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職業規劃只是我們人生規劃的一個部分,除了職業規劃之外,我們還需要對現金進行規劃、對支出進行規劃、對養老進行規劃,以及對教育和投資進行規劃等等。接下來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人生中的四大基本規劃。
上面所描述的家庭,應該可以代表社會目前的中層,甚至偏上的一個階層。從上述材料來看,該家庭儲蓄能力、償債能力、投資能力都比較強,基本屬于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零負債、財務狀況良好的家庭。但缺陷是家庭的流動性資產過多,投資結構不太合理。另外夫妻二人對保險考慮不周,沒有參保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下面就讓我們一同看看理財專家給這對夫妻的一些建議。
現金規劃:家庭流動性資產總額應能保證3-6個月開支即可。活期存款保留15000元、零星支付所用現金3000元;定期存款50000元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中1年期定期存款20000元,30000元購買貨幣型基金,以便優化投資結構。該家庭也可以將無風險的定期存款20000元轉化成期限為1年期的保險儲蓄品種,該類產品的特點是本金有保障、分段計息隨央行調息而調息、免征利息所得稅、投資期間附擔。每年拿出6000元進行投資即可。
通過上面的理財規劃,大家應該明白,理財規劃中的幾個基本規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合理把基本的規劃做好,才能實現一個人生的目標、理想。因為理財規劃主要是面對人以及人生的理想和目標,這也是理財規劃師有別于銀行投資經理的最大區別。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的年收入為7萬元人民幣,都有三險一金和一般醫療保險。小孩6歲,正在上小學,近期不打算買房、買車。目前有活期存款5萬元,定期存款5萬元,股票投資20萬元。家庭月開支2000元,小孩學雜費年支出6000元。
加贈送保險利益保證,但也存在因央行降息而導致利息縮減的風險,而該種風險是夫妻二人可以承受的。
投資規劃:可以把20萬元的股票以及活期存款中的3.2萬元進行重新投資組合,一方面可以利用10萬元做股票投資,選擇藍籌股做長期投資;另外可以選擇相對低端的信托類產品,該類產品起存金額為5萬元,或是保本浮動收益型或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這樣根據每期產品的特點和可信賴度,鎖定風險、擴大產品收益彈性。除此之外,余款3.2萬元以及由于每年都有收入結余,拿出結余的20000元,可以購買偏股型基金。
保險規劃:保險投資可以采用“雙十”原則,即用年收入的10%進行保險投資、保險投資要有10倍收入的保障。所以該家庭可以用7000元進行保險投資,意外保障保險預計年保費支出50 0元;重大疾病險可以采用年交型,預計年保費6500元。
子女教育規劃:目前對于一個家庭而言比較大的支出就是醫療支出和子女教育支出,所以子女教育規劃不能忽視。教育儲蓄型的產品有很多,從產品收益方面來說,比較可觀的是定期定額投資于指數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或偏股型基金),主要的好處是平均成本、分散風險、積少成多,真正做到了小錢變大錢、投資無負擔。每年拿出6000元進行投資即可。通過上面的理財規劃,大家應該明白,理財規劃中的幾個基本規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合理把基本的規劃做好,才能實現一個人生的目標、理想。因為理財規劃主要是面對人以及人生的理想和目標,這也是理財規劃師有別于銀行投資經理的最大區別。