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揚州,就不能不提瘦西湖。揚州最出名的景點非瘦西湖莫屬。揚州的風景和名勝,揚州的文化與氣質都薈萃于瘦西湖的環抱。
漫步瘦西湖,湖中有園,園中有園,一館,一榭,一亭,一水,花木竹石,恰到好處,別有情調。園中數株碧桃,點染胭脂,如彩如霞,頗有“東風吹開花千樹,占斷春光惟此花”的氣勢。放眼,桃花一片,紅雨塞途,凝霞敷錦,似紅云飄動,佳人笑舞,撩人心扉。
瘦西湖的美,在于色彩的鮮活,草如茵,柳如煙,花似錦;微風拂煦,點點柳絮飄浮,片片花瓣飛落,春光明媚猶如畫中。遠處一只船,一彈、一曲、一顰、一笑,美在揚州,美在瘦西湖上的江南。湖岸柳似綠霧般的柔媚動人,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花樹嫵媚的陪伴。
登橋遠望,只見湖水如帶,畫航簽歌,更可隱隱約約望到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穿過徐園,幽幽長堤。東臨碧波蕩漾的湖水,西眺花圃蝶花飄飄,兩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細細的柳絲被染成嫩黃色,吐出粒粒綠珠。湖上微風吹來,樹影婆娑,柳絲婀娜起舞,甚是美妙。漫步其間備感春意盎然,心曠神怡。
瘦西湖有座小金山,沿西麓而上,有一條長堤,伸向湖心,長堤的頂端有一個黃墻黛瓦的亭榭,那就是“古吹臺”,也叫“釣魚臺”。眺望兩邊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坐在亭內,透過兩個圓孔,五亭橋與白塔同時映在亭內,相映成趣,成為瘦西湖一奇特景觀。
說到五亭橋,那是瘦西湖的象征,因橋上建有五個亭子,人們便稱它為“五亭橋”。蓮花出水似的五亭橋,結構巧妙,造型獨特,橋亭結合,氣勢宏偉,舉世無雙,著名橋梁建筑專家茅以升稱其為“中國古城交通橋與觀賞橋結合的典范”。
五亭橋南面有一座蓮性寺,寺里有一座白塔,造型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巍峨矗立,有近兩百年的歷史。白塔屬喇嘛塔,系藏傳佛教喇嘛教寺院里的塔制,在瘦西湖中也僅作為點綴而已。
熙春臺稍適休息,沏一壺新茶,聽少女彈箏賦曲,余音裊裊,婉轉悠揚。不由讓人想起了唐代詩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名句。
瘦西湖猶如一幅水墨畫,她水墨淋漓、煙雨繚繞、含翠欲滴的懸掛在你的眼前。空氣仿佛也是濕透了似的,觸摸一把都會滴落一串晶瑩的水珠。閉目靜思,體會著那明月高掛,香粉佳人,歌舞升平的場景,更覺舒卷飄逸,萬般詩情畫意盡顯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