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即將臨近,在“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指引下,國內外頂級設計師紛紛把自己的創意、設計搬到北京,一座座融合先進理念和人文思考的建筑拔地而起,成為京城新的標志性建筑和旅游新去處。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在向世人展現他的古老文化、悠久歷史的同時,又把現代、時尚、活躍的新北京傳播給了世界。
東南西北中,處處都有新風景,跟我出發,一起去看一看這些“新北京、新景觀”吧。
商務中心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簡稱CBD,最初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意為商業會聚之地。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時具備金融、貿易,服務、展覽、咨詢等多種功能。
北京商務中心區(CBD)位于東三環路與建國門外大街交匯地區,其范圍西起東大橋,東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陽路。
區域內除了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兩大電視臺新址大樓外,另有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工程、萬達廣場、財富中心、建外SOHO、新城國際、怡和國際中心、中環世貿中心、金地國際花園、銀泰世貿中心、世紀財富中心、北京藍堡大廈等。其中中央電視臺新址和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工程儼然成為體現CBD風范的標志性建筑。
中央電視臺新址
中央電視臺新址大樓位于中央商務區(CBD)的核心地帶,是國內建設的單體最大的公共文化設施,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配套設施之一。其占地總面積19.7公頃,由中央電視臺主樓、服務樓、電視文化中心及室外工程組成。其中主樓高234米,地上52層、地下3層,設10層裙樓,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主樓的兩座塔樓雙向內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懸臂結構連為一體,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墻共由27400余塊強烈的不規則幾何圖案組成。鋼結構總用鋼量高達12萬噸,混凝土總用量達33萬立方米。
新樓由荷蘭著名建筑設計大師雷姆·庫哈斯和奧勒·舍仁設計,主題是“力與美的雕塑”,樓體被設計成為一種雕塑般的扭曲,旁邊兩棟大樓,形成不規則向內傾斜,大樓頂端相連,兩大樓中間是一個斜長方形的中空幾何圖案。這個方案曾以其突破常規的造型和“挑戰地球引力”的結構,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并入選美國《時代》雜志“2007世界十大建筑奇跡”,在英國《泰晤士報》組織的評選中,央視新址躋身“當今全球建設中十大‘最強悍’工程”行列。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工程位于東三環中路與建國門外大街交接構成的金十字黃金地帶,是北京商務中心區的核心,其具體用地范圍為:東至東三環中路西側,西至光華機電大廈東側,南至國貿大廈2座北側,北至光華路南側;占地面積為6.27公頃。
國貿三期主塔樓將以其75層共330米的身高,超越209米高的京廣中心和正在建設中的249.9米高的銀泰中心,成為北京第一高樓,樓頂可停靠直升飛機,它不僅是北京商務中心區的標志性建筑,也是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它與國貿一期、二期一起構成110萬平方米的建筑群,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
五棵松體育文化中心
五棵松體育文化中心位于北京長安街延長線復興路與西四環交匯處,占地52公頃,內有奧林匹克籃球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奧林匹克棒球館等設施,是北京規劃中“西部生態帶”和“體育文化區”的核心。
北京奧林匹克籃球館于2005年3月29日開工建設,2008年1月10日通過竣工驗收。占地面積16.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3萬平方米,分地下三層,地上四層,包括一個1.8萬座位的比賽館和一個熱身訓練館。比賽館呈正方形,東西向和南北向軸線長度均為120米。
籃球館外墻裝飾為單元式玻璃幕墻加金色鋁板幕墻,館外東西兩側各設直升電梯間兩座,觀眾首層四周共設有8個主出入口,南側設有8萬平方米的文化廣場。賽場中央正上方安裝了一套國內獨一無二的斗形屏——全彩高清LED顯示系統,懸掛在場地中央的正上方。賽時具有精彩瞬間捕捉、奇特鏡頭回放、實時直播同步、賽況信息播報、計時記分統計、廣告播出功能。
此外,除了能滿足籃球比賽外,場心設計預留加裝了90多種適合冰球、排球、手球、拳擊、藝術體操和室內大型文藝演出等國際賽事的功能。一旦需要,場心周邊臨時座椅可自動收縮,籃球專用的實木地板,可隨時拆卸組裝。該館建成后,是國內設備最先進、設施最齊全、功能最完善的室內籃球館。
在五棵松體育館西面,就是奧運會的棒球場,它同樣位于五棵松體育文化中心里。棒球場由1個比賽場和2個熱身場組成。比賽場共有坐席12000個,而一個熱身場也配備了3000個坐席,除了熱身,還可以作為小組賽的賽場使用。棒球場是屬于奧運會的臨時設施,所采用的建設材料都是可回收的,以利于賽后的再生利用。
整個五棵松體育文化中心里,除了籃球、網球等運動設施外,綠化面積達到18公頃左右,可以說的上是北京城西部的綠色氧吧,也是北京城的一個有代表性的新景點。
北京歡樂谷
北京歡樂谷位于朝陽區東四環四方橋東南角,占地100萬平方米。其中,公園一期占地約56萬平方米,分別由峽灣森林、亞特蘭蒂斯、失落瑪雅、愛琴港、香格里拉和螞蟻王國等六個主題區組成,于2006年7月9日建成開放。
北京歡樂谷是華僑城集團用四年時間傾心打造的主題生態樂園,它是北京文化產業的區域龍頭,是中國現代旅游的經典之作。
它以時尚,動感、歡樂、夢幻的人文魅力,成為北京體驗旅游的重要標志。可以說它是家庭旅游的首選之地,是學生名副其實的開心課堂,是青年人娛樂的開心地,是企業文化活動的絕好場所。
30多萬平方米的綠化。8萬平方米的湖面賦予歡樂谷清新自然的生態環境;四大文明主題、三大夢幻場景賦予歡樂谷超凡脫俗的人文氣質;國際國內雙重標準的安全檢測、人性化的服務配套和智能化的全園信息系統賦予歡樂谷世界一流的品質;國際頂尖的游樂設備、國際金獎的演藝實力賦予歡樂谷領先世界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歡樂谷擁有六大世界級娛樂設備:飛行式過山車“水晶神翼”,全世界只有五臺,亞洲唯北京歡樂谷獨有“太陽神車”是亞洲最大的大擺錘項目,2004年度世界最新游樂項目之一;“天地雙雄”是亞洲唯一雙塔太空梭;“奧德賽之旅”是亞洲提升高度最高的雙提升激流勇進;“聚能飛船”是世界最高、運動幅度最大的觀覽器;“雪域金翅”是亞洲最長的進口懸掛式過山車。
在北京城的北部,坐落著眾多的北京奧運會場館設施,以奧林匹克公園為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奧運文化帶。
奧林匹克公園地處城市中軸線北端,面積約1215公頃,其中包括760公頃的森林綠地,占地50公頃的中華民族博物館以及占地405公頃的展覽館、體育場館及奧運村。
奧林匹克公園是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心臟,容納了44%的奧運會比賽場館和為奧運會服務的絕大多數設施,其中包括14個比賽場館,占地80公頃的奧運村,以及離比賽場館僅有6分鐘步行距離的記者村。其中重要建筑有: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館(水立方)、會展中心和能夠容納2萬人的北京最大的露天劇場。貫穿奧林匹克中心區的龍形水系總長約2.7公里,水面寬度20-125米,水深0.6-1.2米,設置多處音樂噴泉、動態噴泉等水景景觀。其中“鳥巢”和“水立方”已經成為北京城的新景觀,今年五一期間吸引了眾多游人。
“水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亦被稱為“水立方”,名字的靈感來源于“一個方盒子”、許多“水泡泡”和許多的“水分子”。這座巨型建筑擁有4000個永久坐席、11000個臨時座椅,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泳中心。她將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舉辦游泳、跳水及花樣游泳比賽。
在奧運會后,水立方將拆除1.1萬個臨時座位,成為北京市民的水上娛樂中心,內有游泳、跳水、嬉水樂園和冰上娛樂設施。此外,它還能夠接納專業隊,俱樂部隊、國家隊等各種游泳隊的訓練。
與主場館“鳥巢”的設計相比,“水立方”體現了更多的女性般的柔美。這兩個建筑一圓一方,一個陽剛,一個陰柔,形成鮮明對比,在視覺上極具沖擊力。方形的游泳中心與圓形的國家體育場一起體現了“天圓地方”的理念。除了考慮與國家體育場形成呼應外,方形的設計也符合中國傳統的建筑理念。
前門大街
位于京城中軸線,北起正陽門箭樓,南至天壇公園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自明朝定都北京后形成,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大街兩側陸續形成了許多專業集市、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等,還有眾多老字號店鋪。
2007年4月前門大街開始進行封閉改造,目前兩側建筑修繕工程已基本完工。改造以老照片為參照恢復舊時的風貌,大部分老字號將回遷。改造后的前門大街將成為展現老北京風采的步行街,將不再允許通車,只有老北京的鐺鐺車可以通過。
鐺鐺車是老北京對有軌電車的稱呼,因為車頭掛了一只銅鈴鐺,司機只要一踩腳下的踏板,鈴鐺就會發出聲響提醒路人避讓。作為前門大街升級改造的重要部分,鐺鐺車讓老北京前門勝景再度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