件將更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免受要挾,商戶并不會實行歧視價格。這些研究表明非歧視性價格的存在促進了銀行卡作為“一種更昂貴的支付方式”的發展,進而證明了非歧視性價格原則的合理性。筆者的研究也將基于這一點不考慮非歧視性價格。

商戶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是否會收取附加費是目前業界比較關心的問題。人們一直假設商戶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就會收取附加費。但是國外經驗說明實際情況有可能和人們的假設相反。自1975年以來,美國的聯邦法律允許商戶為現金交易提供折扣優惠。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只有不到10%的零售商提供這種折扣優惠。提供折扣優惠的做法在某些特定的領域里較為普遍,比如加油站。但是,即使在這些場所,當商家開始接受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和借記卡之后,這種做法也比較少見了(Evans&Schmalensee,1999)。學者們對于為何很少商戶收取額外費用有不同看法。Kitch(1990)爭辯說,在美國,其他規章制度形成的障礙相對抬高了商戶為現金交易提供折扣優惠的成本。Frankel(1998)也表示,商戶們認為,沒有必要為了從不同價格中取得收益而使消費者反感。

如果銀行卡組織允許商戶針對每筆交易另收費用的話,在理論上商戶將把由于使用不同的銀行卡而產生的任何成本上的變動轉嫁給使用這些卡片的消費者。這將消除采用低廉支付方式的消費者提供給采用昂貴支付方式的消費者的隱性補貼,并鼓勵消費者使用最有效率的付款方式。因此,如果昂貴的支付手段正在被濫用的話,允許商戶額外收費可能就是一種有效的補救。

不過,允許收取額外費用可能會導致第二種效應。如果商戶樂于采用這種方式以轉嫁成本,開放式的銀行卡組織就無法用交換費影響商戶和消費者支付的價格(Gans&King,2001)。假設該網絡提高交換費,而發卡行又通過更低的費率或額外的補貼將增加的收益返還給持卡人,收單行通過提高商戶扣率的方法,將增加的交換費轉嫁給零售商。在這種情況下,商戶將以提高針對卡交易的額外收費作為回應,這樣就抵銷了發卡行提供的更低的費率。因此,如果允許商戶額外收費,提高交換費率以刺激用卡的方法就不會很有效。

隨著附加費的引入,有關ATM收費的爭議變得更加激烈,但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和越來越多的ATM網絡,開始允許其成員銀行或機構向持卡用戶收取附加費。附加費對ATM網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對于ATM所有方而言,附加費的收取能夠更好地平衡消費者的需求與ATM提供方的利益,特別在ATM網絡并不發達的地區和某些高成本地區,僅僅由交換費帶來的收益不能彌補安裝和維護成本,而附加費可以為ATM所有方提供充分的收益,保證ATM所有方有擴大投資和服務范圍的激勵。

引入附加費后,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享受ATM服務,但另一方面,跨行ATM交易可能會減少,因此削弱ATM網絡的效用。由于附加費增加了跨行ATM交易的費用,持卡人的需求自然下降。為避免高額的附加費,持卡人可以使用發卡行的ATM大額取款,還可以利用密碼借記卡或信用卡從銷售點取現。

對整個ATM網絡產業,引入附加費的最大風險是將會改變銀行間的競爭模式。由于消費者對附加費的規避行為,附加費的引入在減小ATM共享網絡的作用的同時,會更加強調各銀行自己提供ATM服務的能力。消費者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銀行提供ATM服務,而不考慮銀行提供的ATM存款賬戶上的利率水平,所以會導致ATM服務網點競爭的加強,而減少利率方面的價格競爭。非價格競爭帶來的后果是,銀行間會在同一地點重復ATM投資,這種惡性競爭會引起成本的增加,最終導致消費者服務費用的增加,而且在不能提供消費者更多便利的情況下,ATM的平均交易量將會下降。

當然,因為用戶對于年費的敏感性,引入年費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但問題是,用戶對所有價格都是敏感的,而由于年費可以看作接入,即付費得到使用銀行卡的權利,而直接交易費與交易的多少有關,所以接入費對交易而言是一種沉淀成本,因此用戶對年費的價格彈性要小于對交易直接付費的彈性①。

綜上所述,從原則上講,根據有效定價原則,應該逐步引入附加費,關鍵是需要慎重考慮在我國引入ATM附加費的時機。與國外相比,我國ATM服務正處于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定價時應重點考慮ATM服務的消費群體及消費能力的培育,因此過早引入附加費會影響消費者對ATM服務的選擇,并帶來惡性競爭問題,最終影響ATM網絡的發展。但提供ATM服務所帶來的巨大的成本,已經使ATM發卡方與收單方感到巨大壓力,通過何種方式在彌補成本的同時并不對ATM消費產生很大影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銀行卡產業即將開放的前提下,需要盡快ATM網絡設施建設,以便在競爭中占得先機,而引入附加費無疑會增加ATM網絡設施的投資激勵。為此建議:(1)先向用戶收取相對不敏感的周期性收費(年費),以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壓力;(2)在一段時間后(比如明年),再按照區別定價方式收取附加費。

(五) 支付網絡收取的費用

該費用僅在開放式銀行卡支付網絡中存在。在開放式銀行卡網絡中的銀行卡支付過程產生一定的成本,而銀行卡支付網絡則通過向會員金融機構收取一定的網絡接入費來彌補其成本或者爭取收入。費用的大小和結構因銀行卡網絡的性質不同,假設費用是采用線性的形式,當支付網絡為非盈利性網絡時,由于固定成本為其會員行的沉沒成本,所以一般支付網絡僅僅針對會員行的每次交易收取相應的可變成本費用:而當支付網絡為贏利性網絡時,支

付網絡可以類似于垂直一體化的產業收取一個二部價格費用,以獲得壟斷利潤,并將銀行剩余從會員行拿走。

二、典型案例分析:中國ATM查詢交易定價機制的研究

(一)中國銀行卡跨行ATM查詢交易定價改革的背景

自1987年中國第一臺ATM由中國銀行在珠海投放以來,中國ATM業務得到了飛快的發展。截至到2005年12月,國內發卡總量9.6億張,年凈增長量為1.8億張,增幅為23%左右,其中借記卡發卡量達到9.2億張;在收單市場,全國ATM投放量不斷增加,2004年底已達到68 325臺,2005年ATM終端8萬臺,同比增長20%,預計仍會以平均年增1萬臺左右的速度增長。

中國ATM業務的飛快發展,得益于兩條非常重要的經驗:一是成立了中國銀聯。作為提供路由轉接和信息交換的銀行卡網絡機構,中國銀聯通過有效協調各家發卡銀行和收單機構,促進了跨行ATM交易的發展,增加了ATM共享網絡的價值,避免了網絡外部性對ATM網絡和業務發展的制約;二是比較好地解決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分配。通過確定合理的定價和利益分配機制,無論是對大銀行,還是對新進入的小銀行,都能比較好地保證他們的基本利益,提供了合理的投資ATM的激勵,更重要的是,為廣大用戶帶來的巨大的方便,使銀行卡成為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獲取現金和進行相關交易的手段。

但隨著中國銀行卡ATM業務的不斷發展,一些問題開始凸現,特別是現有的ATM跨行交易不收費的作法,給發卡行、收單機構和中國銀聯帶來越來越大的困難的和挑戰。長期以來,為了培養和鼓勵持卡人用卡,中國銀行卡系統一直提供免費跨行ATM查詢服務,或者更確切講,沒有直接對跨行查詢業務收費,雖然從ATM網絡外部性的角度,在ATM網絡發展的初期,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著ATM網絡的發展,這種方式越來越顯示出其價格扭曲,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

事實上,容易理解的是,同取現等其他銀行卡交易一樣,查詢交易同樣占用系統和網絡資源,同樣需要引致通訊和設備損耗等成本。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銀行卡用卡環境的改善,跨行ATM查詢交易量不斷上升。根據統計,在2004年15億筆的成功交易筆數中,有6.9億筆為查詢交易,為跨行ATM交易總量的一半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卡ATM跨行交易的不收費,給收單機構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跨行ATM查詢免費服務也給銀聯卡境外受理市場拓展造成一定阻力。在今年年初開通的新、泰、韓受理業務中,新加坡和泰國因銀聯卡ATM查詢不收費而未能順利開通;在目前進行的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拓展中,受理機構也普遍提出對ATM查詢交易收費的要求。

實際上,根據銀行卡業務起步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和地區的經驗,ATM查詢收費已成為國際銀行卡業務中一種較為普遍的做法,并且許多國家和地區也以此為由,強烈要求對銀聯卡ATM查詢交易收取相應費用,否則拒絕提供免費服務。比如美國的VISA、萬事達等國際信用卡公司,以及各種EFT網絡也對ATM查詢收費有相應規定。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根據有效定價原則,還是基于國際經驗,對中國銀行卡ATM跨行查詢業務進行收費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問題是,如何確定合理的ATM跨行業務查詢交易定價,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長期發展的同時,能夠為各利益相關者特別是用戶所接受。容易理解,跨行交易收費涉及批發和零售兩個層次的定價,這里批發定價主要涉及到接入定價問題,主要指發卡行向收單行和中國銀聯繳納的交換費和轉接費,而零售主要時指對用戶收費問題。由于銀行卡業務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所以零售定價主要由市場決定;但是在跨行業務的接入市場,則存在市場支配權力問題,因此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預,由政府根據業務成本、市場需求、市場競爭包括銀行卡查詢交易的替代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收費結構和收費水平。

(二)銀行卡ATM交易的有效定價機制

下面基于銀行卡定價理論,討論銀行卡ATM交易的有效定價,為討論中國銀行卡ATM跨行查詢交易收費提供一個理論基礎。為方便討論,首先定義銀行卡ATM交易的各種收費。

概括講,銀行卡ATM收費包括批發和零售兩個層次上的收費。所謂批發定價主要是指運營商所支付的價格,包括發卡行向收單行支付的交換費和發卡行向網絡組織(中國銀聯)支付的轉接費;而零售價格為持卡人向發卡行、收單機構或ATM所有者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持卡人向發卡行支付的跨行交易費,以及向收單機構直接支付的附加費等(見表1)。

在經濟意義上,ATM本身并不屬于一種支付手段,而只是提供取代人工服務的一種接入銀行賬戶的方式,以此取得現金或進行其他相關交易活動,換句話說,ATM網絡的作用是對現有銀行網點的一種替代,因此對于金融機構來講,ATM網絡可以節約業務成本,而對于持卡人來講,ATM業務提供的是一種便利,零售價格反映的就是持卡人對于這種便利的意愿支付。

一個典型的ATM網絡由發卡行、收單機構、銀行卡網絡服務提供商以及持卡人構成。由于在ATM市場中只有持卡人一種用戶,因此ATM市場不是雙邊市場,這是ATM產業區別于銀行卡支付產業的最主要區別。盡管如此,ATM網絡存在直接網絡外部性,這是因為對于持卡人來講,某個ATM網絡的價值隨著可使用卡的地點的增多而增加。當某一個銀行是否決定加入某個ATM網絡時,由于可使用ATM的地點增加,其他銀行的持卡人的效用會隨之增加,但是這個銀行不會考慮自己的決策對其他銀行的持卡人的效用帶來的影響,因此有可能導致ATM投資低于社會有效水平。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網絡外部性在ATM網絡發展初期更為嚴重。實際上,成立銀聯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內部化這種網絡外部性。但是很多研究表明,隨著ATM網絡的發展,這種網絡外部性的重要性減弱,因此,后面的討論將不考慮這種外部性。

在一個典型的ATM產業,銀行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相互爭奪ATM業務;而銀行卡網絡服務可能存在競爭,也可能由一家銀行卡網絡提供。為討論方便并反映中國的現狀,考慮一家銀行卡網絡的情形。容易看出,當銀行之間展開競爭時,需要考慮非常復雜的策略性因素,而不是簡單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方面,每家銀行要為爭奪用戶市場份額展開競爭,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收單市場或批發市場的競爭。在競爭性金融服務市場,金融機構要極大化利潤,而利潤來自于發卡和收單兩個市場的利潤,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市場的利潤是相互關聯的:如果只考慮爭取用戶,而不注重ATM投資,那么會帶來零售市場的收益,但是服務成本會比較高,跨行交易會增加,在交換費大于成本的情況下,會帶來批發市場的虧損;反之,ATM投資策略帶來的收益是,跨行凈收入增加,服務成本降低,但是零售收入會降低。

除了銀行之間在ATM交易市場上相互競爭以外,對于跨行查詢服務還存在其他查詢方式的替代競爭。人們關心的是,考慮了競爭策略因素以后,資源配置結果或者均衡定價是什么。根據產業組織理論,一般來講,均衡定價取決于業務成本、需求、競爭等多種因素。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均衡定價與銀行在查詢業務上是否具有市場支配權力密切相關:如果銀行在查詢業務市場不具有市場支配權力,并且ATM接入市場也不存在不完全競爭,那么定價非常簡單,此時跨行收費的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都應該等于成本;但是如果存在市場支配權力問題,那么均衡定價非常復雜,與成本、需求、競爭等多種因素相關。比如在Bertrant競爭的特殊情形,銀行卡跨行業務定價應等于替代查詢方式的收費。下面的討論將限定于銀行卡查詢業務市場競爭不充分的一般情形。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由于必須考慮策略性因素,所以必須在對策略論的框架下進行分析,而不能只考慮靜態的情形。容易看出,銀行卡跨行查詢市場的競爭是一個典型的雙向接入(Two-way access)問題。在競爭性用戶市場的前提下,當用戶和ATM分屬不同銀行而當發生跨行ATM交易時,用戶所在的銀行只有向收單銀行購買接入服務,才能實現跨行交易,也就是說,發卡行向收單行支付的交換費是接入價格,因此可以利用雙向接入分析框架,在銀行卡ATM交易的環境下,首先討論銀行卡跨行交易的均衡零售價格,在此基礎上討論最優批發價格的確定。需要說明的是,從經濟學角度,確定交換費需要考慮復雜的競爭均衡問題,但是確定轉接費的基本原則比較簡單,這是因為轉接費屬于單向接入問題,一般可以使用簡單的成本加成原則。

注釋:

① 筆者無法得到銀行卡產業的彈性數據,但其他行業的彈性數據證明了這樣的結論。比如電信業的長話價格彈性大于本地價格彈性,而本地價格彈性大于月租彈性,月租彈性大于初裝費彈性。根據最優定價理論,彈性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因此無論對于企業定價還是政府定價,在很多行業,價格彈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但筆者還沒有注意到我國銀行卡產業有關彈性研究方面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張昕竹.中國銀行卡交易定價機制研究[M],2004.

[2] 劉廷煥,萬建華.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04[M].北京:文匯出版社,2005.

[3] 劉廷煥,萬建華.國際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05[M].北京:文匯出版社,2006.

[4] 林采宜.2005年美國銀行卡收單市場報告[EB/OL].中國銀聯網站,2006.

[5] 林采宜.2005年中國市場各品牌卡交易分析[EB/OL].中國銀聯網站,2006.

[6] 林采宜.中國銀行卡市場的2005年和2006年[EB/OL].中國銀聯網站,2006.

[7] 林采宜.又是一年春好時——銀行卡產業2005年回顧及2006年展望[EB/OL].中國銀聯網站,2006.

[8] 林采宜.美國個人支付工具偏好調查[EB/OL].中國銀聯網站,2006.

[9] 艾瑞公司.艾瑞電子支付市場咨詢報告2005[EB/OL].艾瑞中國網站:www.iresearch.com.cn.

[10]李珊.全球移動增值業務發展現狀[J].世界電信,2005(4):43-46.

[11]中國人民銀行.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Z],2005:1.

[12]Armstrong,M.“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mimeo,2004.

[13]Baxter, William F. Bank Interchange of Transactional Paper: Legal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3

[14]Caillaud,B. and Jullien.Chicken and Egg: Competing Matchmakers.mimeo,2001.

[15]Chakravorti, Sujit.Theory of Credit Card Network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3(2):2.

[16]Farrell.J. and G.Saloner.Standardization, Compatibility, and Innov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5(16):70-83.

[17]Farrell.J. and G.Saloner.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40-955.

[18]Katz, Michael L. Commissioned Report: Reform of Credit Card Schemes in Australia.”,2001.

[19]Katz,M.,andC.Shapiro.“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20]Rochet, Jean-Charles. The Theory of Interchange Fees: A Synthesis of Recent Contributions[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3(2):2

[21]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Cooperation among Competitors: Some Economics of Payment Card Association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33).

[22]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forthcoming,2001.

[23]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 “Two-sided Markest: An Overview, ”IDEI Working Paper,2004.

[24]Stahl,D.Bertrand Competiton for Input and Walrasian Outcom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189-201.

[25]Yanelle,M.O.Banking Competition and Market efficienc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9,64(219):215-40.

[26]Commission europeene,“Sector Inquiry under Article 17 Regulation 1/2003 on retail banking”.

(責任編輯:張淑蓮)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91亚洲国产视频| 久久免费成人|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亚洲激情99|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a级毛片| 日韩麻豆小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成人一区在线|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视频网站|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免费aa毛片| 亚洲天堂自拍| 91精品国产丝袜| 欧美日韩第三页|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综合色亚洲|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91精品综合|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福利视频久久| 伊人中文网|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基地|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亚洲毛片在线看|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自拍|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图区|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99人体免费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在线a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69av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一级毛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