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些年紀的人,在他的記憶里,老南昌就像是一幀有些發黃了的黑白照片,無論是豫章故郡九門十八坡,還是波光倒影里的百花洲、杏花樓,青灰色墻瓦下,深巷中,眼見的是剃頭挑子里一盆尚溫的熱水,包子鋪里所剩不多的水晶包子,木閣窗下大姑娘擦了又擦的塑料圈邊的小圓鏡,小街上孩子們用小鐵鉤一路推著叮叮作響的小鐵環兒……還有一種很老的手藝活兒!黑白瓷板畫像(據說可以代表南呂特色的),當然偶爾也有彩色的,但那是一種刻意染上去的顏色,過于鮮亮,做作得失真,它們很驕傲地被老板掛在木板店門口,招攬著生意,也品味著一年又一年的街景。
時光在孩子們叮叮作響的鐵環聲中悄然流走,南呂的街面像一個家庭的影集,一貞一貞往后翻去,色彩逐漸明亮、斑斕起來,昔日斑駁的木板門店鋪如今成了明晃晃、亮堂堂的玻璃櫥窗,展覽著時下服裝、鞋帽等最為流行的款式:塑料模特或立或坐,擺著各種POSE,酷而且炫;五彩霓虹閃閃爍爍,流麗之極。
于是,你不知到底是哪一天,南昌的空氣仿佛流通得特別順暢了一樣,連同街上的人流,都活泛了起來,到處都是摩肩接踵的。都說南昌人守舊、傳統,可是,你要去中山路看看那些舶來的時尚,以及追逐時尚的本土人,就會感知他們對新鮮事物是如何的熱情和執著了。
女人們是時代潮流的忠實擁躉,瞧瞧那些鱗次櫛比的服裝店。精品屋,像是有一股什么魔力,吸引著她們匆匆追趕時代的腳步,也難怪,瞧瞧那些風味各具的店名,你就不難理解它們對女人的巨大魅力:什么浪漫一身,簡,陽光海岸,紅袖,緣定三生……女人天生如此敏感而多情,一間衣坊的名字便直抵她內心深處的某個心結某種情慷,或許還隱含著她心中的某個細膩曲折的故事呢,你叫她如何放下心底那份沒來由的愛?
蠱惑著女人的還有層出不窮的時尚雜志,它們不斷地教誨著女人日新月異的生活觀念,指導著女人去過她們骨子里認為屬于她們在這個年代應當擁有的生活方式——咖啡館有幽雅的噴泉,流水般的音樂,適合排譴寂寞,與一場愛情邂逅;健身房、美容院則讓她煥發青春的活力與神采,平添一份美麗與自信;精品屋?天,那么琳瑯滿目的飾品,哪一件都讓她別具一格,風情婉約,就像那個叫“石頭記”的,廣告詞誘惑得讓人無法拒絕:件件都是絕版啊,再沒有與之相同的另外一款!女人骨子里誰不認為自己便是世間那絕無僅有的一款呢?她們的心情與那些精致的石頭一樣,如此的惺惺相惜。
時尚的女人們風情萬種地走在大街上,哪里還用得著那紅紅綠綠的塑料圈著邊的小圓鏡?早有名牌化妝盒了,裝在她輕巧的小坤包里,口紅睫毛膏隨時可以補妝,抬頭看一眼喧騰熱鬧的大街,錯落有致的高樓,她明眸善睞,美艷動人。
仿佛一件穿久了的笨重衣服遭到冷落,或者被送給鄉下的窮親戚,瓷板畫像從鬧市撤離,蜷在一個個并不顯眼的角落里,它昔日的亮白底色蒙上了歲月的灰塵,失真的色彩更加顯得年代久遠。喧騰而起的是一座座宮殿般的影樓,裝修精良,名字也透著高貴、富麗、洋氣:伊麗莎白、依依……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進去出來,留下的倩影美姿雖少了從前的質樸之感,但光鮮奪目,有著與時俱進之美。
孩子們不再推著鐵環、饞著白花花的水晶包子了,遍地的洋快餐店里,香噴噴的雞腿薯條可樂還有兒童樂園,都在暗示著南昌正與發黃的黑白生活告別,不肯告別的是那些圍在公園里看采茶戲的老人,或許,他們真是老了,對眼前這繚亂的一切還有一點難以適從,只有在年輕人認為“上得掉渣”的唱腔里,才能找到一些對過去歲月的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