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松
你理了財,財就一定理你嗎?我認為不一定。如果亂理,或者盲目地理,那財產就有可能離你而去。
過去的兩年牛市里,形成了很多流行的投資理念。但是,我認為其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說法。
在2006年、2007年,理財市場最突出的一個概念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你理了財,財就一定理你嗎?我認為不一定。

如果亂理,或者盲目地理,那財產就有可能離你而去。我歸納成“理不亂財不斷”,理亂財就斷,要有合理的方法。這是第一個概念,要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升華到“理不亂財不斷”。“長期投資就能賺錢”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如果拿美國的道瓊斯指數為例說明,期間經歷了多次的大蕭條,最后確實取得了財富的增值,而且幅度較大。但如果以日經指數來舉例,19年前買一個掛鉤指數的基金,19年以后還虧損60%多呢。因此是不是要長期投資一個基金或者股票,對此一定要有深入的思考。
好公司就是好股票嗎?不一定。投資時,不管是買基金還是買股票,什么樣的公司好?只有讓你賺錢了,才是一支好股票。賺錢是好股票的唯一標準。比如中石油,這個公司非常好,很掙錢,規模很大,公司的治理結構也很完善,但是買完以后你發現自己虧損了,它還是一支好股票嗎?所以,好股票和好公司之間不能劃等號。這也是投資者需要厘清的一個概念。
今天大家都在推薦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到底是不是一副靈丹妙藥?這里我要說明一點,它是有邊界條件的。基金定投是一個長期投資的戰略,既然是長期投資,肯定會碰到一些不好的情況,比如碰到大熊市,這個時候會考驗你是否有耐力。我看到最近有些人已經放棄了定投。如果你決定基金定投,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堅持是定投取勝的根本之道。
基金定投有一些邊界條件,不是無條件的適用。第一,自己要有一定的現金流,可以長期的每個月進行投資;第二,你要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基金公司。什么叫比較好的基金公司呢?它應該經驗比較豐富、團隊比較優秀。基金公司要選長跑冠軍,而不要短跑冠軍。現在有很多明星公司,但是明星公司不一定是壽星公司,我們要選擇壽星而不是明星,看誰能活得長久,活得好。這樣的基金公司一般是排名在中上游的公司,不見得要排名前一兩名的公司。就好像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排名一樣,從長遠來看,排名前幾名的孩子,到社會之后的競爭力或者貢獻往往不是特別大。但是在班里排在中間的,在社會上的貢獻往往比較大。為什么?這樣的孩子他沒有特別的壓力,前面幾名壓力很大,后面幾名喪失信心,中間的壓力適度,他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情,不為名利所困擾。所以選擇基金公司、選擇具體基金也是這樣的。
人不能過于自信,對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自信,對專家的能力也不要盲目相信,大家聽很多基金經理、專家,覺得他們講的話字字珠璣。2007年,盲信表現得最厲害。經過2008年市場的沖擊,大家又失去了信心。
理財市場就像一塊鐵,2007年的時候是用火猛燒,2008年的時候是潑冷水。熱冷交替,鐵才能變成鋼。中國的理財師或者客戶很幸運,短短的兩三年之內既受到火烤,又受到水澆,成熟起來。所謂成熟,我的理解是既要“硬”,也要“韌”。“硬”指對投資要有硬信心,人類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明朝的人認為騎馬速度最快,后來出現火車、飛機;古代軍事傳遞緊急情況靠烽火臺,也有800里加急的,怎會想到電報電話,更不知手機、互聯網啦。人類的創造力是很強的。“韌”指對投資要理性,既不因市場的熱火朝天就過分樂觀,不講風險;也不因市場的冰凍三尺就極度悲觀,只講風險。若是這樣,投資無疑就是脆弱的。風險和機會的關系很有趣。我有一句話,當大家都認為是機會的時候,它已經是風險了;當大家都認為是風險的時候,里面就存在著機會。所以機會的出現它總是帶著風險的面具,風險的出現則總是帶著機會的面具。
(作者為光大銀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部副總經理,國際金融理財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